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推进集团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路径探究

2017-04-06 03:09刘倩萍
中国市场 2016年50期
关键词:完善集团公司

刘倩萍

[摘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统计工作发展所必需的,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体积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同时数据深层的价值内涵得以发掘,有利于促进集团公司经济运行分析成效以及统计工作效率的提升,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新形势。新型的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集团公司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文章就集团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完善推进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集团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4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目前应用统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集团公司在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之下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推进完善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提高统计的效率和统计数据的实效性。

1全面进行需求分析

集团公司要根据自己的经营业务目标市场以及国家相关的行业规定等对统计数据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数据信息首先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畴之内,同时切合公司经济运行工作的实际可以为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数据还需要满足集团公司内部各个组织部门日常工作运行的需要。公司内不同层级所拥有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查看权限有所不同,对此也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尽可能简化统计信息化操作系统。

统计信息化平台首先需要满足集团公司内部对信息数据共享的需求,数据信息报送平台应具备基本的数据采集、信息审核、数据传递以及信息公开发布等功能,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在互联网上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为了对集团公司的数据进行充分的管理和利用还需要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具有分析、查询功能的模块。软件平台应当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管理员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分析模型的建立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集团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一个自内而外的全面改革创新的过程。统计业务工作模式的信息化不仅包括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革新还包括统计业务流程的变革。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需求以及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可以对统计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促进统计信息化的全面实现促进统计工作效率和实际水平的提高。

2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

集团公司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中系统设计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完善的数据库设计是信息化系统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以及集团公司单位目录和产品目录数据字典是数据库设计两大组成部分。其中指標体系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指标的设计符合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以及政府监管的要求,对指标的内涵、填充方式、字符长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单位目录以及产品目录数据字典需要对集团的组织结构以及生产经营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梳理。

用户端需要在手机端及电脑浏览器的用户交互页面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要定制统计任务,集团公司对不同指标的数据信息有着不同的要求,直接上报的数据和需要分析处理的数据共同整合设计成相应的业务报表。系统要根据用户统计任务的特点、报表需要的时间等进行数据处理工作的协调。其次是系统用户界面功能权限的设定,集团公司统计数据需求用户大致可以分为应用和暴动两大类,系统要设置不同的权限使相关用户只能看到自己权限内的数据,实现分层次管理。

在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公司对于自身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对公司的内网和外网采取双重服务器部署,内网的安全性更强在集团内网服务器部署,外网需要通过互联网VPN实现信息数据的传输。外网中不可以有涉密的指标、信息等内容,且内外网服务器之间要进行隔离,目前光盘是普通数据较为常用的载体形式。集团内网使用人员可以先在内网对数据信息审核之后再将其通过非局域网进行发送。

3统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

集团公司内部人员作为软件的直接使用者,提高用户的软件使用能力可以有效保证软件使用的深度以及统计数据的报送质量,因而必须要加强统计数据使用者的软件使用培训。不同的用户对于软件功能的需求以及数据类型要求都有所不同,公司可以针对不同计算机基础和软件使用需求的客户开展多层次的软件培训,提高用户软件的操作熟练度促进统计数据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网络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数据采集、传递以及审核的效率,目前仍然有很多集团公司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内网用户只能利用离线客户端审核、上传数据,也无法及时共享集团发布的信息,统计信息化的优势无法完全体现,因而必须要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网络的构建,全面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程。

集团公司的统计信息化平台要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指标设计不合理、公式错误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改正,以免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完善各模块的功能,为软件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促进集团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实效的提高。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得出,集团公司必须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力度,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完善集团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工作,进而为集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本文就以新奥集团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新奥集团作为我国重要的燃气销售企业,在河北多个城市都有新奥燃气分公司,公司为河北地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集团在2012年之前,受到技术和人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健全有效的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导致集团无论是数据库设计还是用户端、应用部署设计都存在很多问题,进而使很多用户在出现问题时,公司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对问题进行筛选、分类、分析,也不能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对公司的信誉造成严重影响。如表1所示为2008—2012年新奥集团每年接到客户反映问题次数,以及集团解决了多少问题统计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8—2012年集团每年都会接到至少6600件客户反映,但是由于集团缺乏健全的统计信息化,导致集团不能及时对问题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几乎每年都会有一半以上的问题不能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集团的信誉。因此,集团在2013年开始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完善企业统计信息化设计,进而使集团能够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制度。如下图所示为新奥集团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

新奥集团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图

在新奥集团建立了健全的统计信息化系统后,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筛选和分析,不仅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解决措施,赢得客户的信任,使企业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如表2所示为2013年来集团处理客户问题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随着企业统计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集团处理客户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高,相比较与统计信息化系统设计之前处理问题比重在50%左右,现在的处理问题比重都在75%以上,最高达到了9201%。由此可以看出,随着集团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客户反馈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是集团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帮助集团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极大提高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集团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4结论

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统计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集团公司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网络环境,完善公司内部的网络建设,促进统计软件平台和数据库体系的建设,推进集团公司统计信息资源建设,通过统计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确保企业统计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周常兰管理信息化风险控制程序的应用程度评价——基于集团公司的样本数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8)

[2]李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合同统计信息化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

猜你喜欢
完善集团公司
年年有“鱼”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大理交运集团公司隆重表彰2017年度先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