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2017-04-08 06:32
关键词:格兰杰产业结构金融

林 爱 华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福建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林 爱 华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阐述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涵义,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机制入手,选取产值结构模式指标、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结构指标、效率指标、创新指标以及相关控制变量,建立并且检验计量模型,试图寻找福建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角度、产业结构优化角度和出口角度提出经济发展策略。

福建省;金融发展;产业结构

网络出版时间:2017-02-28 14:11

现代经济中,金融处于资源配置的核心,金融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引导和推动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增长,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无法离开金融的发展。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匮乏。Goldsmith较早地指出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1]380-410。Neusser和Kugler利用时间序列数据,Beck和Levin利用面版数据分别作了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Fisman和Love认为金融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3]。国内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两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4],更多地是关注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单方面带来的影响,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框架[5]。杨慧芳探讨了广东地区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王良健强调了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与定位。曾国平和王燕飞,马智利和周翔宇,史诺平和廖进中,王春丽和宋连方等人分别根据不同时期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不同时间段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6]。

国内外相关研究虽然从很多角度对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但是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福建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鲜有。文章试图补充研究福建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界定金融发展的涵义,建立相对更全面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以求更客观全面地反映问题。

一、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机制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息息相关,金融发展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因素。

(一)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涵义

Goldsmith是早期研究金融发展理论的代表,在著作《金融结构与发展》中明确指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改变。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作了补充。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金融增长模型不再简单地把金融变量作为外生变量,而是引入一系列内生化金融变量研究金融发展相关理论[7],基于金融功能论的金融发展理论不断趋于成熟。文章认为,金融发展不仅体现为量的增长,还体现为结构和效率方面质的提高。

产业结构,通识理解为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在各产出部门之间的构成和配置状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预示着低产出和低附加值部门不断被高技术和高附加值部门替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都会从低级向更高级发展[7]。因此,文章也把产业结构优化界定于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占优,即选择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机制

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总量的不断增长、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多样化。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金融渗透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也渗透在金融发展的各个方面。

金融总量的变化一般源于融资的数量和融资方式的变化。融资体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资本形成和配置机制,从而引导资金不断流向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伴有风险和信息不确定性,金融融资方式和体系必然根据不确定性作出相应调整,比如资产证券化和风险基金等产品的产生。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反过来又会促进融资方式多样化,改善融资体系[8]。

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呼唤金融经营管理能力的持续提高。金融经营管理能力包含金融服务和监督质量两方面,金融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监管机制,降低优化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此同时,一些金融机构针对在优化进程中的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更要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这对于金融业本身来讲就是一种效率的提高[9]。所以,产业结构优化会促进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

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金融发展。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断作出的规模与业务的战略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资金的流向,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革方向[10];而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的企业资产增长和高新技术提高等也必然影响资金的流向,这种流向所产生的信息反馈给金融机构,使机构作出新的调整,为金融结构的改变提供了机会。

金融创新主要包含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多样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4个不同的时期,即初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各个时期对融资的需求各不相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使得产业在不同时期对资金的需求得到满足[11]。相应地,不同时期的产业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产品与之对应,金融创新跟产业结构优化在此过程中不断相互作用。

二、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用金融总量的不断增长、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多样化表现金融发展,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依据影响因素的客观性及数据的可得性,构建指标体系。

(一)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产值结构模式相关指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GT)。

(二)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包括4个指标:

1.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

(1)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代表性指标有麦氏指标和戈氏指标。被认可较多的为戈氏指标,文章因此选用该指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使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FIR的近似值。

(2)金融发展深度(DEPTH):金融发展深度指标一般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作为度量指标。文章采用福建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即贷款余额/名义GDP)。

2.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

存贷比(FDE):基于国有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孙刚和王志强建议用贷款与存款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效率,文章采用这一做法。因此,采用福建省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年末存款余额来反映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渠道)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3.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

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FS):金融结构表示不同的融资模式在全社会资金中的比例。用直接融资占间接融资的比值来考察,考虑数据的可得性,直接融资数额用股票和债券筹资额来代表,间接融资数额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来代表。直接融资占比越高,代表金融体系内部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分工的合理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越高。

4.金融发展的创新指标

在金融创新指标的选择上,考虑已有的反映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的指标,选用以下指标作为反映金融发展的创新指标。

金融发展的创新指标(MGDP)∶(M2-M1)/GDP,高流动性的银行负债(准货币)占GDP的比重,该比值可以作为金融创新的度量指标,反映中国银行贷款力度和深度。M2-M1近似认为是单位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之和。根据各国的金融实践,金融创新会引起准货币比重的提高。其中,M1和M2按照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和取值[12]。

(三)控制变量

为了避免因为控制变量过多而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文章主要选取以下指标为控制变量。

(1)政府支出(GE):用财政支出占名义GDP比值表示。

(2)出口(EX):年度出口总额占名义GDP比值表示。

表1 各变量的来源和说明

三、计量模型分析

文章基于福建省2001年以来的数据探讨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因为2001年及以后年份商业银行的范围与以前年份不一致,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文章选取2001年以后的数值作为研究数值[13]。根据上文的指标体系,拟构建下面回归模型作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GT=α1TIR+α2DEPTH+βFDE+γFS+θMGDP+ω1GE+ω2EX+μ1

μ1为随机误差项。

(一)单位根检验

对回归模型的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原始数据均存在单位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拒绝了有单位根的解释。因此,序列GT等是平稳的,这些序列为一阶单整。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Δ表示一阶差分。(CTK)表示检验类型,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期。默认置信水平为5%。

(二)协整检验

在经济运行中,虽然一组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随机游走,但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在这种情况下,称两个变量是平稳的,即存在协整关系。

