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状况的定量分析

2017-03-25 02:33马晓娜
档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发文期刊文献

马晓娜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社会上的重要组织,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界长久以来关注的重要方面。关于这一主题,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已有大量相关文献。为了更加有效地了解企业档案工作这一主题的研究状况,把握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本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网络版)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以“企业档案工作”为检索主题,“2006—2015”十年為检索范围,进行精确检索,共有1788篇。笔者即以这一检索结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对近十年企业档案工作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

一、文献量统计与分析

在检索到的1788篇文献中,根据其发表的期刊分析,有488篇来源于核心期刊,其他1300篇源自非核心期刊。对于488篇核心期刊,其中35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除去无效和重复的文章,还剩316篇文章为有效的档案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是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见图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10年的总文献量在2009年之前处于平缓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至2013年基本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2014年至2015年急剧下降趋势(这里或许与数据库文献 统计与文献发表之间的时间差有关);但是核心期刊、尤其是档案类核心期刊发文量则是基本上处于一个平稳趋势。

基于普刊文章总量(即文献数量)与核心期刊文章量(即文献质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对比,笔者认为企业档案工作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但是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太乐观,对于此主题的深度探究,问题的有效解决,还是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尤其从2009年开始,总文献量开始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2010年与2013年增幅很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档案工作开始更加受到关注,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二、作者与研究主题

在488篇系统统计出的核心期刊发文中,发文量为2篇以上的作者主要有4位,他们分别是来自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和亿达集团的姜丽清、韩亚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斌、上海大学的潘玉民,他们的研究点主要是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困境与管理模式、信息化、服务机制等方面;发文量1篇以上的有23位,探讨的问题相对广泛和具体。如来自工业建筑集团的钟素英,文章探讨企业档案工作现状与管理创新,矿业集团的张妍在文章中论述企业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甚至具体到企业档案工作的鉴定主题(见图二)。

同时,通过对高产量作者的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发现: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一个相对突出的研究对象,而且研究成果较为明显。如,在4位发文量超过两篇的作者的研究主题都确定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而且,两位作者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研究主题具有明显区别:具体业务方向与综合理论指导方向,这又与作者的单位(或文献来源机构)的性质相吻合:实践部门与高校。总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的重点。

三、文章作者单位统计与分析

在488篇系统统计出的核心期刊发文中,笔者将文章作者单位大致划分为高校、集团公司、国家各级档案局三类,它们的发文总量依次为50、47、37,其他文章为来自于其他单位的,发文量少于2篇的单位属性较为分散。

首先,从数量上看,高校(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依然是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的主力军,这与整个档案事业研究力量分布于重点高校(尤其是设有档案学科的)的实情相对应。其次,各个大型集团公司(尤其是钢铁、兵器、飞机等行业)作为承担企业档案工作的主体,同样反映出其实践工作研究的主体集中性。最后,与高校、大型集团企业、国家档案局这三类单位的主体特点的明显集中性相区别,占据很大比重的其他类的单位发文量很少,很分散,不易被关注。如,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就有6篇、山东大学5篇,集团公司中亿达集团、飞机工业集团、软件园公司也都有3篇,国家档案局中省级9篇、市级16篇。充分表现出了文章来源单位的集聚性。

四、被引情况统计与分析

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章中,被引用10次以上(含10次)的有12篇,占核心期刊文章总数的2.5%;被引用5次以上(含5次)的有24篇,占比约为5%;被引用2次以上(含2次)的有68篇,约占14%;被引用0次(包含0次)的有411篇,占比为84%。

对于大量0引用次数的文献,是其文章本身探讨的问题过于浅显或空泛而不具有持续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实际价值意义,还是档案学界对于该类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获得突破性成果的关注和实践不足,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总之,从对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引用情况分析,笔者认为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状况中,存在研究问题的不彻底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价值意义不高的问题。图三是这488篇系统核心期刊(内含非档案类核心期刊,重复性或其他无效期刊)的引用频次情况比例分配(见图三)。

当然,也有几个高引用频次的文献。如被引用频次高达51次的来自张斌教授的《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困惑的思考》,该文在基于对我国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反思研究。作者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研究》和北京市档案局科技研究项目《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调研过程中,总结了时常听到的企业档案管理现实问题的困惑:主要是相对于企业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企业档案改革和发展步伐显得迟缓;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相比,档案部门的信息化信息程度不高;档案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滞后等等。并且,从企业管理本质、企业档案价值属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诞生角度深刻地阐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样,引用频次为22的《企业档案工作的困境与出路》则是由张斌与徐拥军联合发文的,可见,针对这一问题张斌首先对困惑中的种种问题根源进行深刻分析后,则又进一步指出相应的出路。

一方面,由高引用频率的两篇文章看出,结合国家科研课题或是科研项目,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深刻地分析与探究问题根源,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受到持续的关注,更反映出企业档案工作中确实存在许多困惑、问题值得探究。

另一方面,再次佐证了对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中存在研究问题广泛却不深刻,高引频的文章少的定量分析结论。

五、题目统計与分析

首先,从企业性质划分角度分析系统的488篇核心期刊文献的题目,其中研究民营企业的有44篇,国有企业8篇,外企或合资企业10篇,其他的均是在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的企业性质的。由此可知,对于企业档案工作的研究,民营企业是相对突出的、广泛的研究对象。

其次,从题目中明确指出的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析,明确限定的企业行业的主要有房产、石油、钢铁、煤炭、联通、火电几大传统垄断性行业企业,但是占比都很少,其他大量文献都是没有指出或限定所研究问题的具体行业企业特性。

最后,从题目中涉及的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相关视角或方面分析,主要有“问题、困境、对策”“知识管理、服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度”以及“档案编研”与“管理模式”等,对于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环节的研究则相对甚少,如鉴定、归档、保管、利用等,仅仅有一两篇文章题目限定到鉴定理论与工作方面。

综合以上三点,关于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的状况,笔者认为,存在研究面广而宽泛、点多而不够深入、针对性差等特点。这也与上面对文献引用频率分析中得出的结论相照应,即文献研究面广却不深刻具体,研究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最终被借鉴、引用的价值较低,出现大量的1或0引用频次的文章。

六、结论

企业档案工作研究,是个长久以来都存在并且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的研究主题,根据其发文量可以看出,近十年来的研究文献相对平稳,但是,笔者认为,该主题的研究并非是研究主题成熟状态下的研究文献量平稳。

第一,通过对文限量的近十年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主题文献量增幅可观,但是文献质量(即研究成果性)尚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通过对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主题的高产作者的研究主题分析,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档案工作研究中的突显点。

第三,基于对核心期刊文章作者单位的分析,国企性质的传统的钢铁、石油、飞机等行业的大型集团公司是企业档案工作研究的主要基地。

第四,企业档案工作研究,就主题来讲,文献的内容广泛、多样,但是高引用频次的文献相对不足。

总之,对于企业档案工作研究,是一个比较老的传统主题,但是研究水平尚处于“瓶颈期”,仍需进行深入的、成果性的、持续性探究,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档案系)

猜你喜欢
发文期刊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