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化:高校网络道德的教化之道

2017-04-10 22:47张元
社科纵横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化道德教育主体

张元

(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教育改革研究·

文化教化:高校网络道德的教化之道

张元

(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扼杀了教育的本性,生活教化理想被放弃,存在规范消解教化,经验消解理性,重复消解创新等问题。将“自上而下”的道德意识灌输与“自下而上”式的引领和提升过程结合起来,发挥网络文化优势特征、效能,使主体在与网络文化相互创生过程中,实现启发引导,促进其对网络文化价值的掌握、认知、体验、内化和践行,提升个体的主体性。网络文化教化目标指向主体与网络文化的相互创生,获得网络生活意义,转变和完善精神生活,促进自由全面发展。促使教化成为一种化知识为个性、理性和德性的教化实践活动,使网络道德教育转变成一种启迪、唤醒和引导的教化实践活动,促成主体的精神成长。教化内容要实现从知识化到人性化、从政治化到生活化、从科学化到人文化的转变。

网络文化教化 主旨 方法 目标 内容

网络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世界,网络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更应被理解为一种教化之本源。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这种“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扼杀了教育的本性,被简单化为某种政治性宣教、导致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无形中被窄化、扭曲,失却了自身本真的反思和超越的品质,也失去了文化教化的内涵和意义。强调大学生主体的内在的精神发展是网络文化教化的本真意蕴和价值指向,而规训则是对大学生主体一种外在的规范性约束,它强制性地把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塑造成特定类型的人,而网络文化教化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现代网络社会每个公民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文化自觉性。

在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程中,重提网络文化教化的重要性,是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教育误区的反思。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已然“放弃了生活教化的理想,专注于最基本的生活觅食技能和迎合他者霸权的驯顺道德,它所关注的不是如何启发大学生主体通过学习和教化来获取智慧和德性,如何通过教育学会治理自己的生活和参与公共的社会生活,以及如何获得造福于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德行和智慧。”[1]此种“规训”式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缺乏道德意义、价值存在和生活情感体验,严重偏离和脱离了网络文化教化的本真。

一、网络文化教化主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的本义是上施下效,教行迁善,充分发挥“文”所具有“化入人心”的巨大力量,使人向善、求真、崇美。关于礼乐教化,董仲舒指出:“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专用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藏于骨髓。达到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2]之效。关于政教之关系,董仲舒曰:“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3]。意即对民众广施教化是维系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之根本。陆贾,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在《新语·无为》中指出:“故曰:尧舜之民,可北屋而封;桀纣之民,可北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显而易见,这些政治思想家都在强调教化的重要性,都旨在说明运用文化对广大民众进行教化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周语》说:“教,文之施也。”《说文》说:“化,教行也。”“化”之本义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悄然改变。从文字训诂来看,“化”从“人”从“匕”,《说文解字》说:“匕,变也,从到(倒)人”,“文化”中的“化”是动词,强调“以文化之”,以“文”化人,上有所教,下有所行,“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可谓之“化”。“文化”的“化”是动词,“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今废所恃而独立其所助,非所以致太平也。自京师有悖逆不顺之子孙,至于陷大辟、受刑戮者不绝,由不习五常之道也。”[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化”是对广大民众的精神意识及其生活行为习惯的一种有形有段和无形默化相结合的影响、渗透和转变的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是为成就个体之德。

西方的教化思想源远流长。在古希腊,paideia一词可译为“教化”,意味着教并使人习于教,意味着对人的灵魂进行培育,继而使其形成一种稳定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获得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满。德语中的“教化”一词,其最初含义是“赋型于某物”。文艺复兴以后,“教化”被认为是培养人类最高的精神品质的活动。伽达默尔认为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使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的精神存在。由此可见,在西方的思想话语系统中,“教化”是指一种对人的思想精神进行培育,旨在使其精神世界发生深刻转变,继而使其形成一种持续稳定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并由此达至一种人性之完满的训化活动。

教化是一个系统复杂、主体多元的活动过程,因此,不能用单线式的思维来理解教化概念,更不能简单地把道德教化与政治教化混为一谈,从而淹没了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教化,是指用某种良性健康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来对主体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和引导,促进这种“真”、“善”“美”的思想与主体的精神意识自然融合,实现主体的精神转变,达到从个别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发展。文化教化是通过构建合理的文化认知场,使主体接受、加工、整理、内化外界的文化信息,使主体内心的诸能力能够相互协调,促使主体与文化相互创生,促进其道德认知能力发展、道德意志提升、和道德人格完善,唤醒内蕴于主体内心深处的是非情感与善良天性。

