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与血瘀的实验研究

2017-04-02 00:43叶俊雯杜位良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中医学

叶俊雯,杜位良

(1.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在我国传统中医学的认识中,慢传输型便秘也是便秘的一种,它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调造成的,在中医学的治疗中,因慢传输型便秘的具体病因不同也会采取差异化治疗措施,比如属实秘的患者,就要针对实邪进行祛邪治疗,其治疗手法多以泻热散温与通导为主,而针对虚秘的病人,则要采用益气温阳与滋阴养血的治疗方法帮助其扶正,以达到调节大肠传导功能、改善便秘的功效[1]。但在实际临床中有专家采用活血化瘀法对一些久病的慢传输型便秘病人进行治疗,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慢传输型便秘与血瘀的关系展开了探讨。

1 慢传输型便秘动物实验简述

本实验使用大黄颗粒剂加蒸馏水稀释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通过造模组大鼠的首粒黑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确定造模成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是通过小功率激光光束照射,通过大鼠肠黏膜血流的移动产生多普勒效应,再通过扫描将大鼠肠黏膜血流生成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屏幕上,并定量血流灌注值。本研究中造模组肠黏膜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大鼠慢传输便秘模型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气虚,二是血瘀。两组大鼠的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均显著性增高,但对照组血清内皮素约是血清一氧化氮的三倍,造模组血清内皮素约是血清一氧化氮的十倍。说明慢传输便秘模型大鼠血清内皮素发挥主要生物学效应。有研究表明,血清内皮素上升,瘀滞区组织微血管收缩痉挛,可有血栓形成。本项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升高与“血瘀”相关,间接证明慢传输型便秘与血瘀有关。

2 慢传输型便秘中医学认识

传统中医理论中慢传输型便秘也被视为便秘的一种,而便秘的致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有四种: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舒、饮食不规律和外邪侵犯脾胃,其中外邪犯胃的治病机理是,外感寒邪或者过食生冷都会引起患者体内阴寒内盛,阴寒会阻滞胃肠的传导功能,肠内糟粕无法推动则淤积成秘;患者遭受热病侵扰后会损耗大量津液,而使体内阴液匮乏,大肠得不到润泽,因此大便干燥难以排出[2]。患者过量饮酒或者食用过多肥甘厚味也会在肠道中积热,导致粪便发干,思虑过度或者久坐又会造成患者的气机难以通达,糟粕内停,这些都是中医学理论中会造成便秘的致病因素。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人体经络主血,而人体血液的主要功能就是濡养全身,病入络就会血瘀,病起之初在人体经络,病史长则会损伤血,病得过久则阳气亏虚,病人的经脉中就缺少气机推动,则血液无法运行,最终就会造成病人发生血瘀的问题,而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大多得病时间长,而便秘时间久了就会使得肠道血虚津亏,而津液的亏虚则会使得大肠更加缺乏濡养,而肠壁就会出现血瘀,在本次试验中慢传输型便秘和血瘀之间的联系正是根据这一医学理论建立起来的,并且也进行了论证,在针对血瘀的认识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血瘀与微循环障碍联系颇深,而微循环障碍的宏观表现就是血流变性,也就是人体血液出现了变浓、发黏、凝聚的变化,它跟患者体内凝血与血小板黏附甚至血栓的关系密切,而血瘀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血行不畅,这与血管内皮系统失稳的情况非常类似,而表征血管活性的重要对因子为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它们的含量与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相关,这对因子之间的平衡与拮抗有助于维护局部循环系统的平衡,在本次实验通过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的比较来论证慢传输型便秘与中医血瘀的关系。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组的血清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含量失衡严重,微循环不畅、血瘀情况存在,在临床中也确实发现活血化瘀法治疗部分慢传输便秘患者疗效满意。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饮食结构及精神心理等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因此我们在临床上真正进行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才能为患者开出处方。

3 结束语

总之,慢传输型便秘的主要表现是粪便在肠道中移动的速度减慢,使得粪便变硬或者排除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在传统中医学的认识中慢传输型便秘的主要治病机理为大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的传导功能失常,其病程较长,而本次研究中将久病多瘀理论与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相结合,通过实验研讨的方式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病机理与治疗方法进行了创新探讨。

[1] 何镇文.益气温阳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48-49.

[2] 高善语,张孝亭,梅笑玲,等.润肠饮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12):2544-2545.

猜你喜欢
内皮素一氧化氮中医学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