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航运之路

2017-03-30 01:54刘颖
船舶经济贸易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输船褐煤川崎

无碳航运之路

川崎重工将在海外利用褐煤来生产氢燃料,并将其液化,再通过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将其运往日本。

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可谓现存的最大挑战。如果我们无法解决因此导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问题,则会对全球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对此,来自日本与澳大利亚的研发人员正携手合作,以在未来实现无碳航运。

当前,很多观察家已不再把氢气视为一种绿色燃料。其原因是,生产氢气的费用较高。然而,日本川崎重工(KHI)却表示,该公司在这方面有一个解决方案,足以满足日本的200余年的电力需求。

通常而言,氢的生产方式是电解。与此不同的是,川崎重工正致力于利用澳大利亚的褐煤来生产氢。其方案是,在当地生产出的氢将以液体形态运往日本,从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为日本提供无碳燃料。川崎重工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建造基础设备,如全球首艘液化氢(LH2)运输船。据悉,该船建成后,将使川崎重工拥有一个全球供应链,该公司将其称为“氢之路”。

液化氢运输船将由川崎重工神户工厂生产,目前其前端工程设计(FEED)已经获得了型式认可。该船将配备2个长110米、容积为1250立方米的液化氢储罐,其加长的设计可以确保该船安全地将液化氢从澳大利亚运输到日本。

川崎重工“氢之路”项目担当部长孝冈佑吉(Yukichi Takaoka)介绍,根据“氢之路”项目的规划,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来生产氢,此后氢在当地被液化,存储在内部温度为零下253摄氏度的储罐中,再由上文提及的运输船运送到日本的液化氢终端,最终用于发电。

“氢之路”项目推进部长洲河诚一(Seiichi Sugawa)表示,“氢有两大优点,即清洁和高能效。就单位质量而言,氢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他介绍说,当前氢通常被用作火箭燃料,这表明了其具有作为商用能源的巨大可能性。在一些国家如日本,氢不仅被用于电站发电,还为汽车或船舶的燃料电池提供动力。

洲河诚一进一步介绍,如果氢的CIF价格(成本、保险加运费)处于25—45日元/立方米,则日本可以大量进口氢。其原因是,在这一价位区间,氢比其他能源更具价格竞争力。他分析,“若其价格低至25日元/立方米,则到2050年,日本40%的能源需求可以由氢来满足;若其价格达到最高的45日元/立方米,则那时氢可满足日本20%的能源需求。”

川崎重工表示,未来该公司将对“氢之路”的相关技术进行测试,包括液化氢的生产、存储及由澳大利亚运输至日本终端等。

据了解,在澳大利亚南部的维多利亚省煤矿开采的褐煤,将被川崎重工用于生产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碳将被捕获,并被安全地保存在地下;生产出来的氢则会被液化,存储在该公司特别设计的储罐中。此后,如上文所言,液化氢运输船会把液化氢运输到日本国内如位于神户的终端,在这里进行陆上存储,再进行二次运输。

川崎重工表示,该公司自2009年起就开始研发“氢之路”项目的相关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通过了测试。因此,该公司确信其能在4年内形成这一供应链,进而在2050年建成首个商用氢燃料供应站。

事实上,“氢之路”的部分技术早已成熟,如液化氢储罐。川崎重工在火箭氢燃料储罐方面有着20余年的经验,其储罐由双层不锈钢制成,不锈钢之间为真空状态,以确保储罐内部处于低温状态。

同样的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川崎重工的液化氢运输船的储罐。不过,不同于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该船将由柴-电推进系统来提供动力。

此外,液化氢运输船所需的大部分其他设备如双壁管道、阀门和液货装载系统等,川崎重工也已在其LNG船上进行了实船试验和测试。

洲河诚一表示,神户市将提供一个合适的区域,用于建设液化氢接收终端。该终端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计划于2020年建成。这意味着,川崎重工的无碳燃料供应链就此建成。

(刘颖 译)

猜你喜欢
运输船褐煤川崎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中石化首次接卸世界最大LNG运输船
174000立方米薄膜型LNG系列首制船出坞
污泥掺混褐煤水热制固体燃料的理化特性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分析
煤粒度对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
我国首制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