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7-03-30 12:15赵惠松严云佳
物理教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学弹簧轨道

赵惠松 严云佳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浙江 嘉兴 314500)

·高考命题研究·

浙江省新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赵惠松 严云佳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浙江 嘉兴 314500)

本文在整理了浙江省物理三次学考选考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后,总结了浙江省物理新学考选考试题的五个特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实验,强调操作;注意引导,突出建模;突出能力,单体多段.最后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新学考选考背景下浙江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浙江省; 物理新学考选考; 核心素养

1 浙江省三次学考学考试题知识点对比分析

表1 三次学考选择题知识点的对比分析

表2 三次学考非选择题知识点的对比分析

表3 三次选考知识点的对比分析

续表

2 三次新学考选考试题特点分析

2.1 立足基础,回归教材

新学考选考试题十分重视回归课本,比如2015年10月学考第9题来源于教材后的课题研究,考查探究能力.2016年4月学考第13题来源于选修3-1“静电场”第3节电场强度课后练习第7题,考查电场叠加和电势的高低问题.2016年4月学考第8题来源于选修3-1“静电场”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科学足迹——密立根油滴实验.2016年10月学考第9题来源于选修3-1“恒定电流”第6节课后问题与练习第3题,考查对电阻定律的理解.2016年4月选考的压轴题就来源于课本的思考与讨论引起较大反响.

实际上课本回归的途径很多,如回归教材插图、例题、演示实验、课后习题、说一说、做一做、科学足迹、阅读材料、课题研究、思考与讨论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教辅资料,更要关注教材的内容,特别要关注一些边边角角容易忽视的素材.

2.2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试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例如2015年10月的第7题和2016年4月的第11题结合人造卫星考查万有引力在火箭发射和卫星做圆周运动中的应用.2016年4月的第23题以火箭起飞为背景完美地将物理中的冲量定理、动量守恒、电磁感应定律和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物理的价值所在.再例如2016年10月第12题的天宫二号、第4题的无人机、第11题的服务性机器人都体现了物理在交通、能源、航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知识背景新鲜、实际、时效,又能把物理知识融入进去,充分体现命题者对学考新理念的解读,同时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以这些新素材为背景进行编题命题赏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热情.

2.3 注重实验,强调操作

新学考选考十分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比以往老高考实验题量有所增加,而且以组合的方式出现,覆盖面广.注重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数据处理的考查.但在误差分析及实验设计要求不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将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认真做过实验与简单做实验的人区分开来.三次新学考试卷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2016年4月第17题学考第一个力学实验如下:

(1) 在下列学生实验中,需要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有________(填字母).

(A)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B)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C)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D)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点评:这一问涉及了4个实验,是个大杂烩.4个实验在必修一和必修二里属于核心实验,其中“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对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律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一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从原理、器材、操作、处理、分析等让学生亲自操作.

(2)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有铁架台、铁夹、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还必须选取的器材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图1

点评:第2问是对器材的选择,如果没有亲身操作过的话,除了选项(A)(D)可能知道外,选项(B)和(C)估计是难以识别的.

可见新学考十分重视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实验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该做的还得做,不能为了赶时间而不做,绝不能用讲实验来代替做实验.

2.4 注意引导,突出建模

三份试卷突出考查建模能力.所谓建模是指能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想化、等效、对称和近似处理等),研究实际问题,并将其转换成简明、典型的物理情景或物理模型.

三份试卷除个别题目没有配图外,几乎每题都有一张图片,其中2015年10月有7张真实图片,涉及时政-9.3阅兵、高铁、轮滑、火箭发射、太阳能、吹气注射器、避险车道;2016年4月有6张真实图片,涉及飞镖运动、短道速滑、探测卫星悟空、太阳能路灯、上海中心大厦、火箭起飞.2016年10月有8张真实图片,涉及排球、无人机、芭蕾舞、机器人、天宫二号、高铁、过山车等.这么多的图片,目的就是给考生铺路,引导学生建立模型,突出对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建模能力的培养.

2.5 突出能力,单体多段

单物体多过程问题一直是浙江物理高考的重点,如2016年4月学考第20题:如图2所示,装置由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及两个轨道组成.其中轨道I由光滑轨道AB与粗糙直轨道BC平滑连接,高度差分别是h1=0.20m、h2=0.10 m,BC水平距离L=1.00 m.轨道Ⅱ由AE、螺旋圆形EFG和GB三段光滑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且A点与F点等高.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恰能使质量m=0.05 kg的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B点;当弹簧压缩量为2d时,恰能使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C点.(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1) 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求弹簧的弹性势能及滑块离开弹簧瞬间的速度大小;

(2) 求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

(3) 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若沿轨道Ⅱ运动,滑块能否上升到B点?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图2

对于单物体多过程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是:

a. 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有几个过程,从空间上切开;

b. 每个过程属于什么运动模型,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

c. 每个过程列方程组,求解.

3 核心素养角度下新学考选考物理教学建议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素养的关键成分.

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用物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对机械式刷题,渗透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物理观念).培养思维水平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关注自己这节课的思维容量如何,思维容量低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建构水平.能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构建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共同属性的物理模型和概念,通过科学推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当然思维容量的设计也要依据学生的起初学习水平,过高的思维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浙江省三次学考选考要求我们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室实验探究,每节实验课要有实验报告.教师要秉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能随意,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形成结论,以及对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教师上课不能只为教而教,而要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学生的利益,让学生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心(科学态度与责任).

上面所说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的内容,正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4个基本要素.

1 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16(02):1-2.

2 丁红明.探物究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浙江高考物理卷中比较思想的研究[J].物理教师,2015(6):77-82.

2016-12-08)

猜你喜欢
新学弹簧轨道
联合弹簧(天津)有限公司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唐诗新学
唐诗新学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唐诗新学
太阳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