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2017-03-28 05:12占羽薇
成功 2017年6期
关键词:资本密集型可行性导向

占羽薇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占羽薇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出口贸易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外贸出口战略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指导方针。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可行性

二战后,日本在亚洲率先实行了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成就了自己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地位。

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紧随日本相继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亚洲四小龙”因此得名,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亚洲奇迹”。一时间,“亚洲四小龙”成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沿海省份的楷模。邓小平知道,中国要改革开放,必须吸收世界先进的思想、技艺等,这才能搞活自身的经济。我国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出口政策、优惠性的加工贸易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以及优惠性的贸易政策等措施。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点

(1)增长速度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2)出口扩张迅速。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85年的15%,工矿业从16.5%上升为33.4%;中国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7%降为1978年12.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3%。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4)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5)失业人数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美、日等国相比较为平均。

二、当前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不可低估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到现在的经济衰退,来势之猛、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大概很少有人会预料到。二战以来最大的事件就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说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到现在,我们还看不出来它是否会导致世界格局再次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我相信它的影响不可低估。首先,从宏观来讲,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第二,国际金融体系会进而演变;第三,这个事件会对大国政治关系产生影响;第四,多极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尤其是我们中国。

(二)加入WTO对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战略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指导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战略的理论——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重要性降低;其次,我国当前实施的外贸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政策工具日益受到WTO等国际规则制约,这使我国运用政策工具以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空间大大缩小。

三、运用国际贸易条件有关理论分析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可行性

(一)根据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我国生产格局的影响分析

罗勃津斯基定理指出:在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模型的情况下,在商品和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了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产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了后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绝对产量将会减少。在劳动力和资本的不断调整中,必然会扩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缩小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比较多,因此劳动密集产品是我国相对优势产品。这也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重要依据。

(二)根据生产要素不平衡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如果劳动力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绝对量就会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绝对量就会减少。在对生产格局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就是我国的相对优势产品即出口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我国的相对劣势产品。如果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的增加引起价格的下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增加进口引起价格上涨,那就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为改变这一情况,国内企业在国内实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国外同一个市场上去进行削价竞争即恶性竞争,是完全错误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薄利多销永远是受欢迎的,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薄利多销虽然得到进口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容易遭受同类行业的反倾销调查。

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

(1)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继续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2)通过国际规范的而非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和工具来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继续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3)加快制定并实施进口战略。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的背景下,应善用进口政策,既服务于自身的经济建设和保障经济安全,又为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4)挖掘大国的国内市场优势,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真正统一的全国大市场。

猜你喜欢
资本密集型可行性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大国雁阵模型可分析我国产业转移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Appearance of a neural bypass between injured cingulum and brainstem cholinergic nuclei of a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follow-up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es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