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

2017-04-10 20:52唐继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小组教学改善对策现状

唐继忠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前的三基变为四基,新増一点为“基本活动经验”,而小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正是符合了尊重学生基本活动经验这一点,不仅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行动的能力。但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小组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为此本文将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小组教学的效率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教学;现状;改善对策

G623.5

一、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的现状

第一,学习小组的组建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学校对小组内部人数分配问题上没有鲜明的规定,教师一般是围绕学生座位来进行小组划分的,这样的划分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特征、性别比例以及思维方式等,往往造成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被划分到同一小组,或者性格相近的学生被划分到同一小组;小组组长一般是由教师直接任命产生的,相對比较固定,而教师挑选小组组长主要是依据其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优秀者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青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与小组组长无缘;尽管小组教学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各抒已见,但是由于分工模糊,学生也无法自我定位,分不清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使得参与小组讨论的多是成绩优异者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而那些成绩不够理想、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见表达出来。

第二,教师在小学数学小组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参与和指导。小学数学小组教学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还是做得不够到位,例如有的教师始终将关注点放在课堂纪律的维持上,而没有融入到学生小组的讨论中;有的教师虽然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但是没有及时和有效指导学生,对小组的帮助微乎其微;有的教师更是放任学生不管不问,导致小组教学流于形式。

第三,小组教学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完善。小组教学的课型大体分为展示课和讲授课两种,讲授课和传统课堂比较类似,而展示课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上节课布置的教学内容分组上台讲解的一种课型,在展示课上教师对学生评价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通常一节课所有的小组都要上台展示,学生自己把握时间的能力比较弱有时候拖延时间较严重,所以教师往往为了调配时间,有些耗时较多的组就很少给予评价;或者当小组上台展示的时候班里整体气氛比较乱,教师为了维持秩序而忽略台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未能对台上展示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评价。

二、小学数学小组教学的改善对策

1.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小组教学模式

以复习提升课为例,其小组教学模式如下:

第一,揭示课题,解读目标。教师简要提示复习要点,明确指出学习目标,必须使学生明确任务与具体要求,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第二,系统整理,梳理知识。学生按照导学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梳理清楚知识间的联系,逐渐形成知识的建构框架,比如四维图和知识网络。学生独立学习时,疑难问题、重点问题要用红笔做好标注,对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写在导学案的旁页上。教师应检查预习任务,并且及时予以评价。

第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本环节利用“组长带动,小组交流”形式来学习,具体操作如下:①对学。以对子为交流单位,交流各自的思路和独学的成果,对子间相互有质疑或者意见不统一的可以扩散到对子间交流,对各自的质疑进行求证;②群学。在群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由组长负责组织,每个对子依次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组间群学,如果组内的研讨争执分歧较大可请教老师帮忙解决,通过小组内部合作,共同理清知识脉络;③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板书展示,把小组共同的智慧成果呈现在黑板上,如果有质疑的地方也可以书写在黑板上以便大家帮助他们共同解决。

第四,达标检测。在复习整理之后,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检测,便于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在,并且教师应该针对有问题的地方帮助学生共同整理,便于学生知识得到系统整理,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

第一,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包括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等。教师应该掌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思维方法、能力强弱等各个方面,然后综合这些方面加以科学划分学习小组,以确保每组整体实力相当,而各组内成员既有能力强的学生又有能力弱的学生。

第二,小组成员数量的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成员的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小组教学的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倘若人数过多,小组讨论的时间则会延长,不能充分发挥各成员个人优势;倘若人数过少,则很难产生多种意见和想法,思维容易受到限制。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组成员数量最多不应超过6人,维持在4人最为合适。

第三,小组长的培训。教师在培训小组长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对小组长应有系统集中的培训,让小组长明确具体的要求细则;给小组长列出组内具体事宜的处理方法和考核标准;进行思想教育并且打气加油,给小组长树立权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在小组长会上交流組织和执行的心得体会,并且定期根据每个组积分情况评选出优秀组长。

3.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教学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应当做到客观、公平,既要考察学习小组的表现,也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以及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评,结合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对学生的个体评价,肯定其优秀的地方,能使学生感受到荣耀,并促进其继续努力,而优秀的学生被肯定又会间接鼓励周围的学生向他学习;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的荣誉感。

具体做法很多,例如可以考虑将学生平时的发言成绩进行汇总到各组,从班级的全部小组中选出前5个,评为优秀并给予在综合评价时能获得加分;可以选出周优秀、月度优秀和全学期最佳小组等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结语

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需要学习者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对一些困难的知识点从较深的层面进行钻研,许多情况下一个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时如果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会明显好转。由于小学阶段数学的特征所在,我们探讨分析借助小组教学的模式进行数学教育也就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姬玲.如何提高“小组教学法”的有效性[J]”珠江教育论坛,2013(3).

[2]范振振.高效课堂下的数学学习小组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

[3]朱黎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小组教学改善对策现状
发展“小组教学”,力创“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论数学教学中小组研究的开展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