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治疗返流性食道炎43例

2017-03-31 22:46罗璧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7年3期

罗璧玉

【摘要】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返流性食道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穴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第3个疗程结束时43例患者中,痊愈32例,占744%;有效9例,占209%;未愈2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结论:运用三伏天灸疗法治疗返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返流性食道炎;胃食管返流病;三伏天灸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081-02

返流性食道炎(Reflux esophagitis,RE)俗称“烧心病”,多因食道与胃连接部位的抗返流机制失调,引起胃或肠道的内容物返流入食道,从而导致食道炎症病变的一组症候群[1]。临床主要以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或痉痛,特别是半卧位,躯体前屈或食后1h诱发,还伴有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致食管溃疡、狭窄、出血等并发症。西医多采用抗酸、胃肠动力药及粘膜保护剂治疗,但疗效欠佳。本病归属于中医“吞酸”、“噎证”等范畴。笔者采用三伏天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针灸门诊返流性食道炎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18~65 岁,平均(3412±10167)岁,病程2~12个月,平均(20133±21235)d。观察对象均经过药物或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糖尿病患者;发热患者;扁桃体肿大者、对本天灸药物过敏者;孕妇。

12临床分型43例患者中,肝胃不和型14例,脾胃虚寒型18例,痰气交阻型11例。

13治療方法

131穴位选取按照局部取穴法选取中脘、上脘、鸠尾、中庭、膻中、天突,阿是穴为固定穴。肝胃不和型加用膈俞、胆俞;脾胃虚寒型加用脾俞、足三里;痰气交阻型加用膈俞、丰隆。

132药物选材及制作取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索10%研成细末后混合均匀,新鲜老姜洗净去皮后榨汁滤出放冰箱储藏,将姜汁与药粉按照1∶[KG-*3/5]2比例混合,搅拌成膏状。将药膏制成1cm×1cm药饼,放置于3cm×3cm大小的胶布上备用。

133时间选择每年三伏天期间行5次治疗为1个疗程,分别为提前伏(夏至后第2个庚日)、初伏(夏至后第3个庚日)、中伏(夏至后第4个庚日)、末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加强伏(立秋后第2个庚日)。共治疗3个疗程。

134贴敷方法按照上述天灸时间,将药饼贴敷于选定穴位。一般成人贴药时间以1h为宜,根据贴药后感觉及耐受程度调整时间,到时即自行将胶布连膏药揭除。贴药时局部会出现轻微红热灼痛,药物揭除后局部皮肤可见微微泛红乃属正常反应。如局部出现严重瘙痒或水泡,可咨询医生。贴药当天禁吃生冷鱼腥、辛辣之品,如虾、蟹、牛肉、蛋类、花生、芋头、韭菜和菇类。药物撕掉后2h方可洗。

14疗效判定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标准拟定。痊愈:反流症状消失;有效:反流症状基本消失,虽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未愈: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2结果

43例返流性食道炎患者经第1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经第2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884%;第3疗程离子流,总有效率为953%。

3讨论

返流性食道炎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横逆犯胃克脾;饮食失调,烟酒过度,既可直接损伤食管黏膜,也可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以致湿热蕴结于中;脾胃素虚,土虚木壅,也可致脾升胃降的功能失常,并可导致痰、气、瘀结于食道,而见胸痛、烧心、泛酸、恶心、呕吐诸症,甚则食入反出。

天灸[3](Crude Herb Moxibustion)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它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痨瘰,谓之天灸”,“八月十四日,民并朱水点头额,名为天灸”。天灸所用药物的药性直接由腧穴与皮肤的毛孔进入,循经走路,直达病变部位,且随证加减亦易,方法简便,汤药内服,药物需经过肠胃才能吸收渗入血液,始达病位,收到功效[4]。天灸治疗返流性食道炎的原理可以归结如下。

31借助三伏天时增补阳气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天灸的原理[5]可以总结为: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至。三伏天是全年中气候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而且在这一阶段人体经络气血通畅,肌肤腠理开泄,易于药物吸收。人体之阳气随夏季三伏天的高温而趋于最旺盛升长的状态。返流性食道炎久病患者,脾胃之阳气多有损伤,此时借助天时扶阳祛寒,对治疗本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2穴位的治疗作用本病采用天灸药膏施灸时,选穴原则为[4]:①选择食道及胃附近的穴位:中脘、上脘、鸠尾、中庭、膻中、天突穴。上述穴位均能治疗胃、食道局部之胀痛吞酸等不适。其中中脘为胃腑之募穴,亦为八会穴之腑会,是八腑之气结聚之处。鸠尾为任脉之络穴,可通达任脉之上下。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为气所聚会之处。②阿是穴。③经验选穴:肝胃不和型加用膈俞、胆俞(四花穴),四花穴具有疏肝行气活血之效;脾胃虚寒型加用脾俞、足三里,以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痰气交阻型加用膈俞、丰隆,以行气活血,祛痰通络。

33天灸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所选之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药,以姜汁调和为方。白芥子、细辛均为辛温走窜之品,有行气通阳,通络止痛之效;甘遂泻下逐饮,消肿散结;延胡为“血中之气药”,擅长辛散苦泄温通,行气止痛。以上四药再以姜汁调膏,共凑辛温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三伏天灸,通过炎热的三伏天时增补脾胃之阳气、经络穴位的调理作用、天灸药物的药理作用,三法结合治疗返流性食道炎,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胡勤策.返流性食道炎论活[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08):42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6.

[3]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19.

[4]唐僖,王辉.浅谈天灸及其临床运用[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2):42.

[5]符文彬,徐振华.针灸临床特色技术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