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演化策略

2017-04-10 20:53舒国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成性课程资源英语课堂

舒国毅

摘要: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要根据教和学的需求, 提供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是英语教师不断探究的领域。本文对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演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课堂; 生成性; 课程资源; 演化策略

G633.41

一、转 “随意” 为 “规则” ,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场景再现】 笔者在板书 “Don t eat in the class-room” 后转过身, 发现一个男生不见了,溜出去了?他的位置靠着墙,需要旁边两个学生挪开椅子他才能出去,时间显然不够;从窗户爬出去了?动静太大,其他学生肯定会叫起来……笔者一边心里嘀咕一边大声地带读,留意那个男生位置的动静。突然发现,那个消失的男生的同桌在桌下用左手来回揉搓着什么,笔者走近一看,消失的男生正半躺在同桌的大腿上。笔者问其为何躺下,他理直气壮地答:“我累了!”

【处理过程】笔者随即问全班: “What are therules in class?”学生立即活学活用,说出了诸如“Don t talk in class.” “ Don t sleep in class.” “We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 We must 坐好, Wecan t 躺下.”等夹杂着各种读音与中文的课堂规则。笔者趁机提出让每个学生写出英语课堂的五条规则,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选出最热门的三大规则,并在课后制成海报张贴在黑板旁,要求学生在每堂英语课前大声朗读一遍。这三条规则是:

Dont be late for class. We must be on time.

Dont talk in class. We must listen to the teacher.

Don t move in class. We must sit well.

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小学,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学习环境不同,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也不同,刚升入初中的他们,很多课堂行为都带着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烙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笔者结合阶段教学的语言目标“talk about rules” , 从修正学生的课堂行为着手, 把学生的 “随意” 行为转化为课堂 “规则” , 既达到了运用目标语言的目的,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可谓一举两得。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同步,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对规则的认识也不够到位。当课堂上出现部分学生坐姿不正、 走动、 做小动作、 打瞌睡、 聊天等随意的行为时, 笔者立刻走到该学生身边, 同时问全班: “What should he/ she do now?” “Give him/ hersome advice.”大部分初中学生不能自觉地遵规守纪, 但每次在提有关 “规则” 的建议时又很积极, 尤其 “He must...” “He should...” “Don t ...” 这三个句式使用得特别频繁, 以至于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写出并运用。在给他人提建议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下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 “学知识” 的同时也 “学做人” ,英语课堂的育人目标也就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达成了。

二、变 “问题” 为 “提问” ,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场景再现】 当全班学生正在以两人为一组对话操练目标句型 “What time does Tom get up?” “Hegets up at 6:00.” 时, 笔者发现, 几个男生并未按要求操练句型, 而在鬼鬼祟祟地传递着什么东西, 并且窃笑不已。 走近一看, 原来他们在传看名人的 “身份证” , 其中一张 “身份证” 上印着外国一位总统的个人信息, 发证机关的位置有 “脑子进水创意联盟” 的字样。

【处理过程】笔者立即示意学生停止两人一组的对话, 随手举起这张名人的 “身份证” 让全班学生看, 学生好奇地问 “那是什么? ” “谁的? ” 笔者并不直接回答, 而是引导全班学生用英语提问 “In English,please.” 学生纷纷抢着问: “What s that? ” “Whose isit?” 待他们明白课堂捣乱的 “作案工具” 是某个名人的 “身份证” 后, 笔者继续引导: “Do you want toknow more about him?Ask now.”学生开始结结巴巴 地 问 : “When is his birthday?” “What s his IDnumber?” “What time does he get up?”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提问当中有诸多表达错误甚至中英混杂的情况,笔者在口头纠正后把正确的问句写在黑板上, 然后请传看过 “身份证” 的学生回答, 再补充其余信息。

《英语课程标准》 提出, 教学活动应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 特别是用英语获取、 处理和传递信息, 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围绕名人总统的 “身份证” 事件进行问答后, 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从 “谁在传东西” 转到了外国总统身上, 一个原本扰乱课堂秩序的 “问题” 转变成了引导学生用英语获取、 处理和传递名人相关信息的课堂 “提问” , 在 “提问” 的过程中既练习了关于 “个人情况” 这一话题的相关句型, 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在課堂上传纸条、 吃东西、 玩玩具之类的违纪行为虽不算太严重, 但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为了让课堂更有序有效, 笔者经常不动声色地把纸条、 食品、 玩具没收后向全班展示, 在引起学生关注后, 再示意他们通过 “What sthis?” “Whose is it?” “Who did that?”等问题获得该物品的信息。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这类 “问题” 特别感兴趣, 而且又都急于问明 “真相” , 于是毫无章法、口音各异的提问脱口而出。 课堂上的 “小问题” 激发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的热情, 自然地演化成了一种真实的课程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 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对课堂上偏离教学目标的瞬间生成及时 “拨乱反正” , 把课堂生成巧妙地演化成英语学习的课程资源,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文鑫.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王梅. 基于Moodle平台的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吕丁.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的教师反馈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冯未迟. 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48.

猜你喜欢
生成性课程资源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