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

2017-04-08 03:45连晶晶王秀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河北省畜牧

连晶晶,王秀芳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完善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

连晶晶,王秀芳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畜牧业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畜牧业的发展长期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严重阻滞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金融资源进入畜牧业发展领域受限,不能很好地发挥金融资金的带动作用。因此,拓宽畜牧业的融资渠道、建立信贷担保机制以及风险损失补偿机制是实现河北省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涉及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主要渠道。畜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但河北省的畜牧业金融扶持力度明显不足,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养殖场规模化、标准化的桎梏。因此,完善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服务,对于推进河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呈规模化、链条式经济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的畜牧业发展迅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省。2014年,全省的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达到5 994.79亿元,位列全国第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1.7%,其中畜牧业产值达1 952.0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2.56%,肉类、禽蛋、牛奶、饲料产量分别达468.13万吨、362.7万吨、48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为4.3%、4.8%、6.5%、2.3%。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各级畜牧部门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加大投资力度,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迅速。2013年河北省范围内部、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达到1 010个,规模养殖场(区)奶牛、生猪、肉牛、羊、蛋鸡、肉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100%、80.9%、51.1%、58.2%、95.9%、95.9%。各地围绕畜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加工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和发展民办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发展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接机制的有效形式,增强市场带动能力。2013年全省畜牧产业化实现产值77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达到210万户。河北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0家,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发展到31个。②数据来源:河北省畜牧兽医局统计资料(2013).

(二)金融机构对现代畜牧业的信贷支持情况——以邮储银行为例

目前,河北省已经实现了金融机构的全覆盖,并且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为主体的金融部门对河北省畜牧业的大力支持,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邮储银行作为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在支持畜牧业方面进行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畜牧业与金融业发展的“双赢”。一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支持,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方案并加快实现与地方政府对接项目的落地,因地制宜创新贷款产品,做好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的客户分层,匹配不同的服务方案。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自2008年8月1日成立至2014年10月13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62万笔、金额445.3亿元,占投放贷款总笔数的74.7%、总金额的31.2%。截至2014年10月13日,涉农贷款结余近11万笔、金额76亿元,实现本年净增24.8亿元,列全国36家省级分行中第二位。①数据来源: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统计资料(2014).二是强化服务“三农”机构建设,成立“三农金融部”,专门开展对“三农”提供金融支持服务的政策研究、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实现了服务机构下沉至“三农”一线,努力实现与农业的无缝对接。三是积极开展适合畜牧业需要的金融支持方式,开展乳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青贮会战”金融服务、肉牛、肉羊业贴息贷款等业务。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河北省畜牧业融资难题,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供给能力不足

当前,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快速提升,规模养殖场已成为当前养殖业生产主体,规模养殖场建设及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以新建基础母牛存栏500头肉牛场(2014年农业部肉牛扩群补贴项目大型肉牛场存栏标准)为例,土建约需329万元,购进基础母牛约需600万元(见表1),合计929万元。

表1 新建基础母牛存栏500头肉牛场土建及引种概算

在当前养殖场户资金的主要来源中,政府补助、企业积累、民间借贷及金融部门为四个主要解决途径。其中,政府补贴主要用于扩建改造,多为先建后补形式发放,覆盖面较小;民间借贷一般额度小且成本高,利率年息高达借贷额度的10%~30%;受畜牧业投资大、见效慢影响,依靠畜牧企业自我发展积累资金,难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其提档升级;金融资金支持成为畜牧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之一,畜牧业发展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畜牧业养殖风险大造成金融机构“慎贷”心理

从畜牧业生产特点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风险:一是市场风险,因畜牧生产养殖与市场信息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畜牧产品容易受供求关系、品种及质量、价格等市场因素影响;二是疫病风险,动物病种多、病源复杂,个别畜禽饲养场养殖密度大,防疫条件差,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难度大,防疫任务十分繁重;三是信用风险,畜牧从业者大多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受当地教育水平、生活习惯、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不少畜牧从业人员的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畜牧业贷款的道德风险较高,金融机构不敢过多向畜牧业提供贷款支持。

(三)抵押物不足成为制约畜牧业信贷支持的瓶颈

金融机构发放的畜牧业贷款主要集中于抵押贷款,即要求贷款方提供足值贷款抵押物。但是,从畜牧业生产的特点来看,养殖场占用的土地大多是依靠租赁所得,不具备所有权,不能用作贷款抵押。金融机构不将活禽、活畜这一养殖场最大资产作为抵押物用于放贷,而畜牧养殖房舍多为框架结构,价值较低,难以用作大额贷款抵押物。这些因素使得养殖场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难以满足畜牧业巨大的金融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贷款工作的开展。

