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建构

2017-04-11 12:29黄成华
社科纵横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国话语建构

黄成华

(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理论探索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建构

黄成华

(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大国形象建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媒体为大国形象建构提供了便利,但技术劣势、形象模糊、话语劣势等因素阻碍了大国形象建构的顺利实现。为此,文章提出坚持和平与发展、提高国际话语权、设计话语传播技巧、调动国民热情等路径建议。

新媒体 大国形象 建构

一、建构大国形象的意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造福国内百姓、增强百姓福祉的同时,也提升了国际地位。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希望能够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中国。2015年,《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这一现象折射出整个国际社会的普遍心态。同时,中国也日益重视建构有说服力的大国形象,并把其作为大国崛起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重点支持。中国的大国形象无疑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其构建涉及到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采取什么姿态、标榜什么立场等问题。通过建构大国形象,彰显中国气度和大国风范,对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

进入新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除了增强传统的硬实力之外,也注重增强文化软实力。大国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构大国形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是中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中资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中国的对外开放经过30多年的积淀正朝深层次发展,即从原初的商品输出、劳务输出发展到技术输出、资本输出。中资逐渐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意识形态的偏见抑制了中资在海外扩张的规模,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甚至被误读为“新殖民主义”,中国的善举遭到了抹黑。中国要竭力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认可的范围,把对“中国制造”的认可扩大到对中国“大国形象”的认可,提升国际地位。构建大国形象,体现了国民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价值追求,成为指引中国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二)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建构大国形象是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习近平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进时提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1](P273)建构大国形象既在国内赢得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也在国际赢得了和平友好、坦诚交往、以礼相待的国际环境。

(三)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建成世界强国,就要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建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2]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构建大国形象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构建大国形象时,更应该凸显出大国气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显示出了非凡的、卓越的领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构大国形象,使民众认识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是盲目自信,不是自吹自擂,而将会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识,从而消除理论混乱,使民众更加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勇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大国形象的有力佐证,并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会进一步演绎出价值自信、文化自信。

(四)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以自身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靠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国际舞台上活跃着一个日益强大而友好的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也有利于世界。一方面,中国靠参与全球化获得快速发展,而没有伴随着枪林弹雨,血雨腥风;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对“国强必霸”论的有力反驳。中国的强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建构大国形象,向世界传达中国关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声音,释疑解惑,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担忧。中国对“国强必霸”论魔幻怪圈的摆脱,本身就开辟了一种崭新的世界发展体系,有别于“西方的繁荣富强,东方的贫穷落后”之格局,而是呈现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国始终强调要以对话来代替对抗。习近平提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架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P273)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由中国等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成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交往的黄金法则。

二、新媒体时代建构大国形象的特点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所发展起来的产物,被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其相比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存储量大、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新旧媒体的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传播方式由“点到面”转变为“点到点”。新媒体的兴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低准入性

只要电脑能够连入互联网、手机有信号,无论天涯海角还是近在咫尺,无论高楼大厦还是田间地头,民众就可以融入到信息传播的滚滚洪流中。低准入性的新媒体使用标准使得信息发布的操作越来越简单,能力要求越来越低,经济耗费也越来越少,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小贩走卒,都能轻松拥有,操纵自如,游刃有余。新媒体为民众理性交流、信息共享提供了开放性、即时性的平台,使得沟通无时不有。这使得民众接受大国形象教育时,既能够接触到相关的海量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高品质信息,又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毫无障碍。民众利用新媒体动动手指头,或者点赞,或者转发,就能够参与到建构大国形象的事业中,成本低,易操作,使建构大国形象无意中演变成全民性的壮举。这在降低政府建构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建构的效果。

(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庞杂、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兼具多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同时,QQ、MSN、博客、微博、微信、易信等具有互动交流功能。新媒体时代无论从信息获取的意愿,信息交往的渠道,还是信息交往的频率,都较旧媒体时代有了长足进步。新媒体以其极富个性化的色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信息传播中。旧媒体时代求大同,新媒体时代则求差异。原来整体化的大众化群体被分化成越来越多的小众化群体。小众化群体具有互动上高度频繁、认知上高度统一、情感上高度融洽等特点。一些民众依靠新媒体形成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多个人际交往圈、朋友圈,相互之间互通信息有无。他们在互致问候、交流情感、融洽人际关系的同时,也阐述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多样化的互动交流平台,增强民众浏览信息的意愿,引导民众理性发布信息,将为建构大国形象提供无限丰富的民间资源。

