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临床研究

2017-04-01 05:23
河北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麻苏醒丙泊酚

林 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医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临床研究

林 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医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目的:对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接受全麻下肢手术的患者35例,在麻醉苏醒期给予其瑞芬太尼,并以Dixon’s序贯法与Probit分析计算确定瑞芬太尼抑制50%与95%患者呛咳反应效应室浓度(EC50与EC95)。结果:依据Dixon’s序贯法,以Probit分析对瑞芬太尼EC50进行计算,其结果为1.65μg/kg,其95%CI为1.45~1.98μg/kg;计算瑞芬太尼EC95,其结果为2.15μg/kg,其95%CI为1.85~3.35μg/kg。结论:在全麻苏醒期维持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实行靶控输注是一种比较安全法方法,对呛咳反应有效抑制,使麻醉苏醒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瑞芬太尼; 呛咳反应; 抑 制

全麻苏醒期患者往往会有呛咳反应发生,影响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对患者产生十分不利影响,因此在麻醉苏醒期选择有效方法对呛咳反应进行抑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我院接受全麻下肢手术的患者35例,给予其瑞芬太尼抑制呛咳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曾在我院接受全麻下肢手术的患者35例,在这些患者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另外15例为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大小均处于20~66岁,年龄大小平均数为45.8±2.8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与本次研究相配合,并且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麻醉方法:在手术前30min所有患者均以100mg苯巴比妥钠与0.5mg阿托品对其行肌注,进入手术之后行下肢静脉开放,在开始麻醉诱导之前,给予患者复方醋酸钠,其剂量为5mL/kg,对其行静脉输注。对患者行穿刺,其穿刺方式为桡动脉穿刺,然后置管,从而实施有创动脉测压,对患者心电图、血压、脑电双频指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同时检测其血氧饱和度与呼气末二氧化碳。通过面罩方式给予患者纯氧,时间为3min,然后给予患者麻醉诱导,先给予患者0.03mg/kg咪达唑仑,对其行静脉注射注射,然后给予患者2%丙泊酚,以Marsh模型TCI,将靶控效应室浓度设置为4μg/kg,同时给予患者瑞芬太尼4μg/kg,同样以 Minto模型TCI。确定患者无意识,然后给予其顺式阿曲库铵,剂量为0.15mg/kg,之后对其行辅助呼吸,将7.5mm高容量低压力套囊的加强钢丝气管导管插入然后连接呼吸机,从而控制患者呼吸,在套囊内部注入空气,对套囊压力选择压力测量仪测量,并控制在不超过20cmH2O。以TCI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对麻醉进行维持,依据手术刺激、心率、血压以及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药物浓度进行调整,丙泊酚剂量控制在2.5~4.0μg/mL之间,瑞芬太尼的剂量控制在2.0~2.5μg/kg之间,控制心率与动脉压分别在110~120次/min与80~90mmHg之间,维持呼气末二氧化塔分压在35~45mmHg之间,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之间。在手术结束送至重症监护室后10min,给予患者以40mg帕瑞昔布钠,以对其行静脉注射,并停止丙泊酚的输注,以试验方案为依据来确定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在整个苏醒期内均保持该浓度,一直维持到气管导管拔出,然后将药物停止。手术结束时为防止持续指令性睁眼以及其它刺激发生,以四个连续刺激对患者肌松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在患者恢复各种反应且能够将指令动作完成时将气管内导管拔出,之后使患者面罩吸5min纯氧,对其进行观察[1~3]。

试验方法:在送至重症监护室后,停止丙泊酚的输注,对瑞芬太尼浓度进行调整,并且使其保证预定效应室浓度,对于首位患者,将其初始剂量为设定为1.5μg/kg,该浓度通过预试验进行测定,在苏醒期的整个过程中均维持浓度不变,保持到拔管之后,然后将药物停用。在整个苏醒期过程中,患者如果未出现呛咳反应,则说明该浓度有效有效,则给予下一位患者时使浓度降低0.5μg/kg,所以在拔管前后如果患者存在持续呛咳情况,则说明该浓度无效,则对下位患者增加0.5μg/kg。在麻醉消失之后,对患者拔管时呛咳发生率以及苏醒期其它事件不良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4,5]。

呛咳反应评定标准:患者并未发生咳嗽情况,则表示为0级咳嗽;患者发生轻度咳嗽,但只1次不存在肢体不受控制情况,则表示为1级咳嗽;患者发生中度咳嗽,次数多于1次,但持续时间在5s之内,有肢体不受控制情况存在,但对拔管不会产生影响,则表示为2级咳嗽;患者咳嗽持续时间多于5s,并且存在肢体不受运动、头部抬起,或者出现下颌僵硬长时间屏气情况,则表示为3级咳嗽,以2级咳嗽与3级咳嗽表示为呛咳反应。

1.3 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患者情况及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次研究中选择Probit分析处理序贯资料,从而将抑制50%与95%患者呛咳反应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EC50与EC95)以及其各自95%CI。

2 结 果

依据Dixon’s序贯法,以Probit分析对瑞芬太尼EC50进行计算,结果为1.65μg/kg,其95%CI为1.45~1.98μg/kg;计算瑞芬太尼EC95,结果为2.15μg/kg,其95%CI为1.85~3.35μg/kg。在本次研究中无1例患者有并发症出现。具体数据如下表1,表2。

表1 以Probit分析计算瑞芬太尼EC50(μg/kg)

表2 以Probit分析计算瑞芬太尼EC95(μg/kg)

3 讨 论

临床研究显示在全麻后拔管期给予患者阿片类药物能够预防发生呛咳反应,比如在以异氟醚麻醉时,在苏醒期若给予患者2μg/Kg芬太尼或15μg/kg阿芬太尼则可显著减少其呛咳及心血管反应发生。然而有学者认为,在全麻患者苏醒期,单次给予其1μg/kg瑞芬太尼单次,对其行静推可有效降低其心血管反应,但在减少呛咳反应发生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在抑制呛咳反应方面阿片类药物具备中枢性作用,要使其能够发挥作用需使其维持在一定效应室浓度,而对患者行单次静推很难符合上述要求,也就无法对苏醒期呛咳反应进行抑制。但本文研究显示以Probit分析对瑞芬太尼EC50进行计算,其结果为1.65μg/kg,其95%CI为1.45~1.98μg/kg;计算瑞芬太尼EC95,其结果为2.15μg/kg,其95%CI为1.85~3.35μg/kg,因此本文研究认为,给予患者小剂量瑞芬太尼并不会使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延长,同时还能够使患者苏醒期呛咳发生率降低。当前临床上对瑞芬太尼抑制应激反应以及缓解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研究比较多,但对全麻苏醒期瑞芬太尼抑制呛咳反应研究仍比较小,因此可在临床上对该方法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在全麻苏醒期维持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实行靶控输注是一种比较安全法方法,可对呛咳反应有效抑制,使麻醉苏醒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1] 伍嘉艳,郭能起,刘志群,等.单纯吸入七氟醚与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辅助支气管镜检查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4,14:2063~2065.

[2] 许艳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经喉罩麻醉行老年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3,05:585~587.

[3] 熊朝晖.静注右美托咪啶对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和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06:925~928.

[4] 汤井田,曹扬,肖嘉莹,等.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预测模型[J].中国药学杂志,2013,16:1394~1399.

[5] 何盛石.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镇痛在全麻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84~85.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基金广科攻(编号:B1208460)

1006-6233(2017)02-0296-02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2.037

猜你喜欢
全麻苏醒丙泊酚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