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2017-04-13 08:48王天辉
甘肃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络背景语文教学

王天辉

【关键词】 语文教学;网络;资源;背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75—01

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以及信息收集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由于信息量的庞大,对于学生收集相关的学习信息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老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到很多的教学资料。作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面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开展教学形式的变革,让学习在更加宽松、积极、高效、有趣的环境中,迅速掌握知识要求。

一、 掌握学生平时兴趣的关注点,避免互联网“陷阱”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比如有的学生可以崇拜某一明星,比如TFboys等,有的学生喜欢打游戏:比如穿越火线等,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兴趣不会缩减。由此老師在此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感,比如就可以将歌词转换成为一堂赏析的课程,不仅可以让老师来选择,还可以指定一个选题,让学生来收集歌词。这样就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也可以学习到与语文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分享成为了必然,对于很多教学内容解答,互联网上会存在多种多样的答案,而其中也会存在错误引导性的答案,而学生进行答案搜索时,就可能掉入这样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学习障碍,为此,老师对于课后问题的设定,首先需要确定互联网上是否存在系统的答案,避免学生可以直接套用互联网答案的可能,同时对于问题答案的设置,可以建立起一个学习群,进行定期,定量的发布,重要的是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对于互联网上对于知识点的错误理解要拿到课堂上来进行积极的分析对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成绩。

二、 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积极开展研讨性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对于学习过程没有参与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的讲解,一般都是一知半解的。由此在初中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学习过程中那些人物性格丰富,关系密切复杂的课文,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剧的排练,老师则充当导演的角色,当然互联网上一定会存在相应的影视资源,老师可以先学习,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积极诠释整个人物的形象,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与理解,让学生对于整个文章的脉络与人物都可以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针对知识点比较复杂多样的文章,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的学习讨论,让学生来理解课文,讲解知识点,完成课堂教学,期间老师所充当的角色应当是听众,对于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错误点,进行登记,在随后的评价中指出,当然不要强调错误,而是要强调另外的正确的解释,强化学生对于正确知识点的掌握,老师也可以在期间了解学生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集中的强化。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背景

互联网中的资源丰富,具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同时针对语文学习的现实特点,很多文章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或者是环境特点,而这些特点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源才可以更好展示,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理解,老师需要对于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的知识点进行统计,并通过制作PPT等形式,将一些背景资料或者是拓展资料进行展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于一些互联网上的优秀教学课件进行学习或者引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积极引进微课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宽度与深度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对于一些比较基础且分散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充分地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完成对于知识点或者知识框架的总结,针对其中出现的错误或者问题,老师再做具体的分析指导,在学习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老师充当辅导员或者是引导者的角色,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的模式。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网络背景语文教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