(三)新媒体信息主导权的大众化

新媒体在扩大信息受益面的同时,也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新媒体的普及为民众发布信息提供了便利化的条件,使得每个民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作者、采集者和传播者,实现了信息贡献者与受益者身份的合二为一。旧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权和诠释权由专业媒体机构所垄断;新媒体时代,信息主导权逐渐向普通民众转移。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旧有局面,每个人都可以就如何建构大国形象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信息传播技术的简单化带来了信息发布权力的分散化,并日益向民众回归。旧媒体时代,媒体聚焦的就是民众关注的;新媒体时代,民众关注的就是媒体聚焦的。这一次序颠倒变化凸显了新媒体时代民众的地位。政府结合大数据技术就能够准确地把控社情民意,观民色,听民声,顺民心,合民意,形成共识,凝聚民心,加快大国形象建构的进程。

三、新媒体时代建构大国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中国在建构大国形象的道路上必然会遭到百般干扰,面临着诸多不信任。新媒体既为中国建构大国形象提供了便捷化的通道,同时也为西方国家抹黑中国大开方便之门。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技术优势

“资本全球化的控制方式从物质力量等硬实力控制向文化、知识、科技等软实力控制转变,信息鸿沟、科技鸿沟、人才鸿沟、文化鸿沟成为西方建立全球霸权体系‘安全岛’的主要手段之一。”[3]美国不但强调硬实力,而且强调软实力、巧实力,尤其是信息领域的控制能力。美国最早开始信息化建设的浪潮,经过多年经营,早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化领域的巨擘。进入新世纪,美国为了占据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地,引领发展潮流,更是加大了研发力度,研发经费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同时,美国严控高新技术出口,制定了一系列非常苛刻的出口条件。美国把自身的技术优势演变成技术任性和技术霸道,肆意妄为,我行我素。美国利用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他国主机;在网站植入后门,进行后门攻击;在他国网站设置钓鱼页面。手段之多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使得国际社会的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和挑战。在2013年被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尤其凸显了美国在新媒体领域的霸道与强势,不但将中国、俄罗斯等所谓的潜在威胁国纳入监听范围,甚至其一贯的亲密盟友也未能幸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延伸到新媒体领域,并理所当然地把新媒体当成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的场所。这对于中国建构大国形象而言,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鞭策。

(二)中国的大国形象还不够清晰

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供参考的前提下,十三亿中国人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成功,也必将在人类发展史上谱写下辉煌的历史篇章。建构大国形象是对中国底色的艺术化涂抹,也是对包括中国功夫、中国红、长城、熊猫等中国元素的再次合理化编排,把中国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国际传播。可是,中国对自身大国形象的提炼还不够精准,概括还不够到位,表述还有待优化,中国话语的国际转换尚在进行中。换句话说,中国在实现大国崛起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国的大国形象还不够清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的大国形象还处在丰富和发展中。也正是由于中国的大国形象尚未定型,才使得各种误读四处蔓延。同时,中国的大国形象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逐步确立起来。中国进入到改革的关键期,也是矛盾的深度凸显期和叠加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频频在中国问题上制造事端、寻找麻烦,攻击发难。西方媒体利用社会主义改革中制度不完善所引发的腐败等负面现象攻击中国,企图歪曲、抹黑中国。中国在新媒体领域并不占据有绝对优势,在国际传播领域属于话语弱势群体,对维护新媒体领域的话语权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致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存在碎片化、肤浅化、片面化和杂乱化的特点。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话语优势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依靠话语的鲸吞蚕食,确立起了话语权,并利用各个方面的优势形成了霸权话语的再生产机制,以此来捍卫其话语统治地位。美国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继续把控着新媒体领域的话语权,保持着话语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把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策略延伸到新媒体领域,人为地树立假想敌并实施先发制人、先声夺人策略,肆意攻击,极尽抹黑之能事。西方国家历来把共产主义视为异端,对作为社会主义代表的中国,总是想方设法进行围追堵截,不断地炮制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等荒谬言论。在中国大国形象的建构上,西方国家普遍缺乏正常心态,而是带着意识形态的偏见,认为中国形象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共产主义全球传播的过程,因此,千方百计地干扰中国进行自身大国形象的建构,而改由西方话语主导。这是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期待。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作为既得利益者,依然固守传统的冷战思维。美国开动以新媒体为支撑的舆论机器,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制造国际舆论,散布国际谣言,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模糊是非,以求乱中取胜。“西方部分学者根据16世纪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得出结论说,中国也将无法摆脱‘国强必霸’的怪圈,中国的崛起必将重塑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4]西方媒体给中国形象人为地贴上一些虚假的带有欺骗性的标签,在新媒体上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把中国制造航母、中国海军穿越宫古海峡的军事训练解读为军事扩张主义;把中国在海外的港口合作开发解读成要建设军事基地;把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解读成中国军事势力向印度洋地区的渗透,从而引起印度洋地区周边国家的警惕;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解读成“新殖民主义”;把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视为对他国的黑客攻击;把中石化在境外的投资解读成妄图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解读成文化侵略。“随着中国的强大,自我定位与对外形象的关系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21世纪中国在自我定位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不称霸的、准备和平崛起并有益于世界的大国,这是中国尚和精神的体现。但是,这一自我定位遭遇到对外形象的危机……我们需要清醒地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形象如何被西方作家所想象、夸饰和曲解,探索‘西方的中国观’和‘中国的西方观’的形成过程和规律,进而对其社会心理背景及深层文化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中国形象’的位移和重建的可能性。”[5]

