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建设的启示

2017-04-09 06:38陈国兴
福建林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擎天龙池青冈

文/陈国兴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乡村景观林建设工作日渐重视。南平市林业局2015、2016年连续两年开展南平市“十佳乡村景观林”评选活动,并对十佳乡村景观林予以建设资金补助,该评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各地乡村景观林的建设。建瓯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观林建设成效显著,如龙村乡擎天岩村以阔叶树为主的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小桥镇后塘村以茶叶为主的甘源乡村景观林、房道镇西际村以毛竹为主的千竹园乡村景观林等,本文着重介绍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建设情况及其经验启示。

一、擎天岩乡村景观林概况

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属天然起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北部的龙村乡擎天岩村海拔850~1200m的山地上,面积11km2,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744 mm,雨季集中在5~7月,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39℃,绝对最低温度-9℃。土壤为片麻岩、花岗岩等发育成的山地红壤、黄红壤,pH值5.0~5.2。该景观林乔木层是以赤皮青冈为绝对优势种和建群种,其次是钩栲、薄箨茶秆竹、毛竹、甜槠等为优势种;灌木层则是以甜槠、赤皮青冈等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络石、香花崖豆藤、莎草、狗脊等植物为优势种,故也可称该景观林为赤皮青冈景观林。

二、擎天岩乡村景观林的生态学分析

擎天岩乡村景观林是以赤皮青冈林为本底,以林中石板路、生产便道为廊道,以山顶岩石裸露地、林中寺观为斑块的景观林。

景观稳定性取决于由气候、地貌、岩石和土壤、流水、植被以及干扰等因素决定的景观要素稳定性。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已在擎天岩生长多年,已适应擎天岩气候周期性变化,因此,气候变化因素基本上不会对景观稳定性造成大的影响。擎天岩地貌、岩石和土壤、流水因素多年来也无大的变化,不会对景观稳定性造成影响。调查表明,赤皮青冈幼树在林下灌木层中占优势地位,该乡村景观林再生能力强,在没有其它超强度干扰的情况下,不会对景观稳定性造成影响。由于擎天岩少量村民在该景观林附近种植锥栗、茶和发展毛竹,并在林中修建生产便道等,致使该景观林遭到蚕食,在划定保护小区前,该景观林面积逐年减少。现该景观林林缘处已处于纯阔叶林往阔竹混交方向的逆向演替之中。因此,现阶段影响擎天岩乡村景观林稳定性的最大因素是人为干扰。

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卫星图

对擎天岩乡村景观林进行植被调查,共记录植物物种194种,其中:木本植物158种(包括乔木57种,灌木101种),草本植物51种,藤本植物25种。乔木层57种植物,隶属于36属24科。其中以壳斗科所含种数最多,有5属14种,分别占总属数的13.89%,总种数的24.56%。灌木层共有植物101种,隶属于63属37科。其中以蔷薇科为主,含4属15种,分别占总属数的6.35%,总种数的14.85%。层间层植物发达,共有植物25种,隶属于21属16科。其中以葡萄科和豆科为主。葡萄科含3属3种,豆科含2属3种。草本层共有植物51种,隶属于45属29科。其中以菊科为主,菊科含9属9种,占总属数的20%,总种数的17.65%。擎天岩乡村景观林是以壳斗科、蔷薇科、菊科、禾本科等亚热带表征科为数量优势科的,是地带性植被的具体体现。可见,该景观林物种较丰富,科属组成复杂。

三、擎天岩乡村景观林的森林文化分析

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座落于擎天岩坪峭自然村的村庄边,林中有常年香火不断的龙池寺,林中树龄上百年的古树比比皆是,还有南方红豆杉等保护树种,该景观林已被列为保护小区管理。擎天岩乡村景观林是多种形态乡村森林文化的综合体,具有浓厚的乡村森林文化气息。

