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人”“象胥”及其他
——中国古代译官名号考

2017-04-13 03:20高查清钱晓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辞典译者

高查清,钱晓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

“舌人”“象胥”及其他
——中国古代译官名号考

高查清,钱晓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汉字的构成与西方文字由字母简单拼接的构成方式有所不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诞生历史和丰富的意义蕴含,讲究“名实相符”,很多汉字仅仅从它的外形和构造就可以窥见其大致内涵。通过对中国古代对于译者“象胥”“狄鞮”“寄”“译”等不同称谓的推敲,循名责实,可以发现这些“名号”背后独有的深刻内涵,它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译者之“职(职务)”与“能(才干)”,间接地揭示了译者应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译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地位。译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角色,不忘自己的工作性质,帮助人们圆满完成跨语言交际,为我国以及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译者;名实;循名责实;职;能

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的构成不同于西方文字由字母简单拼接的构成方式,它有着丰富的意义蕴含,讲究“名实相符”,很多字仅仅从它的外形和构造就可以窥见其大致内涵。从造字法上讲,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许多汉字的音、形、意与其所指有着某种奇妙的映射和呼应。中国古代称译者为“舌人”,除此之外还有“寄”“象”“狄鞮”和“译”等称呼。如果仔细推敲一下中国古代称谓译者的这几个汉字,就可以发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译者的角色及其工作性质。以下笔者将循名责实,通过中国古代对于译者的不同称呼,探求译者的职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译者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

一、“舌人”何人

“舌人”是中国古代对译者的称呼,《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解曰:“周朝所置通译之官”,并举《国语·周语中》例句“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1]释之。可以看出,早在周代,朝廷就已经设立了“舌人”这个官职,负责“通译”之职。《中国外交辞典》将该职位的设立时间确定为西周:“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负责翻译”,又以《国语·周语中》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2]释之。志者,意也,心之所向也,故“舌人”也就是能够帮助相互不能理解对方语言的人们沟通信息、理解彼此心意之人;《三礼辞典》的解释更为直白:“能翻译外族语言者”[3]。

但是,“舌人”却不是我国古代译者的唯一称呼。周朝的《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4]后赞宁又延展解释曰:“《周礼》有象胥氏通六蛮语,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译知八狄”[5]4。其意是“寄”“象(胥)”“狄鞮”“译”分别通晓东南西北等各地部族方言。而“象”“象胥”“象寄”是其通称,职责是“掌四夷之国使,以传宾主之语”[6]305。余子侠教授称《周礼》的这段文字“不仅揭明后世所言翻译人士为‘象寄之才’的称谓之源,而且表明中国最迟在西周时期已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专职人员以及进行翻译的活动”[7]24。

可见,周朝各地的人们对从事翻译活动人士的称谓各不相同。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同属一个中国,当时译者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称谓呢?这些不同的称呼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呢?或者说,人们为什么会给译者冠以上述称呼呢?每一个称谓和其工作性质及其身份、角色是否有一定联系呢?

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

古时北方人们称译者为“译”,这个称谓和现在基本上一致。究其原因,应该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统治中心位于北方的时间要远长于南方,而官方语言基本上是以首都周围的语言为基准确定的,沿用了由北方方言为主确定下来的一套语言习惯,这样,称译者为“译”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正如赞宁所言:“今四方之官,唯译官显著者何也?疑汉以来多事北方,故译名烂熟矣。”[5]4法云亦有类似理解: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而译《四十二章》,因称译也[6]305。

唐朝经学家、语言学家贾公彦和北宋佛教史学家赞宁两人都把“译”字解作“易”,即变换之意。这样的解释自然贴切,浅显易懂,令人信服。贾公彦在《周礼·义疏》中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7]24赞宁在《译经篇》中有言:“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5]3《简明古汉语字典》把“易”解为“换;交换”,如《易·系辞下》有“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之言,《战国策·魏策》亦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之语。又解为“变换;改变”,如《荀子·乐论》云:“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曰:“然时易势殊,敝极必反。”同理,“易辙”即“改变行车的道路”,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作法[8]1000。

这些词典解“译”为“易”,即变化、改变之意,和卡特福德说的“翻译即是用目标语中等值的文本材料去替换源语中的文本材料”[9],以及勒菲弗尔说的“翻译就是改写”[10]异曲同工,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完全一致。

《汉语音义系统字典》引《方言(十三)》解曰:“译,传也。”又引《说文》解曰:“传译四夷之言者。”[11]16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即使汉语内部,其方言也纷繁复杂,必须依靠译官的帮助来完成沟通和交流,故“译”字从言。

