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2017-03-24 02:22任占文
关键词:知识分子微信信息

任占文

(1.上海大学 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2.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051)

·高等教育·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任占文1,2

(1.上海大学 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2.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051)

新媒体崛起给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目前高校新媒体统战工作存在官网建设滞后、微博微信应用推进缓慢等问题,统战对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他们对统战部门网站改版、微博微信开通等充满期待。今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应加大统战新媒体平台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多维网络统战空间,不断提高统战新媒体内容自给率,以党外知识分子需求为依据推动统战网站改版,利用微博微信强化统战工作伴随色彩。

新媒体; 高等院校; 党外知识分子; 统战工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会议上提出“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1]。如何改进统战工作方法,增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 从2001年中央统战部官方网站开通到2015年“统战新语”官方微信、“统战新闻”客户端启用,经过十几年探索,以统战部门官网为代表的新媒体、 “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对新时期统战工作产生深刻影响与作用[3],“互联网+统战”的新媒体统战时代正式来临[4]。

2011年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有11 964万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8 986万人[5],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党外知识分子早已迈过9 000万大关。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聚集地,他们在促进高校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渠道建设、受众接受、理论研究三方面入手,首先采用量化内容分析法对高校统战部门网站和微博微信进行分析,厘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而借助质化个体访谈法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问题与不足的态度、看法等;最后在前期调研和文献梳理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高校统战新媒体平台建设存在许多不足

新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媒体包括基于PC互联网的网络媒体(又称第四代媒体)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媒体(又称第五代媒体或新兴媒体)两大类,前者以各类政府部门网站、新闻门户网站等为代表,后者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狭义新媒体仅包括前者。本文以山西高等院校为“点”、其他省高等院校为“面”,通过点面结合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广义新媒体平台建设均存在问题。

(一)高校统战部门官网建设相对滞后

山西目前有高等院校79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1所、民办本科院校10所(含8所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院校43所、民办专科院校5所。这些院校中仅有9所普通本科院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网站,另有2所高校统战部与组织部共用一个网站,其余68所高等院校统战部门没有开通网站。对上述9所本科院校统战部门官网进一步分析发现,9个网站栏目设置与内容编排基本相同,没能很好体现各个高校的特色与亮点。

调查还发现上述9所高校统战部门官网信息更新速度慢,数量也非常少。仅以校内统战新闻为例,9个统战部门官网都将校内统战新闻置于非常醒目位置,为了突出其重要性,有些网站甚至设置两个板块:一是统战动态、二是通知公告。

即便除去每年三个月假期,2013—2015年,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校内统战新闻更新频率2条/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校内统战新闻更新频率只有1条/月,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大同大学等高校统战部门官网未更新校内新闻。信息匮乏严重制约着统战部门官网内容建设,直接影响其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间的影响力。

(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应用推进缓慢

早在2011年3月江西省委统战部便开通官方微博,但截至2014年10月各级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仅22个[6]。高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数量更少,截至2016年底仅上海师范大学(粉丝73)、甘肃农业大学(粉丝32)等少数几所高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山西没有高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高校统战部门微信开通情况也不乐观,截至2016年底仅中国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少数高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信。就山西而言,山西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主要推送校内外统战新闻,内容简单,信息更新频率较慢;中北大学微信群仅为校内统战信息发布和统战对象联谊提供虚拟平台,功能简单。微博微信近几年发展态势迅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如不能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带来便利,必然会与受众需求严重脱节,很难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任务。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信息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先后访谈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50位党外知识分子。访谈对象包括教辅人员5人、行政人员11人、教学人员34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26人;本科6人、硕士22人、博士20人、其他2人,初级职称3人、中级13人、副高19人、正高15人。通过访谈发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统战新媒体发展现状普遍表示不满,他们的信息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对高校统战部门新媒体建设充满期许。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统战部门官方网站改版充满期待

当被问及“贵校统战网站与您的关联程度”时,50位受访者中有9人明确表示用处不大,内容无法满足自身需要,8人委婉表示虽有一定用处,但网站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3人表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很少点击统战部门网站并非没时间,而是感觉统战网站内容与自己没有太大关联,引不起足够兴趣。

当被问及“您对贵校统战网站内容满意度”时,仅13人认为所在高校统战部门网站信息丰富、更新及时,相对满意;15人认为所在高校统战网站信息量小、更新较慢,不太满意;有2人对所在高校统战部门官网信息数量少、更新慢表达强烈不满。广东省统战部门组织过一项类似调查,近一半受访对象表示不满意统战部门官网现状[7],本次访谈中不满意者超过七成。访谈还发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普遍对统战部门官网改版有着很高期待,希望统战部门能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积极推动网站改版。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期待统战部门开通微博微信

