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安全风险研究

2017-04-04 07:10比利时联合商学院崔国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汤剂供应链中药

比利时联合商学院 崔国静

1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随着现代都市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医疗机构或者药房提供的中药代煎服务。但是,医院或药房所提供的代煎服务,往往存在取药等待时间过长、医院负担加重、煎制质量难以保证等系列问题。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立大型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中心的设想变得可能。有的地方已付诸了相应的实践。2016年6月,广州康美药业与广东省中医院签订了《中药饮片代煎及药品配送服务协议》,为广东省中医院患者提供药品调剂、中药饮片代煎、膏方制作、个性化加工和炮制、送药上门等服务。作为一种新事物,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药品的安全质量是广大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安全地配送药品,是目前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对其进行透彻的研究十分必要。

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意义:本文构建的中药汤剂物流配送风险评价体系,完善了风险评价体系理论,可以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药代煎物流配送风险评估体系和安全监控体系、保障电子商务下的药品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实践意义:本文立足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中药汤剂物流配送风险识别,有助于中药代煎企业在物流配送前预防风险、配送中控制风险以及事后追溯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3.1 中药、中药饮片与中药汤剂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药汤剂系指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在代煎配送服务中,煎煮的汤剂通过药品包装袋塑封,而后被患者带回家中自行饮用。

3.2 中药代煎配送服务 根据我国2007年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表述,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文本所研究的中药代煎服务配送,包括接方、调剂、煎药、包装和送货等流程,即药饮片经过加工,制成中药汤剂,最后交付到患者手中的全过程。

3.3 配送安全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在资料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分析系统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起因后果,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程度,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郭睿,2016)。配送安全风险识别即分析中药代煎服务在整个加工和配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识别其中的安全风险。

3.4 中药汤剂的特殊性 中药汤剂本质上也是一种食品,具备食品所拥有的基本属性——生化性、周期性和食用性。但是中药汤剂又有其特殊之处。一是部分药材、饮片具有毒性。中药在用药时,部分处方需要用到如砒霜、水银等有毒药材,因此在代煎配送服务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严格区分,保证中药汤剂的品质安全。二是药效性。除了考虑生化性、食用性等一般食品具有的性质之外,药效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代煎、配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影响中药汤剂药效的风险因素,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

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外对中药代煎配送的直接研究并不多。从另一方面来说,中药属于食品的一种,食品配送安全风险的研究完全可以应用到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研究中,因此,本文将分别对食品安全和食品配送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3.5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评估中的首要步骤(汪禄祥,2006)。现有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研究中,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一是从整个食品的供应链出发,分析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流程中的风险因素。武力(2010)将食品供应链看成由农产品供应源头、食品加工、经营和消费三个环节构成,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范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刘永胜(2015)则从行为视角出发,从员工、企业和供应链环境三个层次构建了基于行为视角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模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形成的原因,该视角并不局限于识别安全风险,而是更进一步的探讨风险形成机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风险。

二是聚焦于生鲜食品的配送安全风险研究。不同于普通食品的配送,生鲜食品的配送以食品品质为首要前提,会受到气候、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配送要求会更加严格(Salin,1998,郭睿)。因此,不同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生鲜食品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3.6 食品风险管理 国外食品风险管理研究开展比较全面,从食品毒性研究到消费者认知等各方面都有涉及。John Summer和Thomas Ross(2002)在对海产品风险进行评估时提出一种半定量的方法,使用电子表格的形式对所有相关风险进行评分,各项数据值从0到100的区间一一对应为无风险到致死风险区间。他们还用这种方法对澳大利亚100个贝壳类食品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比较符合实际。Elizabeth C.Redmond(2004)调查了英国消费者对本国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及责任的认知情况,其结果表明英国消费者过于偏向乐观。A.E.Lobb,M.Mazzocchi以及W.B.Traill(2007)等人用一种统计方法来研究消费者对风险的认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以及对消费者食品购买意图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在国内研究文献中,叶成利和蒙少东(2007)对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文献综述,认为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技术风险、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化风险以及缺少核心企业而造成的协调组织风险。许福才和蒙少东(2010)认为现在国内“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是导致食品供应链风险增加的原因。他们在文章中以食品供应链风险的成因为基础,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食品物流风险、食品供应链信息风险以及食品供应链制度风险进行了分析,以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发生损失金额对食品供应链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3.7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国内外研究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注重食品安全及供应链风险的实证、优化、模式研究;注重物流配送的发展瓶颈研究;针对食品安全配送的难题提出许多解决法;注重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研究,围绕概念、风险、绩效评价、运作模式和政策体制等进行描述;开始探讨电子商务背景下食品经营模式、配送模式、宏观层次的研究较多,而对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风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深入。

2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标 ①从理论角度阐述医药配送的涵义与特殊性,为开展中药代煎配送服务提供理论支撑。②从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各个环节出发,识别不同环节的安全风险,结合中药厂商运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③从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优势所在,并分析了其前景以及未来的展望。

2.2 研究内容 ①文献综述。主要检索了国内外对食品配送安全研究的文献,对中药配送研究的文献,以及对配送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献。在总结和提炼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进行述评。②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对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③基于食品安全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风险识别。首先分析了中药代煎配送服务中的四个核心流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对基于中药代煎配送服务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④基于食品安全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风险与评估。对识别出来的关键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达矩阵建立关键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然后建立基于食品安全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GO-FLOW评估模型,并对案例予以演算和分析。⑤基于食品安全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的风险控制。结合对基于食品安全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关风险控制的建议措施,并且针对其中风险最大的送货作业建立了考虑中药代煎变质率的送货模型以降低风险。

3 研究方法以及数据分析

研究方法: ①文献阅读:通过系统阅读国内外相关食品配送的文献资料,吸纳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形成基于文献的对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风险的认识。②实地调研:深入中药厂商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配送从业人员、冷链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座谈,在征询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后,选择了相关程度较高的、有代表性的风险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并且请他们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损失值上给出意见。③数据统计分析与建模: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GO—FLOW模型,结合相关人员给定的数值,对风险数据进行量化,确定中药代煎配送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④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应用部分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反映现实情况的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中药代煎配送物流配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建议措施。

4 结语

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了目前研究较少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风险进行研究,其创新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中药代煎配送服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识别出配送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比较全面地构建了配送风险的指标评价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相关食品安全的配送风险理论。其次是构建了GOFLOW指标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找出关键的风险控制指标,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系统地处置与控制中药代煎配送中的安全风险,降低配送风险损失,提高配送效益。

猜你喜欢
汤剂供应链中药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