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腰村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修建性规划方案解析

2017-04-07 11:05
山西建筑 2017年30期
关键词:用地道路景观

张 晋

(阳城县住建局规划中心,山西 阳城 048100)

杨腰村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修建性规划方案解析

张 晋

(阳城县住建局规划中心,山西 阳城 048100)

采煤沉陷是民生之痛,是山西省民生的大问题。按照省、市、县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要求,结合杨腰村搬迁安置规划选址位置,对项目选址地形、搬迁安置需求,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在安置户数、配套设施、小区景观等方面得到了搬迁安置效果,解决了地质灾害对杨腰村的威胁,力争规划建设宜居、祥和、温馨的住宅小区。

采煤沉陷,修规,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杨腰村位于镇区东南部,根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和《山西省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的有关文件精神,杨腰村被列为2017年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计划。结合《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方案》、《晋城市采煤沉陷区治理2015年行动方案》、《阳城县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规划(2014—2020)》以及各级政府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尽快解决沉陷区给群众带来的居住和生活困难。

2 规划范围

该项目选址位置位于镇东南部的柏山滩地,距镇政府约5 km。基地南北长约281 m,东西宽约206 m,总用地面积约为3.06 hm2,用地东西各有一条规划路,规划路相交于用地南侧。基地形状为东西宽,南部尖的三角形。

3 区位及现状条件分析

项目所在地毗邻芦苇河,自然风光优美,生态优势明显;用地周边毗邻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方便。现状为农用地,北高南低,平均高差约3.5 m,西高东低,高差约2 m。用地西北角低于现状道路7 m,北侧低于三英陶瓷厂约3 m,东北角高于河道约6 m,南侧高于西侧现状道路0.5 m、高于东侧河道约5 m。最大高程为551.50 m,最小高程为548 m。

现状用地以农用地为主,用地南部现状为养鸡场,建筑面积约300 m2。用地西侧为连接镇区现状道路,道路宽度约4.5 m。

4 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

本地区为搬迁安置工程,在符合各种上位规划的要求下,充分考虑搬迁住户的意见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基本的户型要求的同时,提供更多“方便”的生活环境,为住户提供活动、社交的场所。满足搬迁住户的物质、文化和环境的需求,做到“搬得出、稳得住”。

项目共涉及416户,其中68户要求采用货币补偿方式搬迁,剩余348户在规划区内集中安置。

在规划布局方面,建筑结合场地地形展开;在空间结构方面,住宅建筑南北布局,符合大众需求;在户型设计方面,与搬迁住户多次沟通,形成精品户型,满足各种人群的户型需求,利于分配。

5 总体平面布局

5.1规划结构

规划区整体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环、一心、一轴、两片区”。“一环”指小区内部外围结合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设计的环路。“一心”指场地东南部由中心广场和配套公建形成的公共服务中心。“一轴”指连通用地北侧防护林带与东部芦苇河结合小区东南出入口布置的景观轴线。“两片区”指小区内部被南北向景观轴线分隔的两个生活区。

5.2规划布局

本地块规划12栋多层住宅建筑和一栋2层公建,1号,4号~12号楼为地上6层+闷顶,2号楼为地上3层+闷顶,住宅地下均为1层,为住宅储藏室,公建内部设置小区配套服务网点、物业用房、公厕、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站等。建筑平行于场地北侧边界由北至南结合场地地形展开,同时对地块中心广场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土地。用地面积约3.06 hm2,总建筑面积约40 834 m2。

结合整个小区的建设情况,以相对集中和最大限度的方便居民使用为原则,在用地南部布置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以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为原则,配置休息小广场和商业网点,同时丰富了小区入口的景观效果。

小区服务、垃圾收集点等沿小区道路布置,方便小区居民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垃圾收集点按每2幢住宅设一处,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设垃圾箱。

小区距离本安置区1 km处有义城幼儿园、义城小学,根据规模和上位规划本安置区不考虑教育公共设施。

本小区住宅日照均满足一个居住空间大寒日日照不低于3 h的要求。配套公建满足设置日间照料中心(冬至日日照时间不低于3 h)的条件。

6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规划区外围道路。规划区西侧道路红线宽度24 m,东侧道路红线宽度24 m。

2)规划区内部道路。用地内部周边设计环路,为小区主要交通干道,宽6.0 m,东西向为宅间路宽2.5 m。机动车与非机东侧设置在小区外围环路上,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小区内部的影响,保证小区内部景观的完整性。项目设置两个出入口,位于用地东侧规划道路上。

3)道路竖向。规划区内地势平坦,竖向设计结合现状地形,最大限度减少土方量,节约工程投资。最大坡度0.42%,最小坡度0.22%。

4)结合上位规划和节省投资的原则,机动车停车位按0.415个/100 m2规划,非机动车按3个/100 m2

规划。机动车采用地面停车,充分利用住宅空间,可安排约159个停车位。

7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小区内的绿化景观布局可概括为:“一轴、一心、多点”的绿化景观系统。一轴:指连通用地北侧防护林带与东部芦苇河结合小区东南出入口布置的景观轴线。一心:指场地南部由中心广场和配套公建形成的公共服务中心。多点:指两排住宅宅间形成的集中绿地。小区北部地块绿地重点考虑选择有减噪效果的植物。小区南部重点打造中线广场景观,南侧出入口结合小区南北向次干道设计,在出入口设计小区的配套公建及广场,丰富了入口的景观层次,北侧出入口结合小区绿化景观节点设置。根据主题设置文化长廊、夕阳乐园、儿童天地、绿荷小径、阳光游园等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区,满足小区内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8 市政工程管网规划

规划区内给水管线由南侧浩源供水有限公司供水管网接入。将市政给水管引至小区管网,直接供给用户。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系统。雨水汇入雨水管道后结合道路坡度排入芦苇河,规划雨水管采用双壁波纹排水管。污水由楼前接户管收集后汇入小区污水干管,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至南侧污水处理厂。 该区气源采用煤层气作为主要气源。规划小区内采用壁挂式箱式调压站,安装时应考虑景观要求。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扩建改造与新建相结合,本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经济合理、全面安排、分期实施的方针,促进小区全面建设发展。规划热源为市政供暖。

9 节能规划

合理进行建筑布局,各建筑南北布置,保证各住户能满足本地区最小日照要求,同时亦避开主导风向,室外管道根据负荷分级布置,并加强管道保温及密封。给排水节能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通过对用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测量和统计,减少水的使用总量。给水系统采用减压阀等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供水管网渗漏,减小管网漏矢量。

10 绿色建筑规划

该区设计过程中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场地内的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合理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

[2] 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Z].

[3] GB 50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4] CJJ 83—201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S].

AnalysisonrelocationandresettlementconstructionplanningschemeofcoalminingsubsidenceareaofYangyaovillage

ZhangJin

(YangchengCountyHousingGroupPlanningCenter,Yangcheng048100,China)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was the pain of people’s livelihood, was a big problem of our province’s people’s livelihood.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city, county relocation and resettlement requirements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combining with the relocation and resettlement planning site selection of Yangyao village, made detailed planning scheme design to project site selection topography, relocation and resettlement requirements, gained the relocation and resettlement effect in resettlement of households, facilities, residential landscape and other aspects, solved the proble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o Yangyao village, strive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peaceful, warm residential district.

coal mining subsidence, regulation, scheme design

1009-6825(2017)30-0039-02

2017-08-17

张 晋(1986- ),女,助理工程师

TU984.12

A

猜你喜欢
用地道路景观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