三、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

孔颖达对《礼记·王志》中相关陈述疏曰:“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11] 161贾公彦在《周礼·义疏》中说:“云寄者,宾主不相解语,故寄中国於东夷,又寄东夷语於中国,使相领解。”[12]469意思是中原地区和“东夷”言语不同,相互不能理解,所以需要在二者之间相互传话,使彼此理解。这其实和“寄”的本义一脉相承:《简明古汉语字典》对“寄”的第四、五条解释为“托人递送或传达”[8]341。杜甫《述怀》诗曰:“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词有“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之语,其中“寄”的含义和《古代汉语词典》第四条的解释一样:托人传递[13]。

由此看来,“寄”的本意就是“转送、转达”,换句话说,由他人转手、转达信息,可称为“寄”。作为两种不同语言(包括由于时间、空间和手段上的差异造成的语际、语内和符号之间的不同)之间的传递者“传寄外内言语”,被称为“寄”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四、今总名曰“象”者,德先致南方也

象即“象胥”。《周礼》曰:“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即,“象胥”的意思是“通晓夷狄语言之人”;如果指官职,那就是“充当译者的官员”。《周礼·秋官·象胥》对此解曰:“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14]也就是说,“象胥”是一个掌管与“蛮夷闽貉戎狄”等周边部族(确切地说是中原之外的“方国”——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交往的官职,即从事翻译、接待等外交活动的官员。至于为什么“象胥”成为译者的代称乃至总称,《周礼》云:“今总名曰象者,德先致南方也。”[12]469意思是,因周代最早令南方臣服,与南越往来,而南越古称曰“象”,因以“象”之名作为译者之统名。

《中国哲学大辞典》解“象”为“显现之象”,是相对于有形可见的“器”而言的[15]633。《易·系辞上》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16]464“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16]467。有形之“器”和“在天”之“象”是有差别的。“象”又指卦象、爻象,意为象征、类似、好象。《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16]465言下之意,圣人能够见天下人所不能见,所以就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大众能够听得懂的言辞说出来。这一点和道安为《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所写的序言中提到的“五失本三不易”中的“二不易”颇为意合:“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17]犹言智者天赋异禀,常人不能望其项背,二者相去甚远,再加上时间久远,要让译者把那些远古时代的智者所说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大众并被他们所理解,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中国哲学大辞典》引《系辞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来解释“象”和“易”的关系,以“象”说“易”[15]633。《中国儒学辞典》引孔颖达疏曰:“谓卦为万物象者;法象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象于天也。”孔颖达还认为,《周易》立象的目的在于补充言语表达之不足,如《系辞上》云“圣人立象以尽意。”[18]从这个意义上说,“象”是“圣人”用以“尽意”(即充分表达)的工具,目的还是要“尽意”。

相比较而言,《简明古汉语字典》第四条的解释只一个“似”字更为简单明了,贴近本意,并引《易·系辞下》加以说明:“象也者,像此者也。”[8]905也就是说,译者所转述的话(信息)和委托者的原意要相像,要类似,而不能误传,形成误解和歧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象”和“像”是通假字:象也者,像也。《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对“像”的解释为:1)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2)彼此形象相似,或在某方面具有共同点[19]。这样看来,把译者称作“象”又是合理的了:作为一个译者,他所转述的内容哪能和原言者的本意不“相似”或没有“共同点”呢?

五、通西方语官谓之“狄鞮”

对于“狄鞮”这个称谓,孔颖达疏曰:“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20]972《掌故大辞典》和此解颇为一致:“古时的通译官。鞮,知。”[21]又有《汉语方言大词典》引汉代郑玄的注释:“皆俗间之名,依其事类耳。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者。”[22]

《古代汉语大词典》还将“狄鞮”解释为古地名,并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句子为证:“俳优、侏儒、狄鞮之倡。”徐广解曰:“狄鞮,地名,在河内,出善唱者。”[20]972

把上面各条解释加以综合,“狄鞮”的含义就一目了然了:“狄”原来是指古时候中国西部的某个地方(地区),又是对当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指称;而根据郑玄的解释,“鞮”是当时北方一带的方言,当时河北地区还有言“知”为“鞮”的(“今冀部有言~者”),是“知道、通晓”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通晓狄言之人”。

另外,贾公彦认为郑玄的解释稍嫌不足,因此有说:云“狄鞮”者,郑玄注云“鞮之言知也”,虽不训狄,狄即敌也,谓言语相敌,使之知也[12]469。也就是说,郑玄只解释了“鞮”的意思是“知晓,通晓”,却并没有解释“狄”的含义。“狄”可以解释为“敌”,即使“言语相敌”——使言语的意思相匹敌、可相互替代。