(四)畜牧业贷款利率普遍偏高

据调查,各涉农信贷金融机构为规避资金风险,执行的贷款利率普遍较高,这与畜牧业总体利润微薄形成了很大反差。以邮储银行为例,在已有一定担保的条件下,对养殖场户贷款利率仍然高于贷款基准利率30%~50%,若不能提供良好的担保,则贷款年利率将会达到14%左右。其他金融部门也大抵如此。高额的贷款利率加重了畜牧业的负担,压缩了利润空间,影响了养殖场主贷款的积极性。

(五)畜牧业融资手段和渠道单一

目前,河北省畜牧养殖场的筹建、建设、改造以及升级发展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自有资金、私人借贷或者银行贷款,缺乏社会资金的引入,缺乏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商业保险、政策性保险、债券、基金、风险投资、信用担保、金融租赁、贷款担保等多种金融工具的支持,融资渠道不畅,加重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畜牧养殖企业缺乏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融通资金的理念和意识以及政府缺乏对龙头企业的必要的政策扶持、引导和辅导。

三、完善河北省畜牧业金融支持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实施差别税率,将减免税与贷款比例挂钩,通过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畜牧业。二是对畜牧业贷款担保机构按贷款比例给予财政奖励补贴,对担保公司采取提取风险基金后计税方式,间接降低畜牧企业融资成本。三是比照国家对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政策,给予畜牧业担保公司相应的扶持政策。四是降低贷款成本。以政府贴息、降低贷款利率及担保利率等方式,降低畜牧企业贷款成本。五是积极推进财政资金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用于畜牧贷款贴息的覆盖面,提高贷款贴息比例,降低畜牧企业融资成本,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大资金使用效应。

(二)拓宽畜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一是鼓励畜牧业资金雄厚、资信良好的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通过上市公开募集资金或者发行债券融资;尽快开发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通过套期保值、远期价格等手段规避价格风险,保障畜牧企业的利益;开发畜产品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社会资本进入畜牧业领域。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展畜产品订单质押贷款、“活体租赁”、机器设备租赁等业务,盘活农业金融要素,推动农业资产资本化;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财政基金,引导并撬动社会闲散资金等资本要素出资,加快畜牧龙头企业股权改造步伐,实现股权多元化,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制

由政府主导或企业自主成立畜牧贷款担保公司,鼓励一定范围内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拓宽包括养殖场区确权登记抵押、活畜禽评估抵押、农机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及草场经营权抵押、宅基地抵押、养殖保险保单质押等贷款抵(质)押范围,构建新型畜牧融资平台。由省、地方财政共同出资成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基金,以“财政资金+互助基金”方式分担银行贷款风险。一方面用于建立畜牧业担保公司,另一方面可对金融机构的畜牧贷款风险进行适当补偿。鼓励产业龙头企业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或龙头企业独立组建担保公司,与财政资金主导建立的担保公司一道,共同支撑畜牧养殖贷款担保任务。

(四)建立畜牧业风险损失补偿机制

基于畜牧业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疫病灾害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必须积极开发畜牧业的保险市场,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畜牧业保险体系。在完善能繁母猪、奶牛、肉羊等保险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抵御市场风险对畜牧业的冲击,并且增加对仔猪、肉牛、家禽等品种的保险业务。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制度,调动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其应对灾害的能力。探索保单质押与信用担保的合作机制,将保险业务纳入畜牧业担保体系,开展活畜禽抵押业务,满足养殖场的融资需求。建立畜牧业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弥补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增强金融机构对畜牧业投放信贷的信心。

[1]刘艳,范静,许彩丽.畜牧业金融需求主体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赢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4(10).

[2]张丽娜,王桂霞.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困境及成因——以吉林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5(6).

[3]周振海.金融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的经验为例[J].中国禽业导刊,2010(2).

[4]王德胜.关于创新畜牧业金融保险等惠农政策的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4(16).

[5]王丽,蔡纬国.美国农业金融支持研究[J].世界农业,2013(5).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nimal Husbandry in Hebei Province

LIAN Jing-jing,WANG Xiu-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Hebei Agricultural

Hebei province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imal husbandry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but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has been a shortage of funds which seriously hindered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nimal husbandry in Hebei province.The financial support ability is insufficient,the financial resourc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re limited,and the leading role in financial capital cannot be played.Therefore,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to establish the credit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risk loss,they are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Hebei animal husbandry.

Hebei province;animal husbandry;financial support

F832.43

A

1673-2022(2017)01-0012-04

2016-11-03

2016年河北省社科联课题“河北省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调查与研究”(201602020208);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奶牛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岗位的研究(HBCT201312020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猪产业链风险管理的金融路径研究”(HB15YJ056)

连晶晶(1990-),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王秀芳(1964-),女,河北河间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畜牧业河北省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河北省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