网络文化教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公民和网络社会公民,培养每个网络社会公民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文化自觉性。网络文化教化是指在具有虚拟特征的网络文化系统中,将“自上而下”的思想道德意识的灌输与“自下而上”式的引领和提升过程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特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效能,将优秀的文化价值、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转化成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一切领域和部门中的行为规范,促使主体有效地认知、接受和内化外界的文化信息,使其在与网络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中,实现对主体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和引导,促进其对网络文化价值的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体验、内化和践行,促使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的提升和普遍性的养成,最终指向心灵的启迪、向善的转变、精神情感的升华和内在德性的生成。网络文化教化的主旨是在尊重大学生主体自由的前提条件下,以一种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采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理路,引发网络行为主体内在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促进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壮大和发展完善。

二、教化方法:陶冶人“性灵”

“教化”一词,在古汉语中的另一说法是“陶冶”,“陶冶”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冶陶铸金工艺技术,即按照某种先行设定的模式,把将要塑造的泥胚置入熔炉的火中,使之在火中得以定形。《汉书·董仲舒传》曰:“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5]即以陶喻造瓦,冶以喻铸金,言天之生人与此类似,或曰陶冶发“性灵”。在网络文化教化意义上,“陶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大学生主体的天生资质的重要性(土质),即泥土的土质是人的天性;二是强调外部的模型(理念世界)对其成型的支配性作用,即制作者是教师,模型是方法和理念。“从哲学上说,教化就是指所教之事所体现的精神与受教者的精神之间的交往、融合过程。教化是一个渐滋浸渍、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化的实践智慧也表现在它用感性的、体现着人类普遍情感形式的典型意象对人进行启发和归融。教化所指向的是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塑造,是一个类似于生长的过程,即要促进一个人精神的整体成长。教化就必须符合人的心灵情感的实际。只能采取一种熏陶、浸渍、感染、影响的方法,来使人的心灵情感具备一种活生生的普遍性;而不能采取单纯的外在知识的灌输方法。教化,对个人来说,使其德性深厚,情感合度,行为合宜;对社会来说,就是要化民成俗,让风俗变得淳厚优良。”[6]人性灵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蕴含灵的趋向和可能,这种灵性潜能只能在主体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才能被诱发出来,亦即陶冶发“性灵”,然而,人性的灵光和生命的潜能因个体的先天资质和后天际遇的不同而表征各异。因此,在网络文化教化过程中,要以对人的生命的价值的尊重和提升为引子,来激活和点亮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人性中“善”的一面。

在网络文化教化活动中,应坚守以下原则:一是网络文化教化应该成为一种化知识为个性、理性和德性的教化实践活动。使网络道德教育转变成一种启迪、唤醒和引导的教化实践活动,促成大学生主体的精神成长,变学习活动为一种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的过程。二是网络文化教化是一种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相结合的多方面的行动。它不仅有来自教化主客体相互之间的启迪、意会、引导、生成等构成的一系列的行动,又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行动,是这些行动共同体组成的一种的交往性互动的行动。

三、教化目标的转变

网络文化教化目标指向大学生主体与网络文化的相互创生,网络生活意义的获得,精神生活转变和完善,以及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现教化对象的转变过程中,既要尊重教化对象的主体性,表明网络个体在教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要强调在教化活动中主客体的交互性,实现网络主体的主体性生成和文化自觉。

1.教化指向大学生主体与网络文化的相互创生

人是一种社会性与文化性的存在,自其出生开始,便接受着文化的影响、规约和熏陶。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人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创生,脱离了人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死寂或潜在的东西,文化教化的实现必须依托现实的此在的文化世界。文化最能贴近和揭示人类精神的生命本质和本体特质,对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道德良知也具有唤醒和促进作用。文化教化就是以个体须臾不可离的社会文化作为质料,使个体的精神在接触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文化熏染、感染和教化,这是一个伴随着文化到个体再到文化、由客观到主观再到客观的无限反复的循环过程。教化乃是文化对人内在的情感、心灵和道德品质的培育和提升,教化的目标是一个“文化的人”,因此,网络文化教化目的的实现也必然建基于人与文化的相创相生。

2.教化指向大学生网络生活意义的获得

现代性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和超越精神的缺失是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最大难题不是知识的构建,而是在知识及其系统背后对意义世界的创造。大学生主体的道德情感和精神文化的成长和提升与否是检验文化教化效果的试金石,精神文化是以对大学生的生活意义为追求向度和价值目标的,通过对人文知识的认知、学习、解释和评价,注重大学生网络主体间的相互表达与理解交流,以致力于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认知、觉知和体悟,既要明其意义,又要得其意味。而那种个人觉得网络生活没有为其提供任何有价值东西的感受就是一种无意义感,这使得大学生网络生活意义的获得由此成为网络文化教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指向。因此,网络文化教化必须直面大学生主体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生活意义的设计与教育必然要引领他们追求有价值意义的生活。