四、新媒体时代塑造大国形象的路径

建构大国形象不是临时之策,而是中国经济地位提高之后的必然之举,是举国上下的共同愿望。大国形象是中国强大实力的外在显现。中国建构大国形象,并不是要向外输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不是为了东方压倒西方,更不是要再造出新的世界话语轴心,而是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促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中国建构大国形象的立足点。大国形象的建构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需要理论工作者的缜密思考,并制定出万全之策。当前,中国学者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对大国形象的建构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坚持和平与发展是建构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

“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成为建构大国形象的强大支撑,使得这项壮举不是遐想和梦呓,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胸有成竹,底气十足。中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重视改善民生和民权,把建构大国形象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现实实践。这是提升大国形象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60万亿元,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继美国之后进入了“10万亿美元俱乐部”。中国取得了骄人的经济发展业绩,向世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经济答卷。在世界经济陷入疲软之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动机,不断拉动增长,帮助世界经济走出低谷。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振丝绸之路,并大力发展高铁技术,提供方便、快捷和实用的交通工具,拉近与周边国家的心理距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和平崛起等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反腐和全球反恐,有效惩处有组织暴力犯罪,坚决遏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向一些国家派出维和部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扶贫开发等工作,如参加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国际扶贫计划,恪守世界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节能减排的承诺,支援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病毒等。由此观之,中国对内改善民生和民权时,对外则自觉担当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履行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从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和普遍认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所以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断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就是一个彰显大国责任的最佳选择。”[6]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在国际交往中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不是“拉一个,打一个”,更不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是“合作共赢”,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在最低共识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的共性。中国大国形象建构的过程,同时就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的国际传播过程。国际社会在认识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底色的基础上,也逐步接受和认可中国大国形象。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责任不是去推翻而应是努力改善当今国际社会的价值体系。西方国际政治价值观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于重视自由忽视平等、重视文明的普遍性轻视文明的多样性、重视抗争轻视包容等等。因此,中国的责任是提出并扩展自己的国际政治价值观,即和平、合作与和谐。”[7]

(二)提高国际话语权是建构大国形象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P162)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刻意抹黑,使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之间严重不对称。“主动参与全球游戏规则的制订,不断促进国际交往规则的合理化,逐步改善全球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规则权力、制度权力,真正确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是预防新的‘中国新殖民论’及类似错误观念,推动全球发展公正性建构的重要路径。”[8]建构中国形象,实际上就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让世界了解真实而全面的中国。中国的学者要学会用中国的话语讲中国的故事,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无疑是站在中国立场之上的,这一点关乎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问题。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为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实践服务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是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的,就是要抵制西方话语侵蚀和盘剥,这就是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立场。”[9]中国要将维护国际正义的斗争延伸到新媒体领域,督促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抛弃过时的对抗性的冷战思维方式。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主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旧媒体时代,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发布权和诠释权为发达国家所把持着。欠发达国家被动地接受着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信息,而自己却始终处于“失语”状态。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成为推动国际话语民主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消解和打破发达国家的话语垄断地位时,也增强了欠发达国家的话语权,促进话语权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均衡分布。