至于“翻译”二字何时起开始合用,目前可以考证的是,最早可见于齐梁时期。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僧伽罗刹集经后记》有论曰:“佛图罗刹翻译,秦言未精。”[23]其后,《高僧传》之《支谦传》有“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未尽翻译”[24],慧恺《摄大乘论序》有“翻译之事殊难,不可存于华绮”[25]。赞宁解“翻”曰:“懿乎东汉,始译《四十二章经》,复加之为翻也。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由是翻译二名行焉。”[26]任继愈认为,“译”重释义,故尚质;“翻”重修辞,故崇文。“翻译”合二而一,则文质彬彬[27]。

六、结语

追溯中国历史上对译者的种种称呼可以看出,尽管人们因为地域差异给译者冠以不同的名号,但这些名号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表面上,也许看不出这项工作对译者专业素养或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但从这些不同的称谓中至少可以看出,其隐含的译者之“职(职务)”与“能(工作职责)”是呼应一致、名实相符的,甚至可以相互替代。如果追根溯源,人们可以从几种名号中读出很多对译者专业和职业方面的要求:“译”被解为“交换”“改变”,各家解读都暗示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以所有易所无”)和正当性(“移风易俗”“改弦易辙”等)。交易需要诚信,改变意在改善。既然要译者去完成这一工作,那么译者当然就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况且《汉语音义系统字典》把“译”解为“传”,《说文》解为“传言”,其实都暗含了对译者的职业道德(伦理)要求:作为传言者,当然就要忠实传达托付者的真实意思。

译者这个角色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不同地域、民族、种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遇到了因语言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译者正是帮助人们克服这种障碍应运而生的。准确地帮助人们传情达意是译者的天职和本分。任何时候译者都应该有清醒的“角色意识”,不忘自己的工作性质,竭尽全力译出忠实、准确的译文,帮助人们圆满完成交际任务,不辜负人们赋予自己的“名号”和寄予的希望。

[1] 张政烺.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469.

[2] 唐家璇.中国外交辞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297.

[3]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77.

[4]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90.

[5] 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法云.翻译名义集自序[C]//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4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7] 余子侠.综论教育交流与中华文化[C]//章开元,余子侠,郑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视野与探索:“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 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等.简明古汉语字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9] 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o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20.

[10] 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

[11] 齐冲天,齐小平.汉语音义系统字典: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2] 郑玄.四库家藏:周礼注疏:3[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3] 祝鸿熹.古代汉语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678.

[14] 贺旭志,贺世庆.中国历代职官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450.

[15] 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6] 赵克强.周易解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17] 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C]//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4.

[18] 赵吉惠,郭厚安.中国儒学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817-818.

[19] 张清源.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431.

[20] 徐复,等.古代汉语大词典[M].辞海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1] 古风.掌故大辞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121.

[22]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2792-2793.

[23] 阙名.僧伽罗刹集经后记[C]//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9.

[24]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420.

[25] 慧恺.摄大乘论序[C]//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7.

[26] 赞宁.译经篇总论[C]//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8.

[27] 任继愈.佛教大辞典:中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634.

[责任编辑 邱忠善]

“She-ren” “Xiang-xu” & Beyond——a close study on connotations of various appell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ors

GAO Chaqing, QIAN Xiaohong

(Department of Arts and Science, Anhui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51, China)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words, and it has its own unique history of origin and abundant implied meanings, emphasizing the matching between names and realities, so the connotations of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made out merely from the configuration and structure. Through a study of the different names of ancient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such as “Xiang Xu(象胥)”, “Di Di(狄鞮)”, “Ji(寄)” or “Yi(译)”, examining the reality by following the name, this paper finds: All of the different names respectively contain their deep connotations. They demonstrate exactly what translator's “job (post)” and “ability (talent)” a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reveal indirectly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ethics translators should have, and reflect the role and social status of translator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nterpreters/transla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ir social role as well as the nature of their job, so as to help people achieve cross-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make efforts to help develop translation cause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translator/interpreter; name and reality; to figure out the reality through its name; post; ability

2017-07-0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604);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6AJ37)

高查清(1968-),男,安徽庐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和英语语言文学。E-mail:gg02202003@163.com

H059

A

1004-2237(2017)04-0080-05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4.011

猜你喜欢
大辞典译者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研究述评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敦煌藏文文献P.T.2第一部分译注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冯其庸的主编图书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大型专业辞书《水利大辞典》出版发行
谢亭送别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汉语新诗英译:理解之殇与译者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