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有针对性的语文听力训练

2017-04-10 20:57卢灿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听力训练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卢灿金

摘要:《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茂名市听力考试的改革精神,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特别是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听力的成绩,是我们茂名市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听力;听力训练

G633.3

从2005年开始,茂名市就在语文中考增设语文听力考试的内容,到现在已近10年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茂名市听力考试的改革精神,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特别是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听力的成绩,是我们茂名市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一个重点问题。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语文课堂要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

众所周知,我们茂名地区是方言区,其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甚大,而我市的语文听力考试就是针对我市为方言区的实际,偏向考查方言发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性,注重普通话读音的准确。我市语文日常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方言为主宰,有不少教师习惯了使用方言进行教学,这不但严重影响我市语文教学改革艰难前行,而且影响了学生语文听力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听力水平,首先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平时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改变以前使用方言进行语文教学的不良习惯,而且要持之以恒。

二、简要分析语文听力试题的特点

从2014年的中考语文听力试题来看,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有4小题,第1小题一般是语音题,听读词语,从四个选项中辨别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词语的听辨能力;第2小题是言外之意题,听读一段话,明确其引用谚语的言外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3题是听读一则议论性文字,找出文段中心论点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第4小题是选出对文段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在听中能抓住主要观点和理由的能力。主观题一般是一个大题包含2小题,第1小题:听写一句话,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方格里,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听写能力、词语读音辨别能力以及汉字的书写能力;第2小题:听读一个情境,按要求作答,40字以内,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一般要求为听后的应答能得体礼貌,合乎常理。

茂名市的语文中考听力考试,从2005年开始以来,到现在已近10年了。多年以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考查方式:采用录音磁带播放听力材料,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回到问题的方式进行测试。实行统一播放录音,听完后用笔答的形式来考查。听力的赋分一般在13分左右(全卷满分120分)。从题型设置来看,近几年比较固定,听力试题的类型大同小异。这就非常方便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

三、日常语文教学要重视有针对性的语文听力训练

1.重视字词的读音训练。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生字词读音的教学,特别是普通话读音与我市方言发音区别比较大,学生平时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更加需要留意,除了读准字音,最好还要要求学生记录下来,平时多读多记,重视易错字词读音的积累。

2.重视字词的听写训练。边听边写,记写字词、句子、语段。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写不仅还要迅速快捷地写出来,还要写正确,写端正,无错别字,不潦草。

3.重视概括能力的训练。听读句段,培养提炼语段关键信息的能力,不仅要迅速快捷地接收,合理地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声音信息并能正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还要对声音信息进行评价推断,这和单纯的听觉能力是有区别的。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边听边思考,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话能力包括记忆力,而声音信息又是转瞬即逝的,及时地记录下重点要点、关键语句,可以提高听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听边思考可以在大脑中及时地对听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记忆,就不会出现听到后面忘了前面,听过的材料记忆模糊、记不下来等现象。概括段意,提取关键信息则锻炼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会高效地抓住语言的要点。

4.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程时的努力方向和需要达成的目标。语文老师要重视日常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特别要重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听完在特定情境中的相关问题后能做出合理的应答,而且要得体礼貌,文从字顺,无错别字。

5.重视课文朗读能力的训练。多听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听美文或配乐诗歌朗诵,学生模仿朗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尤其是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诗歌,更是朗读的好材料。通过听课文的朗读,让学生现场模仿诵读,进入课文情境,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而且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增强了语音的辨识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之,平时语课堂文教学中重视朗读、勤听多说、强化听力训练,应试时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是学生语文听力拿高分的有力保证。

叶圣陶老先生曾說:“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的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的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程有总体的目标和对初中学生语文听力能力有具体的要求,但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听力训练内容并未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因此,进行听力训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听力训练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本文只是笔者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拙见,不免有失偏颇,还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努力,早日改变语文教学学重“读写”轻“听说”的现状。

猜你喜欢
听力训练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掌握语音知识提高学生听力训练效果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