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17-04-10 14:07崔敏晶余艳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崔敏晶+余艳辉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对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三方面不足,即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认识缺乏,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強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构建合理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以及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四条改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专业化

G647.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发展,成为一个急需解决和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跟不上社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因此,剖析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实状况,寻找缺点与不足,对于我校发展、大学生就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问卷调查背景

为了解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掌握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编制了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的调查,以了解他们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对就业形式的了解程度、参加过的就业指导内容方式、就业指导重要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是否具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改善对策。

三、问卷的制定

本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为单项选择题,共12道题。问卷均采取无记名形式,向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 400份 ,回收问卷 400份,回收率为 100%,其中有效问卷 400份,有效率为 100%。

四、问卷整理与分析

问卷回收后,经过整理与统计,分析出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理论支撑比较薄弱,多数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很少对学生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择业就业过程等方面进行专业性地辅导。

1.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您对我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是否了解”,受调查的400名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非常了解(0%)、比较了解(17.6%)、不太了解(51.5%)、不了解(30.9%)。这说明就业指导机构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参与度不高。“你对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如何”,有19.5%的学生选择“严峻,难”,有10.8%的学生选择“较好,容易”,选择“不了解”或者“完全没有考虑过”的学生达69.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较消极的态度,或者没有合理的进行自我定位,无法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您希望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就业方面的指导”,选择“从大四开始”占被调查者的59.8%。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时存在着一时性行为,即“大一、大二不着急,大三感觉来得及,到了大四乱着急”的现状。

以上数据反映出,目前我校就业指导工作倾向于忙于处理事务性的工作,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指导工作。同时,大部分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就业指导的对象,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各种信息下意识的忽略。学校的重视不够与学生的忽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相互影响的,学校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进校时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而学生就业意识的缺乏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到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2.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您认为目前我校就业指导效果如何”,答案依次是作用很大(10.2%)、作用一般(31.8%)、作用很小(49.5%)、没有作用(8.5%)。在“您主要通过哪种渠道了解就业信息的”,大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社会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人才中介”以及“家长、亲戚、同学、朋友等社会关系”获得就业信息渠道占受调查人数的78.3%,而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获得相关就业信息仅为16.3%。调查结果显示了我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效不明显。

目前我校主要由毕业班辅导员承担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而辅导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没有丰富的求职经验或创业经历,所授课程照本宣科,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不够全面具体,无法在学生中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达不到教学预期目标。另外,辅导员在具体工作时往往倾向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既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研究,也缺乏对大学生的实际求职动态和需要获得帮助的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由于对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很难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3.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调查“您最希望学校提供哪项就业指导和服务”中,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以及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占64.5%,说明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更新较慢,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就业指导与服务在有关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心理指导等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执行、提供“供需见面会”、户口档案、人事派遣、协议办理等事务性工作。

在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具体形式调查中,学生对“在校期间,您主要是通过什么形式获取有就业指导与服务”,选择“学校举办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创业讲座占”占98%,而选择其他三项“个别咨询指导及就业心理咨询、优秀校友讲座、模拟招聘及实践训练”仅为2%。这充分说明了我校就业指导主要采取集中上课的形式,较少采用针对个人辅导和咨询等个性化就业指导形式。

在成功就业干扰因素分析上,选择“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就业信息量少”占受调查学生的61%。这可能进一步佐证了我校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较单一,或者是就业指导与服务到位了,但学生本人没有充分利用,达不到理想效果。不管哪种原因,都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改善和加强。

五、问卷结论与建议

1.加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在“您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规划吗”,选择“有,非常清晰”的学生占9.3%,“有个大概”占33%,“有一点”占39.5%,“完全没有”占25.7%。在专业与就业关联了解程度上,大部分学生选择“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占受调查学生的56.8%。这都说明学校开展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如大一开展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社会需求等情况。大二侧重于学生自我提升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大三侧重于自主创业指导,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四则侧重于就业政策流程、制作简历和面试技巧的指导。

2.构建合理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我校已建立全方位就业指导平台,如在平台上分类发布招聘信息与企业宣讲会信息,设置了国家政策专栏,增设常见问题栏目等。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网站平台,增设校友专栏,组建校友资源库,邀请校友在平台上发布就业和实习信息。根据校友意愿公开校友的微信、QQ、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学生与校友沟通互动,实时了解岗位或公司的情况。同时,学校应加强与政府、用人单位的合作。学校就业信息网应掌握全国各省各市、县级的招聘信息以及毕业生的个人信息,与各地政府或用人单位等实时共享,建立一个最丰富、最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网,为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提供方便的平台。

3.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

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应努力专业化。第一,具备熟悉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的就业工作方针、政策、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的内容知识,了解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的职业理论。第二、获取和整理就业信息的能力。能够主动了解就业市场,掌握用人市场对就业人员的要求变化;具备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作出一定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预测与建议。第三、具备基本咨询和沟通能力。不断学习最新理论,掌握职业咨询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协调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4.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率必须要丰富就业指内容,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同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安全教育、技能教育、创业教育和诚信教育等结合起来,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通过邀请优秀校友访谈法、社会知名人士举办报告,增长学生就业创业经验,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就业。通过开展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尽早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目标。通过组织简历大赛和模拟招聘等活动,提高学生求职择业实战技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法、实地参观法、讨论法、專题讲座法、焦点问题辩论法、模拟面试法、焦点问题辩论法、视频资料播放法等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技能,使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学校必须突出重点、灵活多样的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期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邓基泽.构建全员指导全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2]胡秀俊、于建波.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构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04).

[3]徐晓颖.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6).

[4]田晓刚.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06).

[5]李志锋.生涯辅导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01).

[6]郭冬娥.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学[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5).

[7]潘晶巍.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探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