(三)设计话语传播技巧是建构大国形象的前提条件

大国形象建构不是学者的闭门造车、自娱自乐,不是官员的邀功求赏、自吹自擂,其成效既要得到国内社会的认可,也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因此,大国形象建构要有国内和国际两种视野:一方面要从官方话语和学术话语转变成民众话语,从政府大楼和学术殿堂走向工矿企业和田间地头,即要进行大众化;另一方面,要实现民族化向国际化的转换,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014年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新媒体的话语安全提供了保障,为大国形象建构遮风挡雨。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不能偏颇。在建构大国形象时,不但要干得好,而且要说得好,发出“中国好声音”,谱写出“中国好歌曲”,展现中国人勤劳勇敢、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所以,不能视话语传播技巧为雕虫小技,而要下足功夫,重视话语转换,提高话语魅力。只有重视提高话语传播技巧,才能强化话语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话语传播内容上,要进行合理分解,变繁为简,雅俗共赏。在话语传播形式上,采用时尚化、新颖化的话语形式,既生动活泼,不拘一格,又不会言不达意。在话语传播目标上,要进行阶段式设置,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在话语传播主体上,要实施多元化主体的策略,既要有政府机构的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也要有民间智慧,如网络“大V”、意见领袖、BBS论坛版主、微博达人、网络舆情分析师等人才资源。在话语传播效果上,要及时反馈,以便于检验大国形象建构与话语传播结合的状况,既使话语传播不偏离大国形象建构的方向,也使大国形象建构更有利于话语传播。在话语传播策略上,“在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人权、民主、领土、经济等问题的时候,不回避,有针对性地予以回答和解决,反而赢得世界更广泛国家的赞赏;同时,注意对外传播的口径和传播者的身份。对来自不同政治、社会、宗教群体的声音也可以用相应的国内群体声音予以回答和传递。”[10]

(四)调动国民热情是建构大国形象的民众基础

建构大国形象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理期待,也是历代炎黄子孙的夙愿。建构大国形象同样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后的逻辑顺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同样,国之形象在于民之形象。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纷纷走出国门,投资的、旅游的、购物的、留学的、探亲访友的、定居的,兼而有之。大批中国人到海外去,本身就是对中国形象的宣传和介绍。西方媒体无限放大个别中国人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也降低了中国大国形象建构的效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对中国形象的影射,都是中国形象大使。大国形象建构,凡属炎黄子孙,人人有责。大国形象建构是合奏曲,而不是单奏曲,需要全体华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整体化的合力。大国形象建构的成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无尚光荣。要把大国形象建构与国民的爱国热情结合起来,增强国民的认同,将大国形象建构与亿万人民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汇成滚滚洪流。新媒体的使用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性;既是个体完善自我的体现,也是社会充满活力的体现。要着眼于媒介融合的大趋势,顺应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转换,对民众进行有目的的媒介素养教育,督促民众理性爱国、理性建构大国形象,使个体的媒介素养状况符合社会的期待。十三亿中国人利用新媒体建构大国形象,将会产生异乎寻常的奇效。有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力支持,中国大国形象建构,指日可待。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张竹云.关于国民大国心态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37.

[3]任平.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J].新华文摘,2013(8):32-37.

[4]陈曙光.中国模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兼评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模式”[J].教学与研究,2014(2):15-23.

[5]王岳川.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J].社会科学战线,2008(2):214-230.

[6]郭倩.维和:中国大国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D].燕山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43.

[7]甘均先,毛艳.论国际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2-57.

[8]陈忠.全球发展公正性:伦理本质与历史建构——兼论“中国新殖民论”的实质与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0(5):4-14.

[9]陈曙光,余伟如.中国话语建构:原则与目标[J].湖湘论坛,2014(4):17-22.

[10]王启凤,王志章,张引.中国和平崛起视角下的国家软实力构建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9(3):59-63.

D610

A

1007-9106(2017)07-0023-06

黄成华(1976—),男,广东医科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国话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吐槽大国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