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2017-03-31 22:37董金胜王亿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董金胜 王亿平

【摘要】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虽然不同医家在辨证组方时各不相同,但总以健脾益肾活血法为基本法则,组方选药以健脾益肾活血类中药为主,辨证加减其他药物。笔者对近几年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健脾益肾活血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064-03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中医学既往无慢性肾炎这一病名,但依据其临床出现的各种症状将其归属于“水肿”、“虚劳”、“肾风”、“腰痛”等范畴。慢性肾炎起病隐匿,往往易被人忽视,其病程缠绵难愈,并常伴有肾功能损害,病情逐渐发展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1]。有研究表明[2],2008~2013年浙江省终末期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原发病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目前现代医家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疗法,但是我国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论述内容颇丰,现代医家通过学习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临症经验,在本病的病因病机探讨、辨证论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

1慢性肾炎病因病机

慢性肾炎病因病机复杂,《内经》中曾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的发生是在体内正气亏损的基础上加之感受外邪而产生的,慢性肾炎的发生与进展也离不开正虚与邪实两方面。古代文献对“水肿”病因病机已有描述,如《景岳全书·肿胀》篇中所言:“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详细地描述了水肿的发病离不开肺脾肾三脏,三脏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水肿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脏亏虚,但肺虚其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泛溢肌肤则会导致水肿加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腑肿”,《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的描述则阐发了湿邪、瘀血等病理因素导致水肿的病机。

现代临床各医家依据自己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不同的观点。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3]认为, “肾虚血瘀” 是各类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基础,也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刘宝厚[4]认为慢性肾炎发病机制中有3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虚损、瘀血与湿热,其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虚损为主,标实以湿、热、瘀为主。正虚导致病变的发生,邪实则为病变持续发展、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原因。孙郁芝[5]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经典理论的学习,总结出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肾亏虚;②瘀血阻络贯穿于本病的始终;③湿热是影响本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影响因素;④外邪侵袭是导致与诱发本病加重的主要因素。王祥生[6]临床经验丰富,结合自身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肾炎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湿浊瘀阻。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虽然对于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观点各异,但对于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多兼夹水湿、湿热、血瘀等邪气的认识已基本达成共识。

2中药治疗慢性肾炎

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慢性肾炎的诊治得到很大的提高。吕冬梅等[7]通过对多家数据库检索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99篇文献,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21健脾益肾药《珍珠囊》中云:“黄芪甘温纯阳,其用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去肌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既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又可以调节由肾脏疾病导致的脂质与蛋白质代谢紊乱,升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水平[8]。彭志红[9] 通过观察80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可以降低治疗组尿蛋白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 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李树纲等[10]观察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它可以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升高患者红细胞,降低尿红细胞。党参性甘平,归肺、脾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功效[11]。近年学者对党参的药理研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发现党参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在免疫系统方面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作用[12]。吴君等[13]采用遲发超敏反应与免疫器官质量法观察测定免疫指标,结果发现党参破壁粉粒可以增强迟发超敏反应,小鼠耳肿胀度明显提高,党参破壁粉粒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还可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党参破壁粉粒和党参饮片具有加强免疫的功效,且党参破壁粉粒在低于传统党参饮片剂量即可以达到传统党参饮片的效果。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草纲目》云:“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其利水以健运脾湿为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可以通过健脾利尿,加快肾功能恢复,减少尿蛋白水平,调节人体免疫功能[14],起到扶正固本与健脾和中的共同功效。泽泻、白术具有补肾健脾、利水渗湿之功, 山药、熟地、山茱萸、地龙、白茅根等[15-19]既能补肝、脾、肾三脏之阴,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水肿,临床应用也较多。

22活血化瘀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川芎味辛, 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其功效为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20]。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一种有效的生物碱, 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等功效[21],其治疗肾脏病的主要机制为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 降低血脂与血液黏度,改善肾脏微循环; 扩张肾脏血管, 增加肾脏血流量; 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织蛋白血糖基化反应, 减少蛋白漏出 [22],且川芎嗪可以有效防治肾间质纤维化[23]。石媛等[24]选取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263%,表明川芎嗪注射液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的进展,并通过降低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α-L岩藻糖苷酶,进而减少慢性肾脏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丹参中提取的含有各种丹酚酸的混合物称为丹参总酚酸,其可减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25]。任松等[26]就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酸、丹参酮、红花酚苷、红花红色素等)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同时可以降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肾脏疾病多病程冗长,迁延难愈,“久病入络”,日久则肾气不固,津液气血运化失常,固结于肾而成瘀 [27],虫类药物大多为血肉有情之品,清代叶天士曾说:“病久则邪风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其效,当以虫蚁疏络逐邪”。杜雅静等[28]通过复制 MsPGN模型大鼠,并对其分组,各治疗组大鼠分别予不同剂量地龙、乌梢蛇颗粒制剂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表明,地龙、乌梢蛇可以减少MsPGN模型大鼠蛋白尿水平,改善肾脏病理变化。

