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学角度分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7-04-10 15:37董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行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董闯

摘要:高职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在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要从行为学的角度和模式,对高职学生的品德、智力、审美等品质和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高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职业素质,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适应于社会环境,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

关键词:行为;模式;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本论文是2014年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4575。

G711

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在高职教育领域,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培育与市场相契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各个层面进行再塑和培育,从行为学的模式和角度之下,分析高职学生的素质状态,并运用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有待强化

高职学生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差,思想性和纪律性也还较为松散,在长远的人生规划和思想观念上,高職学生还较为欠缺,尤其是在价值观念的构建方面,高职学生的整体价值观和责任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强化。

(二)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还不足

高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长期熏陶之下,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较为弱势,对于抽象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倾向,致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薄弱,在实践工作应用中呈现出弱势。

(三)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待健全和完善

在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由于他们是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状况下就读的,因而,在心理上存在一种无奈性和自卑心理,流露出对自我的“失望感”,这种心理状态使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忧郁的心理,怀疑心理较重,这不利于高职学生正常的心理建构,不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完善。

(四)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有待提升

在多元化的思想浪潮冲击下,各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抬头,高职学生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和干扰,注重应用知识而忽略人文知识的学习,这就使一些高职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偏低,在语言文字表达、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则较为薄弱。

二、行为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实践路径

从行为学的角度,我们要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育和教学,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

(一)从行为学的心理教育角度,探讨高职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培养策略

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主要包括:(1)讲演引导策略。在这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中,由教师激发、讲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给予提示,并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操作步骤,通过这种反复讲演式的内部定向思维,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教师还要选择一些恰当的实例,由一的学习策略向多元化的学习策略转变。(2)程序化引导策略。在学习层次理论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将学习活动进行细化和分解,将其分化为不同的小步骤,并固定为学习程序,让学生依照这个固定程序进行学习,并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3)完形训练学习策略。对于某一种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完整程度的材料,让学生加以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逐步降低材料的完整性,直至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所有的学习步骤。(4)合作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讲解学习步骤,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在纠偏的过程中,形成激励性、发展性的合作评价机制,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感。

(二)从行为模式的角度,分析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育策略。

1.通过职业活动的再造,生成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生成和培育离不开职业实践活动,要通过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活动的全方位设计,以层次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生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为:

(1)课堂实践教学的职业素质培养。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要采用项目化的教学形式,将项目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之中,在有限的资源设定下,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这样,可以通过项目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项目来源设计、项目形式设计、项目实施设计、项目评价设计等内容,实现课堂实践教学的学习,生成职业素质。

(2)课外拓展活动中的职业素质生成。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育,还要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并首推创业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形式,使学生在创新性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诸如: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组织活动、创业竞赛等,可以将学生的组织活动视同为企业的管理组织活动,通过企业项目的策划、组织、运作实施等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合作创新精神。

2.通过职业环境的塑造,生成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主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它可以成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重要载体,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环境的载体和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各种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职业环境,仿真企业的现场管理情境,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管理组织方式和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思考自身的价值标准等。

三、总结

在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任务上,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从行为模式的角度,探索学生的各项素质的生成和实现方式,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将人文知识的要素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之中,并使之根深蒂固。从而使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吴卫东. 技师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缺失探析与对策[J]. 江苏高教. 2016(05) [2]隋淼. 浅谈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 现代交际. 2012(08)

[3]石美荣.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之探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胡田田,王宏臣. 推进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10(01)

[5]梁德厚. 浅析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J]. 赤子(中旬). 2013(07)

猜你喜欢
行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