3.教化指向大学生的精神完善

教化意味着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普遍性道德品质的陶铸,而道德情感和精神完善也正是网络文化教化的重要指向。“化”是指大学生主体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一种深刻的转变,其主旨是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育人的精神成长、发展和完善。柏拉图用“洞喻”描绘了人们接受教化与缺乏教化的精神状况的区别,他认为善、美和真理都孕育于人灵明的天性之内,而教育就是从人的心灵深处将理性引出来,没接受过教化的人是理性受到蒙蔽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教化思想虽形式各异,但都注重以潜移默化的教化方式,循序渐进地激活、诱导和引发人内在的精神生活的深刻转变,提升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的自觉反思及其精神的超越。

4.教化指向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由的丧失,虽然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但也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精神贫乏、创造力衰退的下降时期,精神被技术过程所吞噬。虽然现代性倡导人们追求自由,但现代性的发展又导致人们陷于科学技术支配和操控,导致崇高价值弱化和丧失,使人的生命价值归于虚无,导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缺失。网络文化教化的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的文化接收、理解和承担的能力,即为文化而活动的能力,但具备这种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他必须是一个自由的思考者,这种自由也是因人而异的,在面对各种社会环境时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理性反思能力和道德自觉能力。网络文化教化强调大学生主体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即其必须要具有自我掌控的道德意志力和顽强的精神信念。

四、教化内容的转变

网络文化教化以一种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采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理路,将“自上而下”的道德意识灌输与“自下而上”式的引领和提升过程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特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效能,将优秀的文化价值、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转化成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一切领域中的行为规范,促使主体有效地认知、接受和内化外界的文化信息,使其在与网络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中,实现对主体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和引导,促进其对网络文化价值的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体验、内化和践行,促使个体的主体性的提升和普遍性的养成,最终指向心灵的启迪、向善的转变、精神情感的升华和内在德性的生成。

1.从政治化到生活化

网络文化教化习惯于将形成于特定语境的教材文本固化为绝对真理的权威文本,以强势的话语权依据实际的政治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展开宣传和说教,教育者往往刻意回避,或主观地扭曲现实以迫使实际状况服从于固化的权威理论。然而,“当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分追求教育内容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注重在‘学理层面’诠释教育内容,对如何认知、提升和促进‘应然层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论证,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和认知图式缺乏沟通、了解和现实关照,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灌输,缺乏‘实是’的思想引导,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抽象的教育理论,而不能主动思考和自发创造。”[7]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警惕和防止政治化的过度,教化内容应当注重从政治化回到生活化,注重向大学生主体的生活世界回归,回归人真正的价值场域——生活世界,实现“网络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往和融合。

2.从科学化到人文化

当前的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将科学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倾向于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解读人类世界的各种文化,导致科学的符号化和数学化趋向严重,导致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度滥觞。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片面强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而遮蔽其人本价值的倾向,在灌输教育实践过程中呈现为一种‘控制性说服’,即教育者把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看作是控制和被动说服的对象客体,刻意回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以及复杂敏感的社会和民族问题,忽视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实际的价值诉求、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8]而现实生活中的体验、隐喻和行动的人文教育方法论对网络文化教化至为重要,这种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教化活动不限于传授一些给定的、具体的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是通过社会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启蒙和转型,对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网络媒介素质和精神思想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引领和提升,使大学生主体能够自觉地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态度来对待网络生活、学习和工作,赋予网络文化教化活动以一种既自在自为又自由自觉的价值内涵。

3.从知识化到人性化

当前的知识教育强调把语言符号形式的道德教育内容当作科技性知识一样传授,导致教育内容被抽去了人性本质内涵,流于表面的反映事实并止于事实,导致教育内容成为一种抽象空洞的行为规定,偏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变成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性和强制性的教育。尤其是在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高校教育系统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是教育过程中一对重要的矛盾体,两者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而且“包含在教育内部的各种因素,都盖上了一定社会的印记,在整个教育过程背后隐藏着社会的必然性。因此,决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特别是不能脱离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集中表现——政治来研究教育。只是使身心发展内部矛盾中所蕴含而又是为社会所需要的因素和方面,转化为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和方面,改变身心发展矛盾的结构及运动方式,改变某些属性,使得客观规律在新的被塑造过的对象中通过新的组织结构而被利用。”[9]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从知识化向人性化转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化原则,引领大学生网络主体自主自觉地进行价值思维和道德评价,注重知识及其系统背后对价值意义世界的创造,从而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和谐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人才。

参考资料:

[1]韩锦标,张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J].江苏高教,2016(5):116-119.

[2]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下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3:1096-1100.

[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9.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二)·汉纪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6:322.

[5][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05.

[6]詹世友,栗玉仕.论中国古代教化的实践智慧[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1):18-24.

[7]张元等.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07.

[8]张元,王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4):36.

[9]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8.

G641

A

1007-9106(2017)06-0157-05

*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对策研究”(编号:C-c/2016/01/07);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连云港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治理路径研究”(编号:17LKT2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资助项目“网络社会的现代性困境与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17M611233)。

张元(1983—),男,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化道德教育主体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