访谈发现50位受访对象中有33人正在使用微博,当被问及“使用微博主要目的”时,受访对象的答案可归纳为获取最新信息、发布个人动态、与朋友互动,进一步梳理后发现三者的重要性依次为:获取最新信息>与朋友互动>发布个人动态。可见微博已成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获取信息、联络感情、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虽然高校统战部门尚未开通官方微博,但访谈中9人表示非常希望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 15人建议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博,仅9人持无所谓态度。

访谈还发现微信普及程度远超微博,50位受访者中有46人使用微信。访谈对象使用微信与微博目的趋同,两者高度重叠,受访对象使用微信的目的依次为:与朋友互动>获取最新信息>发布个人动态。虽然只有少数高校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信,但访谈中15人非常希望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信, 18人委婉表达希望统战部门开通官方微信,仅13人持无所谓态度。

目前高校统战部门新媒体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受访对象不同程度地指出当前高校新媒体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受众角度印证了前述的诸多问题。访谈中受访对象不仅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期望,而且给出许多有益建议与意见。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研究非常薄弱

统战理论研究不仅要诠释党的统战方针与政策,而且要走在实践前面,对于重大问题有超前性思考[8]。就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研究而言,虽然早在2002年高岳仑便开始探讨借助新兴网络媒体革新高校统战工作[9],但却鲜有呼应者,直到2007年相关研究才陆续出现,“新媒体”与“高校统战”逐渐实现学理融合,高校新媒体统战成为新专有名词[10]。高校新媒体统战对象包括教职员工与在校学生两大群体,其中教职员工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等[1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研究是高校新媒体统战研究子集。

就研究内容而言,现有研究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基本原则、重要意义等理论问题已有较多阐述[13],而对各类新媒体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应用情况、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统战新媒体接受情况等具体实践问题则较少涉及。面对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日益“失范”“去中心化”现状[14],虽有学者提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应建立信息化管理队伍、创新统战工作模式、加强舆论引导等具体应对策略[15],但相关研究数量极少,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就研究方法而言,现有研究以定性思辨为主,研究者多从自身经验或观察出发提出思考,采用量化分析、以翔实调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仍是凤毛麟角[16]。有些研究只是在调查问卷中部分涉及党外知识分子[17],而且研究数量很少。此外现有研究主要从传播者(统战部门)角度思考问题,对高校新媒体统战工作的受众(统战对象)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汤力峰等大胆提出借助新媒体平台开拓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渠道等设想[18],类似研究数量少,却让人耳目一新。

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创新思考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从长远看媒介对人们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影响甚至超过内容本身[19]。高校统战部门应紧扣新媒体带来的新机遇,从意识、渠道、受众、研究等方面齐头并进,推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新媒体统战工作变革与创新。

(一)强化统战意识,加大应用型高校统战新媒体建设力度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专科院校等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普遍缺乏足够重视,统战新媒体平台建设几乎一片空白[20]。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应用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推动相关行业或地区转型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1]。相关高校应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树立新媒体统战新思维,加大顶层设计力度,不断推进各类统战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所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热情,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乃至相关行业或地区转型发展。

(二)多种手段并用,打造多维网络统战空间

传统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各具优势与不足,只有将其有机组合,才能发挥1+1>2的效果。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一补充”,即以高校统战部门官网为主体,高校统战部门官方微博和微信为两翼,其他社会化媒体为补充。高校统战部门官网具有阅读界面良好、信息含量大、可承载较多服务等优点,仍是高校统战部门新媒体建设的重要部分;微博信息推送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吸睛”效果,是推送统战信息、接受统战对象反馈的重要手段;微信既能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强化与统战对象个体交流,又能通过公众号实现大范围信息传播,在统战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他社会化媒体可作为三者的补充,在统战工作中机动灵活地运用。通过搭建多维度新媒体统战空间,不仅有助于不同平台间信息流动,而且有助于统战部门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互动。

(三)培养受众意识,以党外知识分子需求为重要依据推动网站改版

通过前述可知,高校统战部门官网栏目的设置缺乏从用户出发的服务理念,部门概况、民主党派介绍等常识性栏目所占比例过大;网站内容与受众关联度差,信息更新数量少、速度慢;传播形式中传统文字稿件仍占绝对主体,图片报道数量少尺寸小,视频报道很少被纳入网站,这些都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信息需求、信息接受习惯有很大差异。高校统战部门网站宣传有余,服务不足。未来高校统战部门官网改版应宣传与服务并重,突出各校特色与亮点,通过信息整合不断贴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信息需求。一是通过栏目整合使网站内容分割更加清晰,方便受众提取相关信息;二是以视觉冲击为切入点,通过大幅照片、醒目字体和鲜亮色彩等编排手法,不断增强高校统战网站视觉冲击力与辨识度,增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吸引力[22]。