3自拟方治疗慢性肾炎

刘新瑞等[29]观察李莹教授益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给予治疗组益肾健脾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益肾化湿颗粒口服,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疾病综合疗效判定分别为7667%和6333%,说明李莹教授益肾健脾法能有效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闫昱江等[30]用自拟温肾健脾方(黄芪、太子参、山萸肉、金樱子等)临证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表明温肾健脾方临证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24h蛋白尿、BUN及Scr,临床疗效确切。钟之洲等[31]观察77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 38 例采用贝那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汤(黄芪、茯苓、山药、杜仲、丹参、红花等)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或升高,治疗组下降或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 421%。刘丽霞[32]采用益肾健脾化浊法自拟方剂(黄芪、白术、当归、生熟地黄、石韦等)治疗慢性肾炎,结果表明该方可以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24h尿蛋白定量,具有改善症状、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4结语

综合以上文献可看出,慢性肾炎在中医学中因临床症状不同而被归属的病名不同。病因包括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内因以脏腑虚损为主,外因以外邪侵袭为主。中医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实证包括血瘀、水湿、热毒等,但是血瘀在慢性肾炎过程中尤为突出。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慢性肾炎治疗疗效显著,中药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之剂对于慢性肾炎效果较好。虽然不同医家在治疗慢性肾炎时的组方各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为治疗的基本法则。

参考文献

[1]王钢,陈以平,部燕勤现代中医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

[2]姚曦.浙江省终末期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杭州:浙江大学,2015.

[3]焦剑.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6,33(6): 321-324.

[4]刘宝厚.刘宝厚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3(5) :379-380.

[5]王世荣.孙郁芝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撷要[J].中国民间疗法, 2014,22 (11):12-13.

[6]刘丹丹,王祥生.王祥生治疗慢性肾炎学术经验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8) :1073-1076.

[7]吕冬梅,吕静.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181-183.

[8]焦志娜,张昱.黄芪治疗肾脏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155-157.

[9]彭志红.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肾炎80例疗效分析[J].2011,16(7):28.

[10]李树纲,柴守华,高新艳,等.黄芪煎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7):71-73.

[11]國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81.

[12]樊长征,洪巧瑜.党参对人体各系统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39-43.

[13]吴君,黄萍,成金乐,等.党参破壁粉粒增强免疫功能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4(17):179-181.

[14]张晓娟,左冬冬,范越.茯苓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4(1):117-119.

[15]杨秀虾.山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中医药,2013, 9(5):65-66.

[16]王志江,魏国栋,马思缇.地黄多糖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 21(16):65-66.

[17]陈巧霞,杨光明,潘扬.山茱萸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6, 48(1):82-84.

[18]郑娟,张茜.地龙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7):211.

[19]江灵礼,苗明三.白茅根化学、药理与临床应用探讨[J].中医学报,2014, 29(192):713-715.

[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1-371,1399-1403,1650-1662.

[21]杨雪梅.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1(3):215-216.

[22]王晓扬,毛宇飞.川芎嗪注射液及其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 6(3): 182-183.

[23]黄琦,马骏,王瑶,等.川芎嗪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365-366.

[24]石媛,何红权.川芎嗪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44例[J].中国药业,2013,22(4):67-68.

[25]付旭,李均.丹参水溶性成分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9):697-700.

[26]任松,李贵森.丹红注射液对尿蛋白和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9):825-828.

[27]于俊生.痰瘀相关学说与疑难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42.

[28]杜静雅,包红,初德波,等.地龙、乌梢蛇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大鼠肾组织 TLR4、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 2014,23(5):808-811.

[29]刘新瑞,李玉春.李莹教授益肾健脾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4(11):75-76.

[30]闫昱江,傅薇,刘乐亮,等.温肾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 2015,36(8):1015-1017.

[31]钟之洲,钟一棠.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6,48(6):66-68.

[32]刘丽霞.益肾健脾化浊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5,44(7):807-809.

猜你喜欢
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氯沙坦钾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酸的影响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分析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