变量序列一阶单整,采用E-G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首先用OLS方法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GT=-0.249365+0.552668FIR-1.217082

DEPTH+0.851174FDE+0.193335FS+

0.066727MGDP-0.603546GE-0.06597EX

生成方程的残差序列,命名为e,并对序列e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下表:

表3 残差e单位根检验

检验形式为不包含常数项也不包含趋势,滞后期值为0。检验结果表明,-3.987 101明显小于所有临界值,e序列平稳。所以,序列GT、FIR、DEPTH、FDE、FS、MGDP、GE和EX存在协整关系,也是长期均衡关系。

为保证模型的精确性,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所有的时间数列取对数,消除异方差问题。同时为了消除数列中零值的影响,在每个数据后加1,得到一组新数列,并命名为:

P1=ln(1+GT),P2=ln(1+TIR),P3=ln(1+dePTH),P4=ln(1+FDE),P5=ln(1+FS),P6=ln(1+MGDP),P7=ln(1+GE),P8=ln(1+EX)

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模拟经济的长期均衡过程。对新的数据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差分后发现新残差序列e1系数前面为-1.135 011,R2系数0.963 383,调整后R2值为0.816 917,说明拟合良好,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有影响。因此,得到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如下:

ΔP1=0.001147+0.867353ΔP2-1.231186ΔP3+0.962113ΔP4+0.267511ΔP5+0.170671ΔP6-0.915609ΔP7-0.143416ΔP8-1.135011×e1(-1)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P1是引起P5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接受;P8是引起P1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接受。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引起非货币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量比例的变化,即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但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没有影响。出口的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反之则不存在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深度、金融发展结构与出口互为格兰杰原因。

(四)结果说明

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不存在因果效应。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金融相关比率的递推式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会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率的递推式同方向发生0.867 353百分比的变动。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之间整体上并未互为格兰杰因果,这是因为:其一,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缓慢,导致金融发展缓慢;其二,大部分产业链不在省内,大多支柱产业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关联度较低,轻重工业产生脱离。

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和金融创新都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深度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变动方向相反,这是因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虽然增多,但资金转化成投资的能力不足,无法在高附加值和低消耗的行业得到合理利用。

四、对策建议

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从金融发展各个要素的角度看对策

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发展深度指标反映金融发展的规模,1995年起福建省金融相关比率和发展深度指标值呈现曲折上升趋势。1995年为最低值1.254 623 132,2012年最高为2.309 106 081。金融发展深度指标数值在相同年度也呈现曲折上升趋势,在2012年达到1.076 543 34。

虽然金融发展总量和规模总体上发展良好并且趋于稳定,但是金融发展效率和创新性却明显不足。1995-2012年金融效率在0.8左右之间摇摆,而金融创新虽然有所上升,数值却都偏低。说明总体效率和创新性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1.明确金融支持的产业范围,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

金融支持作为一种政策服务,供给具有有限性。应该明确金融支持的产业范围,更好地把资源利用在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和国家扶持的传统产业上。发挥金融的政策导向作用,有效进行银行信贷调节,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2.大胆地进行金融创新

目前,金融工具品种较少,金融市场仍缺乏弹性,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效率和创新。金融创新的内容涵盖金融工具的创新,即金融交易方式和产品的创新,包括各种创新服务业务,如投资理财业务,还包括科技金融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要大胆地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科技金融,促进高新技术发展[14]。

(二)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看对策

格兰杰检验结果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引起非货币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量比例的变化,即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福建工业结构表现为轻型化和外向型化的特点,长期以来,轻工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虽然在发展,但是内部结构却有待完善,存在规模偏小、水平偏低、结构不平衡和高新技术缺乏竞争力等问题。福建省应该加快技术创新的力度,让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引导资金的流向。通过技术要素流动引导资金流向,促进金融更好的发展。

(三)从出口的角度看对策

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出口的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反之则不存在因果关系。金融发展相关率与金融发展创新指标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深度与出口互为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结构与出口也互为格兰杰原因。

格兰杰原因表明,可以依靠出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发展。福建省出口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这种优势最终将成为出口的发展瓶颈,不具有较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福建省应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完善出口企业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福建省应加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应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应着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企业高新技术发展。借力金融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引导资源配置从高消耗和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向低消耗和高附加值产业。实现既定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力,提升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1]GoldsmithRW.FinancialStructureandDevelopment[M].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69.

[2]KingR,LevineR.Financeandgrowth:Schumpetermightberight[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3):717-737.

[3]RajanRG,ZingalesL.Financialdependenceandgrowth[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8(3):88.

[4] 邓光亚,唐天伟.中部区域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5):17-21.

[5] 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79-84.

[6] 曾国平,王燕飞.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J].财贸经济,2007,(8):12-19.

[7] 周淼.湖南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8] 唐明娟.金融结构与产业升级——跨国面板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9] 史诺平,廖进中,杨炜娜.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3):114-116.

[10] 高维芹.我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1.

[11]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1978-2002[J].金融研究,2002,(10):1-13.

[12]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7.

[13] 林爱华,邹辉文,林跃峰.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公共经济研究,2014,(1):27-33.

[14] 黄智淋,董志勇.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来自动态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3,(7):74-86.

(责任编辑 梁秀娟)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jian

LIN Ai-hu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Zhangzhou City Colleg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paper selects such variables as the value of output and the scale, structure, efficiency and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es and tests a mathematical model.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jian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export .

Fuji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2015-11-0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类项目(JBS14377)

林爱华(1983-),女,福建漳州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

F 812.7

A

2095-462X(2017)01-0065-00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228.1411.010.html

猜你喜欢
格兰杰产业结构金融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临终的医生与关怀的本意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