擎天岩乡村景观林是天然起源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存大树多为壳斗科树种,果实可食用。该景观林之所以在当地得到了保护,得益于“佛楮”文化。当地群众称赤皮青冈为“佛楮”,在擎天岩村流传着一个关于赤皮青冈的传说:古时候,有一年逢灾荒之年,粮食歉收,村民正恐无粮果腹,却逢楮树林果实丰收,村民遂检楮籽补助口粮度过荒年,民众纷曰“佛赐于人,接济灾荒”,遂称这片赤皮青冈林为“佛楮林”。赤皮青冈是否为佛赐于人无从考证,但赤皮青冈果实帮助村民度过荒年和建设家园却是值得相信的。村民以为赤皮青冈果实乃佛赐,感谢上苍,遂在山中修建龙池寺,以谢佛恩,寺中香火常年不断。为了方便到龙池寺中上香,村民还修建了村庄到龙池寺的石板道路。村民还认为“佛楮”是佛赐于帮村民度过荒年的神物,是有佛护佑的,是不能加以破坏的,赤皮青冈林得到了保护。另外,据龙池寺中碑文记载,南宋宰相谢枋得归隐山林时,见擎天岩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遂在龙池寺中隐居达三年之久,增加了龙池寺及寺周边森林的知名度,对擎天岩乡村景观林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历次的林权确权中,均被定为国有林,并未承包管理,但实际上,擎天岩乡村景观林的实际使用、收益却另有其人:(1)林缘处有少量面积已被附近村民侵占经营,种植茶叶、锥栗;(2)龙池寺边少量面积已成为毛竹林,被附近村民公认属于寺产;(3)景观林的森林产品,如赤皮青冈果、野生食用菌等,处于公共所有状态,由附近村民随意捡、摘。这种产权状态不利于依法保护。

四、从擎天岩乡村景观林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一)产权要明晰

森林产权问题是森林归谁所有的问题,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只有森林产权明晰,才能使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保护建设成效最优化。因此,要建设好乡村景观林,就必须明确乡村景观林的产权并公之于众,便于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相统一的目标。

(二)定位要明确

不同的乡村景观林有不同的树种组成,决定了其有不同的景观功能,而针对不同的景观功能需设计不同的建设方案、采取不同的建设方法,以达到乡村景观林的功能最优化,这就要对乡村景观林进行定位。例如,对于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乡村森林景观林来说,因其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中有大量的名木古树,空气清新,又有赤皮青冈的民间传说,南宋名人谢枋得的隐居记载,所以其应定位成以森林康养和赤皮青冈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森林景观林。而建瓯市小桥镇甘源乡村景观林因茶园风光美丽且北苑古茶道曾贯穿其中,应定位成以茶园观光和茶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森林景观林。建瓯市房道镇千竹园乡村景观林因竹林茂盛且村民有烧塔等民俗活动,应定位成以竹林经营实践(竹笋采挖等)和竹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景观林。

(三)评价要科学

在乡村景观林功能定位清晰的前提下,应建立乡村景观林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以便制定出乡村景观林的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对于乡村景观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评价:(1)乡村景观林的基本状况,主要是从景观林的位置、面积、产权状况、交通条件等方面加评价;(2)乡村景观林的物种及生态状况,主要是从景观林的物种多样性(树种组成)、森林郁闭度、林中植物生长状况、林中植物健康状况、森林稳定性(森林变化动态)等方面加以评价;(3)乡村景观林的森林文化状况,主要是从树种和名人文化、森林保护文化、森林旅游适宜度及推介度等方面加以评价。

(四)建设方案要可行

在针对乡村景观林的功能定位,对乡村景观林进行科学评价后,应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可行的建设方案。制定建设方案应从三个方面分析:(1)要对建设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2)要对实施建设后对景观林生态的影响进行分析;(3)要对实施建设后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擎天龙池青冈
庾雪水彩画作品
龙池鲫鱼 再跃龙门
龙池
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S OF QUASICONFORMAL MAOOINGS*
登上擎天峰的猴子
万柱擎天
白龙江林区不同树种在葡萄酒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猛犸象故乡遗址古地磁测年结果在欧亚大陆猛犸象演化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西藏青冈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