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及政策研究
——基于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方面

2017-03-30 00:13苗佳瑶
成功 2017年8期
关键词:差距分配改革

张 茹 苗佳瑶

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及政策研究
——基于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方面

张 茹 苗佳瑶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以及一些相对应的政策。从具体的各个改革阶段的收入分配状况着手,第一阶段在农村实施的改革体制实现了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改革虽然经济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却拉大了收入差距。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均衡的目标,就必须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这就需要政府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了。

一、改革历程及政策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变革过程。在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上,这个过程使得居民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同时,经济改革又是一个分阶段推进的过程,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各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幅度和变动因素也有不同的特点。

1.改革的第一阶段——农村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1978-1984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在此期间实施了两项重大改革措施。一项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改革,另一项是市场化改革,其中包括了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和放松管制。这两项改革举措极大地刺激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户人均收入迅速增加。由于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在摆脱传统经济体制后产生的一次全面的突破性的增长过程,加上两项举措为农村居民创造了较为平等的致富机会,绝大多数农户从快速农业经济增长中受益,因此伴随着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并没有出现穷者更穷的现象。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改革真正实现了效率提高与收入公平分配的统一的目标。

2.改革的第二阶段——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全面改革(1984-1992年)

1984-1988年,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改革举措有两项:一项企业承包制的推广,它不仅拉开了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工资和收入差距,也拉开了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工资和收入差距。另一项改革举措是允许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的直接效应也是双重的,它一方面导致了非国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异明显化,出现了一些高收入职业群,另一方面也拉开了国有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一时期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是整个改革时期中最大的,年均上升了1.8个百分点。

1989-1992年,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也影响了这一时期经济改革的进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直接导致了1989年城乡居民的世纪人均收入的下降。在1989-1991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只有3.7%。这一时期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0.7%,低于前一时期的水平。这一时期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的年均变动百分点都比前一时期小。

3.改革的第三阶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分配制度

中国自1993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又重新步入了快车道。在此期间,城镇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国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就业,商品零售额等方面,非国有经济的年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国有经济。非国营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灵活性以及非国营经济之间本身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呈现高低不同的阶梯状分布,进而导致居民间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逐年拉大。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在逐年扩大,但是政府对其亏损补贴却在逐年减少。部分国有企业的亏损停产和破产的最直接结果是企业职工工资的减少以及职工下岗和失业。城镇中的低收入阶层随之扩大。1994年开始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进一步拉开了不同年龄组之间和不同职务之间的工资差异。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1993年和1994年,其基尼系数分别比上一年上升了2个和3个百分点。然而,由于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快的增长,这一时期收入增长对收入差距的替代系数并不是很高。

中国作为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起飞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应该看到,对于现阶段中国来说,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差距扩大,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后者的边际上升率随着前者的上升而递减。如果这个关系是确立的,对于一个必须要付出收入差距扩大的代价才能完成一定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较高的增长速度无疑是减小这种代价的较优选择。

(二)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影响

公平与效率向来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适度的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以激发人们的创业精神,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但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悬殊,与社会公平的原则背道而驰,而且会导致贫困,腐败,社会冲突等一系列恶劣后果,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都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因而,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恰当的宏观调控手段将收入分配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总结

中国社会分配中存在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日趋严重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政策,政府有责任对于个人收入格局进行宏观调控,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我们的收入分配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猜你喜欢
差距分配改革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改革之路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