(四)把握技术优势,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增强统战工作伴随色彩

很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可借助微博微信将最新、最重要的统战信息推送到其手机,不断拉近与统战对象的距离。

统战部门开通微博应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选择良好的运行平台并做好宣传。就目前情况来看,新浪微博已逐渐形成了一家独大态势,选择新浪微博作为高校统战微博开设平台比较稳妥。微博开通后应大力做好宣传,尽可能让每一个有微博的统战对象都加“关注”,这样统战部门发出的相关信息便能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统战对象。二是要加强微博内容管理,坚持每日推送,慢慢培养统战对象接受习惯,同时还应加强对推送信息的管控,强调少而精,要控制信息推送的量,提高信息推送的质。

统战部门微信平台建设应坚持错位发展思路,微信公众号不能简单地做成统战网站缩微版,而应根据手机阅读特点精心安排栏目,增加一些有趣、贴近生活的内容;对微信群聊要注意话题的引导、内容的监控,要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实名认证、友情提醒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群聊的管控。

(五)充分利用资源,加强高校统战新媒体内容自给率

目前高校各类统战新媒体转载内容偏多、自身采编内容太少,今后可从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内容自给率。一是积极发挥高校统战对象“信息源”作用。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移动信息源、一个微型自媒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阅历较为丰富、社会交往也较活跃,他们身边通常会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能及时捕捉这些信息,推送到高校各类新媒体统战平台,不仅有助于丰富新媒体统战平台的内容,而且能够拉近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距离,增强其与高校统战部门的良性互动。二是充分借助高校学生组织力量。大部分高校都成立有新闻社团,没有新闻社团的高校在学生会中也会设立宣传部,通过与各高校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协调,可由学生采写相关统战信息,统战部门工作人员负责审核、发布即可,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通过招聘助理等形式吸纳到统战部门各类新媒体日常运营中。

[1] 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EB/OL].(2015-05-20)[2017-01-1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358.htm.

[2] 王姝.“新媒体人”缘何被列为统战重点团结对象[EB/OL].(2015-05-21)[2017-01-11].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5/05/21/364265.html.

[3] 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对新时期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1):93-96.

[4] 林尚立,肖存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16.

[5] 中央统战部.我国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近9000万人[EB/OL].[2011-08-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18/c_121879715.htm.

[6] 葛怀东.我国统战部门在新浪网开设微博的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6):60.

[7] 孙健,章宁.基于新媒体技术背景创新高校统战手段[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8-31.

[8] 杨凤城.关于知识分子统战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Suppl.1):50-53.

[9] 高岳仑.利用网络资源开拓高校统战工作[J].中国统一战线,2002(9):34-35.

[10] 王璐.“新媒体”与“高校统战”的学理融合与实现[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0-132.

[11] 黄永通,邹晓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3.

[12] 刘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5-107.

[13] 左妮红.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手机媒体运用于高校统战工作[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29-34.

[14] 孙晓晖.新媒体时代创新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57-61.

[15] 何正玲.网络载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新路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7-69.

[16] 张玲.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研究综述[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58-61.

[17] 苏一凡,朱磊.广东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64-68.

[18] 汤力峰,林江.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新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56-59.

[19] 卡尔.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0] 邹芳芳.新媒体背景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世纪桥,2016(5):58-59.

[21] 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9-23.

[22] 杨志玲,杨梦梦.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统战宣传工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6):57-60.

TheUnitedWorkResearchonCollegesinNewMediaEnvironment

REN Zhanwen

( 1.Shanghai Film Art Academ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China)

The emerging of new media bring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to the united work of the none-party intellectuals within colleges.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new media united theories regarding the none-party intellectuals is still weak. The deficiency still exists during the united platform building of new media based on PC internet and the promotion for application of “wechat, weibo and client” and such kind of new media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is relatively slow. In the future, the new media united work of none-party intellectuals in the colleges should be a good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new media to build mixed college new media united platform making good use of the existing resources to reinforce the self-sufficiency rate the new media content, impelling the content reform of the united websites of college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highlighting accompany and interaction characterizing the platform building of the weibo, wechat of the colleges’ united departments.

new medium; colleges; non-party intellectual; united work

2017-03-04

山西省委统战部2016年统战理论政策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工作研究”

任占文(1979—),男,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G647

A

1674-0297(2017)05-0136-05

(责任编辑张 杰)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微信信息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