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张家口

2017-03-25 02:46周总印
档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家口铁路

周总印

张家口的历史说起来可以追溯到远古。据考古研究发现,处于阳原泥河湾的遗址群,在两百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和生存,泥河湾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并被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而在4700多年前,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炎帝、蚩尤会聚于涿鹿之野,经过“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涿鹿也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光。“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和“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不仅仅是在张家口乃至河北省叫的最响亮的两个口号,更是古代历史给张家口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它昭示着张家口在远古时期就曾有过的辉煌历史。而“大好河山张家口”成为近现代张家口一张亮丽的名片和同样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它又一次昭示着张家口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和灿烂的文化。

张家口城的肇建及近代发展状况

张家口城建史发端于明朝,从明宣德四年(1429年)建张家口堡算起,距今将近600年历史。明朝建立后,特别是迁都北京后,洋河、桑干河流域就成了首都的屏护,经过挑选,设臵在宣化的宣府镇确定在清水河畔建立驻军城堡。当时宣府镇的管辖范围内,等于或大于张家口城堡的就有68座,真正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只有张家口。张家口名称的由来在史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据《畿辅通志》卷59《舆地·山川》载:“东高山在张家口堡东北七里。西高山在张家口堡西北七里。二山皆在边口,相去数百步,对峙如门。张家口之名以此。”此其说法之一。另有“小北门”说及“二张建堡”说等几种说法,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堡子里城建于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由驻军指挥官张文所建,100年后的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驻军守备张珍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又将曾经封死的小北门打开。北门原为张文所建,堵死后又由张珍打开,建筑者皆为张姓,且北门甚小,其形如口,故将门楣上的‘张家堡三字,改为‘张家口,这就是张家口之名的来历”。张家口堡大多建筑为明清所建,且保存完好,故有“明清建筑博物館”之称。城堡肇建初期是作为“武城”,历经发展变迁,后来旧万全县政府、曾经的察哈尔省财政厅等政府机构均设在堡子里,包括解放前曾经的大清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金融机构乃至众多的钱局、票号、银号都在堡子里驻有机构。过去的堡子里驻户大多均是官宦或生意人家,而无身份无地位的贫穷人家驻户却很少。在城堡的东侧逐渐形成一条商业街即“武城街”,武城渐渐过度为商城。

明隆庆五年(1571年)在张家口设立茶马互市,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筑来远堡(即上堡),开始与蒙古通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尼不楚条约》,准许俄国人来内地和到京城贸易,但清政府考虑到京城安全问题,于雍正五年(1727年)又与俄国补签了一个《恰克图条约》,只准俄人到达张家口。这样,张家口就成为内地贸易的起始点。被称为“张库商道”的张家口――库仑――恰克图贸易大道就形成了。随着贸易额的增加,张家口成了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陆路码头。明朝末年时,张家口出现八大商人,主要是山西商人,也就是晋商,这八大商人在张家口处于垄断地位。后来被清朝封为“皇商”。著名的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的主人乔氏家族、太谷的曹家、榆次的常氏等等在张家口都有商铺和银号。

在清末和民国初期,正是张家口处于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距今大约就是一百年前的状况,那时的运输工具主要靠骆驼和牛马车。当时仅在张家口的外资洋行就有44家,其中美国16家、英国10家、俄国8家、日本6家,还有德国和意大利。美国、日本、俄国等在张家口设有领事馆。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8年在张库大道上又有了汽车运输。交通运输的便捷也就更促进了张家口的繁荣景象。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19年时张家口的贸易额达到一亿五千万两白银,这是相当可观的,对国家的贡献率也是相当大的。被称为“旱码头”的张家口又是著名的“皮都”,当时的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口”字品牌也很走俏,“口磨”“口碱”“口皮”等成了张家口的招牌产品。当时的皮毛产业在张家口可以说是具有相当规模的,皮都的“口皮”“口羔”名扬国际市场。直到1924年外蒙独立以后,旅蒙商受到巨大损失,这条商道也就衰落下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张家口,对外贸易也被日本独家垄断。

