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探索

2017-04-10 01:28邓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体育

邓雪

摘要:高职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得到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现代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将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块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教育的有效性,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体育教学也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以重视。本文主要对基于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为高职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体育;课程模块

G807.4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人才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人才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中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将职业作为主要导向,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实现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下面将对基于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

(一)教育目标缺少针对性

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按照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导致教学中严重的缺少职业院校的特点。由于缺少正确的教育目标导向性,因此导致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也难以产生,对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改进[1]。

(二)教育内容重复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重视教育中的实用性,同时也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但当前阶段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需求,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专业服务意识。因此导致我国的高职体育教育始终难以发展。

二、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构建

现代社会正逐渐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过程中会从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选拔,以便于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教学针对性比较强,但在体育课程的构建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从学生的我来发展角度出发,构建起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

(一)全面改善教学目标

要想保证高职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得到全面的实施,那么应当将首先建立起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目标,分析教育内容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将学生的职业特征作为主要基础,进行教学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体育教育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性需求[2]。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到职业特点,从而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身体训练和心理方面的教育,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二)在“职业导向”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者应当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展开全面的分析,对于不同的行业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效果。例如计算机的专业学生,由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会需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主要针对学生的背部肌肉和颈椎方面展开体育教学应当注意学生的背部训练及颈椎锻炼,避免学生出现肌肉劳损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自行车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渐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需要的人才。

(三)优化课程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填鸭式的方式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的灌输,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和动作的学习,导致学生逐渐的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基于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块构建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概念,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的理论教学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运动中的一些防护措施和技巧[3]。在实践活动中则可以采取一对一知道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和技巧,促使学生的动作能够更加规范化。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运动竞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上的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重视起对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对学生十四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从而为他们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四)优化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要人物,同时也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教师方面的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从而促使教师能够为教学模块改革作出贡献。高职院校对此应当经常的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了解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逐渐的更新教学理念[4]。在内部,学校也应当定时的召开相应的演讲和讲座,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从而帮助教师团队在整体上来提升能力和素質。只有教师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起到更好的针对性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优化

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改革优化,突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从而为进一步实施教学提供保障。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应当做出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技巧进行评价。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体育运动技巧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真正的素质提升,并对职业技能有充分的把握。此外,还应当对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态度进行适当的评价,这一个部分需要从学生的本职专业出发,根据专业需求来进行学生学习成功的考核[5]。此外,为了促使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加的科学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纳入到健康档案当中去,并对学生进行跟踪健康观察,从而为体育教育的效果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改革中需要重视起学生的职业需求,只有从职业需求角度来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提升职业能力,为未来工作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金玮,徐晓斌,季勋龙.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运动安全与救护模块为例[J].新丝路(下旬),2016,(11):45—56.

[2]冷爽,张秀莲,陈军.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选项课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35.

[3]裘友凤.高职体育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75—78.

[4]苏醒.高职体育教学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模块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12):102—104.

[5]林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综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89—95.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高职体育
应急逃生能力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创新教学研究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