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及预防

2017-04-04 07:10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454650程安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脱水剂颅骨脑膜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454650)程安林

颅脑肿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肿瘤形式,主要发生在患者颅脑部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都有着极大的威胁。在临床上,主要采取切除手术的方法治疗颅脑肿瘤,但由于患者受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之后,容易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症状,容易造成患者致残和死亡。因此,为了改善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应对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颅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758例,将其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及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颅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758例,将其中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为(41.8±2.4)岁。所选的15例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中,包括了巨大垂体腺瘤2例,听神经瘤3例,脑膜瘤4例,胶质瘤6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的时间在0~6d,平均时间为(2.3±0.5)d。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包括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不包括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不佳的患者,不包括术后死亡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外科切除手术的方法对颅脑肿瘤进行切除。术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硬膜外血肿位置均在小脑幕上,具体位置包括枕部2例,顶部3例,颞部4例,额部6例。血肿量为8~87ml,平均血肿量为(41.5±4.7)ml。对15例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将血肿清除。术后所有患者的颅压升高、意识障碍等症状均得到了缓解。术后半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发现死亡病例。

1.3 观察指标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在所选的758例行颅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为1.98%。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年龄、相关病史、体位、术中操作、术后使用脱水剂等。

3 讨论

在颅脑肿瘤切除术后,虽然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几率并不高,但是它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等都相对较高。因此,一旦确诊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基本上还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将血肿清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神经功能等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对于此类并发症,应当提高认识和了解程度,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明确,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以确保患者术后的良好恢复及生命安全。

3.1 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在颅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原因主要包括年龄、相关病史、体位、术中操作、术后使用脱水剂等。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颅骨内板、硬脑膜之间粘连疏松容易分离,因而患病几率较高[2]。此外,年轻患者脑组织含水量较大,相对重量较大,因而发病几率较大。如果患者术前具有相关的脑血管病史,例如器官年龄、脑缺血、脑出血、脑血管硬化等,或是存在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也容易发生此类疾病。在术后,患者出现的硬膜外血肿主要在顶、颞、额区等位置,这是由于在额颞顶区,硬脑膜、颅骨内板之间的粘连,相对较为疏松,容易发生剥离[3]。在手术当中,患者通常取仰卧位,在重力的影响下,额颞顶区的脑组织不会收到颅骨的托扶,因而可能发生塌陷。因此,受到脑组织自重的牵拉影响,也可能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症状。在手术当中,如果发生硬脑膜出血,会流入颅骨、硬脑膜的间隙,使硬脑膜剥离,进而形成硬膜外血肿。此外,术中如果脑脊液释放速度过快,颅内压下降急骤,硬脑膜悬吊不可靠,也容易造成硬膜外血肿的情况。在手术后,如果过度使用脱水剂,使颅内压快速下降,脑体积、脑室系统会显著缩小,分离颅骨内板和硬脑膜,牵拉部分血管,产生硬膜外血肿的症状。

3.2 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在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当中,可以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将经验和证据进行有效融合,详细分析收集的资料,结合科室相关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进行纠正,对血压进行控制,可适量使用皮质激素,使患者应激能力提升。如患者颅内压较高,术前要进行降颅压治疗[4]。对于囊性肿瘤,要先钻孔穿刺,将部分囊液缓慢释放,然后开骨瓣。如患者脑积水,要将侧脑室进行穿刺,对部分脑脊液进行缓慢释放,缓慢、均匀的降低压力,然后再进行开颅。在手术中,要对操作处理进行严格规范。开颅之前,对骨瓣大小进行合理设计,将骨瓣轻柔掀开,避免骤然减压,防止造成脑组织或硬膜以外牵拉血管造成出血。在开颅过程中,沿骨窗四周对硬膜进行悬吊,对明胶海绵进行填塞,避免对硬脑膜造成强行剥离。在骨瓣中央进行钻孔,对硬脑膜进行过悬吊,能够促使颅骨内板和硬脑膜紧贴,降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几率[5]。在关颅的时候,要确认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到术前正常水平或稍高水平。在手术之后,要对患者的肢体运动、生命体征、瞳孔情况、意识状况等进行严密地观察,视颅内压情况,适当使用脱水剂,注意不要使用过量。如果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明显的颅内压升高,要避免24h内大量使用脱水剂。

综上所述,颅脑肿瘤切除术后硬膜外血肿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以确保患者术后安全。

猜你喜欢
脱水剂颅骨脑膜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两性高分子脱水剂p(DMDAAC-co-IA-co-DMC)污泥脱水应用研究
优化柴油脱水剂添加 降低柴油生产成本
不同脱水剂对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石灰泥泥浆脱水剂及其应用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