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2017-04-10 16:14孟德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赞美数学教师

孟德来

G633.6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数学教师能否进行有效提问会明显影响数学课的教学实效,可以说“有效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在数学课堂增强提问的有效性的体会:

一、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差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教师素质、经验或学生学习基础、个性特点等原因的影响,现在的数学课上提问的有效性差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题目太难,学生则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答;题目太简单,学生虽然说出答案,但问与不问,实质并无不同。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对学生思维热情的一次折磨,没有太多教学实效可言。再如,教师备课不精心,提问的随意性强,违背精讲精练原则,有时一堂课都是教师的问、学生的答,学生在看似五花八门、嘈杂热闹的课堂中,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学了什么,这样的课上与不上实质也无区别。又如,课堂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问题提出后,学生便沉默,就算老师点名提问,学生也是支吾不答,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应该反思是否是自己的问题表述不清,还是启发不当,还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还是学生从心理上不愿认同教师的教学活动……总之,低效提问、无效提问制约了数学教学课堂效益,而有效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的。数学教师必须自觉提高有效提问意识,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和教学管理艺术,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有声有色,绽放数学魅力。

二、不要被“学生没有问题”的假象蒙蔽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在一道题解答完毕之时问询学生:“还有什么不会的吗?”,听到的回答往往是“没有问题”,教师便自以为学生都掌握了此题的解答方法。可实际上,学生真的没有问题了吗?如果真的没有问题,那在试卷上、作业上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是“空白答案”?所以,“没问题”是一种假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千万不要被学生的一句“没问题”而轻信学生真的弄懂学会。上课不是走过场,教师讲解清楚不等于学生学得明白。教师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来检测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效,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必要时,教师也要不耐其烦地对已经讲过的知识进行再次讲解。

三、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激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并善于保护学生的质疑热情。有的教师嫌学生的问题太过简单,说了一句“书上有答案,自己找吧”来敷衍学生,或者“这道题都不会,你到底听没听课啊”,诸如此类的回答,学生不仅得不到问题的解决,反而伤害了學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便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受到教师的“白眼”和学生的“嘲笑”。学生的提问或是问题的回答都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支持,无论学生的问题问得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都应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表示肯定,从学生问题或回答的情况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重难点,应及时正视问题本身,或是教师亲切解惑,或是邀请其他学生帮助解答,都会让那个提问学生受益良多。如果在课堂中发现了某位同学的问题有新意或独到的价值,教师应适时表扬该同学的问题意识,进而与其他学生一起来深层次地研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只有善于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使学生乐于形成问题意识,才会亲其师、爱其道,在快乐中收获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科学分析学情,因材“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对问题的设置要做到精挑细选有梯度,课堂提问要尽量做到少而精,达到“质”与“量”的优化组合,争取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收获更多的教育实效。教师的提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学习基础为参考,要尽量做到提问因人而异,提高提问的针对性。提问的涉及面要面向全体同学,施问对象要预先合理设计,对于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可适当提问些难度较大的拔高题;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可强化核心题训练;对于学困生,尽量设置难度较低的基础题。尽量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表演,都有很大机会获得成功感。

五、珍视学生“错误”契机,促发学生数学能力“生长元”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总是在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中靠近教师的塑造标准。教师要以宽容之心、理性之态来看待学生的错误。教师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学生答错或不能解答时教师更应保持心平气和,不能指责学生愚笨。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不可能总是答对,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珍惜学生的“错误”契机,促发其形成数学能力“生长元”。学生的错误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存在不尽心、未尽明之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错误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数学学习。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最好不直接评价,不妨认真分析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将学生的错误演绎为一节成功课的“点睛之笔”。也不妨“将错化疑”,再次巧妙设问,多一些暗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分析思路,让正确解法更为深刻地被学生所认知。如果课堂评价可用分数来执行,那么对于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1分奖励,对于学生回答错误时也应给予0.5分的奖励,只要学生有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回答,那么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是值得教师高兴的答案。

六、极力营造有“笑声”、“赞美声”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应有笑声,而不应充满斥责声、挖苦声,甚至伤心的哭声。有些数学教师严肃有余却幽默不足,学生战战兢兢,不敢直视教师的眼睛,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恐惧。数学教师要建立欢乐课堂理念,尽量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等智慧来“邀请”到学生的快乐体验。师生之笑能舒缓课堂压力,已形成师生教与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说,有笑声的课堂更有教学实效。数学课堂应有赞美声,而不应总是批评声、叹息声,甚至是学生的默默无声。数学教师应善用激励手段来调动起学生乐学、善学的积极状态。数学课堂应该存在教师对学生进步的赞美之声,也应该存在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艺术的赞美之声。赞美之声可以助生师生更良好的进取意识,使教与学的实效更为明显,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充满“笑声”和“赞美声”的课堂才是师生向往的天堂,在这里必能并发出更耀眼的教育成功火花。

总之,学贵知疑、解疑,有效提问是艺术也是学问,数学教师应努力使提问活动的功效更上一层楼,积极践行有效提问来增强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能问、想问、敢问、善问、会问,让学生品味到数学竞逐的乐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赞美数学教师
远离否定式赞美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