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2017-04-10 12:46陈邦盛曾鹭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生成性小学语文

陈邦盛+曾鹭

摘要:生成性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多变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将教师与学生的潜能与创造性有效激发出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焕发鲜活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生成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虽然开放性使课堂更加丰富、活跃,却也使课堂更加“无序”,对每一位教师而言,是新的机遇,也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

G623.2

一、生成性教学的简述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是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的主旨在于体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以及变化性,其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独立意识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并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灵动性。叶澜教授曾说过:“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生命历程”。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生成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开放式性与灵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与活跃,同时也使课堂显得“无序性”,如何有效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二、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现状

当前,小学动态生成性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淡薄,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形式化等方面的问题。

1.教师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淡薄

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多数教师只是按照课文中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对语文课文中的生成性资源没有进行深人挖掘和适当延伸。

2.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课堂生成资源,虽然很多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形式化问题。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课堂生成资源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没有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

三、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性

1.教师应营造出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首先,为了实现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适当转变角色,在学生们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应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在“传道”过程中为组织者;在“授业”过程中为引导者;在“解惑”过程中则为服务者。

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以笑容满面、满腔热情的姿态呈现,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同教师亲近,而教师用情感与自然轻松的工作态度将更容易感染与影响学生,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信任、尊重以及爱,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大的动力,也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创造了十分优越的环境。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课堂的动态生成性

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学规程的预设上,应结合动态生成性教学,在教学流程中结合生成性的即时变奏,在研究主题中结合生成性的适度调换,在预设目标中结合生成性的合理起落,在环节推进中结合生成性的适时删改,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与活跃性。

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的写话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微笑着做梦的小女孩,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的将各自不同的想法大声的说了出来,大部分学生都讲了自己曾做过的梦,有的说:我梦见自己长了翅膀,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我还和百灵鸟做了好朋友,它教我唱歌,我们在一起玩的非常开心;有的说:我梦见自己长大之后成了一名宇航员,不仅登上了月球,还去了外天空,在外太空上看到了许多外星人,他们造型奇特,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车子和房子;还有的说,我发明了一架时空机器,坐着时空机器回到了古代,我见到了唐朝诗人李白,我给他背诵了《静夜思》,他非常高兴……学生们各自发挥了想象之后,再引导学生们进行写作,这一次,他们不再紧咬着笔头不知如何下笔,而是思绪一下子被打开,非常轻松愉悦的完成了写作,并且在所写的小作文中迸发了无数创造性的思维灵感与火花。

3.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视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第一,教师应对教学空间进行拓宽,将学习范围由原本的课堂内扩展至课前预习与课后演练,将学校教育同家庭与社会教育进行充分结合,使学校教学有效融合于社会与家庭当中。

第二,教师应对收集资料的渠道进行拓宽,可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以及杂志等渠道搜集各种教学资料,从而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例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到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教师除了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外,还可以事先给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搜集一些图片或视频,教师在做课前导入时,可让学生们先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立足点,将大家展示的图片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既能让学生充分體会到桂林山水的魅力,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对作者对风景的描写手法也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4.教师应创设情境,注重生成性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需求而提出一些具有动态生成性的问题,则课堂教学会枯燥无味,缺乏活力与生机。注重生成性的提问与创设情境,将最大限度提升课堂的活跃性,也能够推动学生引发思考与讨论。

5.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环境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教师青睐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将“静止”的文字变得“灵动”,并有效的利用图片、动画、音乐、视频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与应用。例如,教师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桂林优美的自然风景进行视频与音频的播放,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教学内容产生向往,进而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生成性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表现,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语文的世界中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陈寿宗,赖一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58-59.

[2]王树强.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17):85.

猜你喜欢
生成性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语文课堂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