张家口历史的见证——大境门

大境门是张家口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既是张家口的一个标志,又是张家口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那么它有着怎样的经历呢?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的时候,明政府首先在张家口的长城上开了一个小门,叫“小境门”(又被称为西境门),小境门仅供路人通行,高大的骆驼驮上货物便进不了门,这主要是从边境安全角度考虑的。因为小境门通行困难,大宗货物仍堆积在城外,交易很不方便,于是渐渐在长城外西沟和正沟一带的河滩形成了市场,并盖起了许多的店铺。到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鼎中原之际,就在原明王朝九边之首的张家口长城上修建了万里长城线上的最后一个“关门”,也就是大境门。我们之所以说大境门是万里长城第一门,因为它是在万里长城上唯一以“门”来命名的关口。修筑大境门,是清政府对张库商道这条贸易运输线的极大支持,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持,才有了大境门外易货贸易的繁荣,也才有了张库商道的兴盛。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为大境门题写了“大好河山”匾额。高维岳是奉系张作霖的部将,任察哈尔都统大概有两年时间,算是任职较长的,他不仅治军纪律严明,还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儒将,他在张家口任职期间,很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他为大境门题写的“大好河山”匾,至今依然为张家口增光添彩。“大好河山张家口”已经形成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也同时成为张家口对外宣传推介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明德路上,大概距离大境门南1000米处还有一处清朝时期的历史遗迹,即察哈尔都统署。清乾隆26年(1761年)开始设置察哈尔都统,驻牧张家口并于次年建筑都统衙门,至今已经存续250多年。清朝时期在全国共有三处都统署,除了察哈尔都统署,先后还在乌鲁木齐和热河设置过都统署,但作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完整保存下来的清朝建筑,察哈尔都统署已经成为唯一仅存的清朝都统衙门建筑,可见它的珍贵性。

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的历史见证。当年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出大境门,挺进漠北,亲征噶尔丹,连获大胜。1945年8月,我八路军收复被日本及蒙奸德王占领八年的塞外重镇张家口,八路军健儿也是从大境门挥戈入城的,1948年12月,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又一次夺回了张家口,解放军在大境门外奋勇战斗,一举消灭了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创造了辉煌战绩。大境门在解放战争中又一次见证了张家口的解放,所以被称为是“凯旋之门”,大境门对于张家口来说意义非凡。

张家口近代发展史中的催化剂——京张铁路

还有一个对张家口历史影响深远的事件,就是京张铁路的修通。从1905年9月开始修建,到1909年9月建成,10月2日举行通车典礼,京张铁路充满着很多传奇。它不仅是我们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还为修建其他路段的铁路储备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也成就了詹天佑这样的传奇人物。曾有“京张铁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之类的说法。总之,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清朝末年这个时期,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可以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我们都知道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还有丧权辱国,但在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做了一件让人称道的事。1903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传出后,英国和沙俄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想争得修建权。但清政府决定我们中国人自己修建,在英俄看来,京张铁路地处长城内外,途经燕山山脉,要修通这条沿途山峦起伏、地势险要的铁路,科技落后的中国完全没有这种能力,他们想看中国人笑话,想等中国陷入僵局时再向他们求救。当时英国报刊讽刺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至少也要过五十年才能实现。”而清政府最终决定用中国人和中国的资金修建京张铁路,这里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光彩的人物-袁世凯的功劳。一位美籍华人史学家曾说过:京张铁路是由袁世凯发起、提出和取得的成就。清政府任用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带领工程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工程进度中有很多创举,也创造了很多奇迹。最著名的是在青龙桥一带设计的“人”字形轨道。经过詹天佑和全体工人的努力,这条全长200多公里、原计划6年完成的京张铁路,仅用时4年就建成了,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费用。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1912年9月,孙中山在詹天佑等人的陪同下,从北京乘火车来到张家口视察。在中国铁路史上,詹天佑最早为中国人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赞誉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京张铁路不仅在铁路建筑史上扬名中外,更为突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铁路建设本身。在京张铁路开通以前,沿线各地的交通工具不过是牛、马、骆驼等,运行速度十分缓慢。据《宣化邮电志》记载:北京至张家口全程210公里,需要40小时。而火车开通后,北京至张家口仅需6个小时,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近7倍。现在从张家口到北京,最快也要3个小时,京张高速铁路工程已经开建,2019年按时通车的话仅需几十分钟。随着京张铁路火车汽笛的长鸣,张家口很快就“由一个小镇渐进而成为华北的重要商埠,其商业之发达,人口之增加,交通设施之改善,较往昔有突飞猛进之势。”之前,张家口城区主要集中在上下堡之间。商业区也主要在桥西一带。在火车修建时,当地的一些商家纷纷在火车站周边抢购地皮,大兴土木,新的建筑群迅速形成。在火车站西南一带修建了怡安大街、长安街、宝善街、长寿街四条商业街,并在街道后面与火车站周围建筑了大量民宅。京张铁路通车后,又兴建了东安市场、福寿街。逐渐形成了新的商业区-桥东区。

后来京张铁路又向西延伸,并于1921年经大同修至绥远(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称为京绥铁路,这是我国的第一条国有铁路。京张铁路以及后来又修通的京绥铁路,对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也起到了重大作用。铁路建成以后,便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随着其他工矿企业的陆续建立和发展,便有大量的产业工人产生,这些产业工人就形成了共产党成立的階级基础。张家口的地方党组织首先是在铁路线上产生的,并且在建党前后很多的工人运动和罢工斗争也都是在铁路线上进行的。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张家口铁路
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时期张家口和延安仅见的经贸往来考证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海底铁路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张家口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开发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