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7-04-07 05:23
山西建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投标人投标建设工程

邹 增 韵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建筑工程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邹 增 韵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结合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制度,从招投标、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角度,介绍了建筑工程常见的法律风险,并阐述了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针对建设工程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0 引言

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建设、施工、设计等许多单位,同时也包括决策、实施、管理等各个阶段,也因此面临着许多风险,比如按来源可分为自然风险、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

当前,我们国家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并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了违法的严重后果,政府对于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职责发挥得越来越严格有效。法律风险管理作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也受到了来自建筑行业的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招标投标、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1 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制度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以法律这种强制性武器对工程进行了规范。从横向上来看,它涵盖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从纵向上来看,它又包括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1]。这些法律制度主要有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建设工程法律制度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规范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引导和带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建设工程常见的法律风险

2.1 法律风险概述

法律风险涉及到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对此,需要依靠的是企业的全体职员,而不单单是法律专业人员。所以,在应对法律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全员参与的重要性,提高职工的法律风险意识,认真做好识别、分析与防范工作,从而保证项目建设在不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减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

2.2 招标投标阶段的法律风险

我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法律法规针对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必须招标的范围和规模、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建设项目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下列违反规定的情形:

1)依法必须进行招标而未进行招标、通过肢解发包等方式规避招标的行为;2)在进行招标时,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通过设立排斥性条款及其他不合理的规定等行为,对投标人进行限制;3)招标人与中标人在签订了符合招投标文件的“阳合同”后,又私下签订了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阴合同”,这种情况下,受法律保护的是“阳合同”而非“阴合同”,故而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4)招标人与投标人恶意串通,行贿受贿或以其他方式谋取中标,损害他人利益,或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的行为;5)投标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弄虚作假,借用他人资质进行投标,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法目的;6)投标人在中标后拒不履行订立合同的义务。比如当某企业在得知竞争对手要对某一项目投标后,出于破坏对手投标行为的意图而参与投标活动,采用较低报价中标后又擅自弃标等等。以上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招标投标活动的目的与基本原则,还会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相关责任人更是要承担严重的违法后果。

2.3 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法律风险

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我国出台了《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法律制度,主要对各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做出了严格规定。常见的违反工程质量相关法律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建设单位在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的情况下,擅自开工;2)勘察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准确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存在缺陷、漏洞,导致质量问题;3)施工单位为节省材料、赶进度或方便施工操作,不按工程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或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2];4)承包单位将工程非法转包或违法分包,导致工程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等。

2.4 与工程安全有关的法律风险

与工程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有《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常见的违反工程安全法律相关规定的情况有:1)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或违反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如深基坑等,所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存在缺陷;2)在发生生产安全施工后,事故责任单位为逃避责任隐瞒不报或故意破坏关键性证据;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进行有效监管,发现安全隐患后未及时报告、要求整改等。

3 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招标人应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审查的依据主要有潜在投标人的资质等级、近几年的业绩、信誉条件、技术条件等。资格审查可以剔除一部分不具备相应资质、信誉不良、技术不过硬等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而减少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避免因此造成损失;2)投标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投标策略。比如,当招标文件中有些条款不甚明确时,投标人可以采用多方案报价的方法,在吸引业主的同时又可以增加中标的可能性。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符合法律和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被依法当作废标处理;3)切实加强针对建设工程的监管措施。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各层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协调管理,加强关于法律风险的教育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便发现隐患后能够及时处理;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和引导作用,保证有法必依,将法律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内外相结合的高效监管措施;4)采取工程保险措施。工程保险包括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比如,《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4];5)采取工程担保措施。担保是一种常见的风险应对措施,是通过引入保证人作为第三方,保证建设工程各方守信履约的约束方式,包括工程履约担保、工程预付款担保、投标保证担保等。比如,履约保函是一种“凭要求即付”的担保,可直接在履约保函中表明本保函是独立的、承担第一位债务的担保合同,同时表明本保函是“无条件的”和“不可撤销的”[5]。

4 结语

法律风险在项目建设中普遍存在,法律、规章制度及各项政策都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招投标、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分析了防范法律风险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五点建议。建筑企业应重视法律风险的研究,事先做好预防措施,从而尽量减少法律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创造更大的效益。

[1] 全国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2]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3.

[3] 全国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9.

[4]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7.

[5] 陈津生.建筑工程法律责任风险与管理要点精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4.

Legal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Zou Zengyun

(NortheastUniversityofForestry,Harbin150040,China)

Combining wi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egal system,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tendering and bi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safety, the paper introduces common building engineering legal risks,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legal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legal risk preventing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egal system, legal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1009-6825(2017)10-0232-02

2017-01-20

邹增韵(1996- ),女,在读本科生

TU712.1

A

猜你喜欢
投标人投标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序贯拍卖中报价排序信息披露的研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