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2017-04-04 07: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101149曹小庆韩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医学教育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101149)曹小庆 韩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教育的教学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水平有限,我国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学教学改革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为此,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改善医学教育办学条件,从而真正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才。

1 当前医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学教学教材陈旧、滞后 当前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医学教材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更新。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使用旧教材,这样的教材不能及时地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医学知识,不能满足人们了解最新医学知识的需求。同时也让许多医学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跟不上最新的医学研究水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医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医学基础内容,医学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2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能一味地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而忽略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当前我国的医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常偏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造成部分医学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能,遇到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毕业后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1.3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大部分医学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本得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自然不能很好地学会医学知识,掌握医学技能。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医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是单纯地把教材上的知识生搬硬套,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自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1.4 我国的医疗设施有限,资源配置比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医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设施有限,资源配置比较低,高质量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基础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医学学科本身具有知识内容比较散,需要记的知识比较多,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思维能力比较简单,不能真正学好医学知识。

1.5 医学教改与实际情况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与医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不相适应,许多医学院校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重视度不够,基础医学的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使得医学教改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给学生毕业后求职带来问题,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2 当前医学教改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党中央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而且医学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为了促进医学教育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必须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2.1 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医学教学应该与时代同行,合理运用投影、视频、录像、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等,为教学提供方便。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兼容性非常好,可以兼容医学知识、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师认真备课,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课堂教学,教师要摒弃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此外,现代网络技术非常发达,网络上拥有海量的医学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经典临床案例,提高学生对医学的敏感度。此外要注意的是,以往学业考察总是以知识点为主要考察内容,而不重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这是极度不合理的。在今后的学业考察上,教师应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水平以及运用医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改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医学博大精深,内容非常多,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因此,大多数教师授课时,主要以讲课为主,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解决疑难问题,疑难问题累积下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又极为不利。在今后的医学教改中,要重点改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次是要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胃”。授课时,适当加一些病例,让学生想象,自己碰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解决。此外,课堂上还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3 定期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对于任何形式的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医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医学教育办学条件影响也很大,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今后医学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这两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从下面两方面入手:①采用多种教学体制。和其他科类大学合并、合作、联合等都是比较不错的想法,通过合并、合作、联合其他科类学校,不仅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实现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并存,从而共进退。②加大完善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学、继续教育医学教育体系的创新,促进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③定期给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地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更好地服务教学。

2.4 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要到医疗岗位诊治病患,如果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行,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国家在人才培养上也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文化的新要求,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科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学院校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取得医学突破,必须开展实验教学环节。以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实验教学只针对那些疑难杂点问题,今后应该改变这个理念,要知道,基础医学知识也是从实践中检验出来的,因此,在基础医学教学中,也要重点开展实验教学,选择适当的实验内容,规范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5 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往往存在不小差异,而且不是所有的学生适应的都是同一套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考虑更多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提升自己。此外,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认真细致地给学生讲解,不能有任何厌烦心理,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多帮助学生讲解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心快乐的学习。

2.6 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 医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而且起步非常困难,所以在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才能推进医学教学改革。在具体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灌输先进教学思想,重点是教学生学习方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教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当前医学教改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及其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真正发挥医学的主体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提高基础医学教学水平,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医学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医学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医学教育医学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医学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