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浸润社区的意义与策略

2017-04-13 07:20王晓霞徐乃媛朱子萱
关键词:国学居民社区

王晓霞,徐乃媛,朱子萱

(沈阳师范大学 a.文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c.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学浸润社区的意义与策略

王晓霞a,徐乃媛b,朱子萱c

(沈阳师范大学 a.文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c.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学即国家之学、国人之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在时间发展、内容思想及经典作品等方面都展现着独特的价值与魅力。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国学浸润社区对国学的传承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影响国学浸润社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求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社区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国学;浸润社区;策略

“国学”最早见于《周礼》,主要指“国立学校”[1];近现代意义的“国学”则源于日本,一部分日本学者为了保护和继承本土固有文化,开始研究日本的古代典籍,后来又形成“国粹派”[2],反对极端洋化。梁启超受此启发,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之风盛行时,为了区别中西方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在20世纪初提议创办的《国学报》中首次使用‘国学’一词,后来便沿用至今”[3]。国学涉及的内容涵盖甚广,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医学、教育学与天文学等诸多方面。国学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包括“四书五经”等。先秦诸子思想是国学的主要代表思想之一,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阐释了儒家的为人之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诠释了老子的处世之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表达了孙子的军事之道;“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叙述了法家的义利之观。这些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阐述了治国、为人处世之道,并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的文化建设就是居民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社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根基,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国学盛行,其文化内涵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国学浸润社区的意义

在社区宣传国学,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推动整个社会与社区文化及居民个体的发展,提升社区道德风尚,为建设“幸福和谐社区”提供精神源泉,营造精神家园,实现“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区和谐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极端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泛滥。因此,社区居民学习国学经典中重人际关系、重社会和谐、重道德修养等思想精华,有利于净化居民精神世界,营造社会的美好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2.学习国学有利于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

学习国学有利于改善社区的面貌,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信息多元化的当下,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可是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内心距离却越来越远,国学经典中的“真、善、美”思想,会引起居民的反思,鞭策居民提升自我,拉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心灵距离。在国学之风的影响下,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国学活动,共同致力于社区建设,为社区装点国学元素,美化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互助。如,社区各家各户互相学习合作,共同学习国学知识,经常交流和走动,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改变以前邻里之间陌生的现状,提高小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国学进社区,打造模范社区,为其他社区提供借鉴和经验,促进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联系,从而引发在整个社会形成学习国学的风气,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国学促进社区个体的发展

国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是提倡社区居民学习国学的必然原因。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就中华民族而言,国学是其重要的文化载体,一代代国民能够从国学之中激发出自己的国家意识、个人意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社区居民在国学的熏陶与教育下,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这一方土地的主人。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烙印,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学进入社区,有利于促进社区个体的发展。如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智慧,会在深层次对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居民从国学经典中领悟与人相处之道,使生活美满幸福。

一般来说,家庭成员由于工作学习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一起参加活动。通过参加国学进社区的活动,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合作能力,在合作中逐渐形成默契,有利于沟通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促进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孩子在国学经典的教育熏陶下,更加懂得尊老敬老,理解长辈的不易。与此同时,父母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参与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缺点,对孩子的了解进了一步,孩子和父母双方的感情逐渐升温,家庭也愈发团结和睦,愈发和谐。

二、影响国学浸润社区的因素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区居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一,造成社区居民文明修养程度、文化水平不一的现状,导致国学浸润社区的进程不一,具体来说,影响国学进入社区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社区居民对国学文化的认知程度

居民对国学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国学进社区的主观因素。当下,大多数人提到国学就只会想到“孔老庄”,仿佛离了“孔老庄”就没有了国学,甚至有人认为国学就是“之乎者也”,是已经被时代摒弃的腐朽思想。同时由于当下网络科技的发展,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大多数居民都津津乐道于娱乐明星、网络游戏等,对传统文化不以为意,认为社区国学文化建设仅局限于物质活动层面,往往忽视了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等文化。个别有偏激倾向的居民认为,当今社会不需要传统文化,不需要国学,对学习国学经典采取排斥反对的态度。这种认知太过狭隘,是对国学的误解。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无数智慧的古圣先贤创造了无尽的文化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世界之典范,为人之修身养德之最佳品。我们理应对其进行继承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果社区大多数人对国学有正确全面的认知,则会促进国学在社区的传播。

2.社区文化设施的完善程度

社区文化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影响国学的客观因素。社区的文化设施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器材等硬件设施,还包括社区精神、社区理念等软件设施。文化设施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为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度与自觉性奠定物质基础;与之相反,文化设施的不健全,会使居民从起始就对国学文化缺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社区的文化设施完善会加快国学浸润社区的发展进程,否则则会阻碍发展。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支持力度与宣传能力

国学进入社区首要就要得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认可与支持,然后再通过居民委员会的宣传呼吁,才能激起居民的国学热情。居民委员会的地位是任何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无法取代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建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有些居民委员会认为国学与社区发展毫无关系,或不予以支持,或放任不管。还有些居委会组织宣传能力较差,以致宣传力度不到位,活动创办不起来,这样也会阻碍国学浸润社区。

4.社会考核选拔制度

社会考核选拔制度是影响国学进社区的因素之一。如今的社会考核选拔制度如中高考、职业招聘考试等,基本忽略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品质的考核,误导大家认为技能技艺更重要,忽视国学文化的学习。大部分家长认为,让孩子从小学英语比学国学更实用,这对国学浸润社区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国学浸润社区的途径与方法

在文化繁荣、思想多元的时代,在信息时代和商业文明的视野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可抛弃,必须学习其精华,弘扬国学。文化具有自觉性,人们受日常生活环境影响很大,如果僵硬死板地套用某种模式,不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效果甚微。因此,实施国学浸润社区的途径与方法要有针对性,要循序渐进,要结合社区居民特点,从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可一概而论。如,社区儿童的国学学习应从国学启蒙教材学起;青年人应该阅读“五经”甚至更高层次的经典,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老年人可以学习修身养性之道等。具体方法如下:

1.培养社区居民对国学的正确认知与文化自觉性

培养社区居民对国学文化的正确认知与文化自觉性,可以在社区开展“国学在身边”活动。以“国学在身边”为宗旨,开展书法、绘画、歌舞、朗诵等活动,创设社区国学文化日,举办社区晚会,调动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居民的国学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居民也可以发挥自己擅长的技能,将国学元素融入到家中装修、摆设、衣着服饰等方面,形成流动的国学宣传标识。要使国学文化作用并服务于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做到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是对国学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国学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国学责任的主动担当。如“上海市虹口区在‘国学知识进社区’的启动之年,通过‘学、说、唱、写、画展’等方式,广泛开展‘国学秀’等相关活动,将国学知识引入人心,将活动落到实处。”[4]通过以上活动,社区居民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对国学文化有了全面的认知,并逐渐形成文化自觉性,通过文化自觉的培养,居民亦拥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会使大众坚定不移地、孜孜不倦地学习国学、宣传国学。

2.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社区的文化设施是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依托”[5]。在社区建设国学学习场所,如建设市图书馆社区分馆、国学讲堂、国学文化广场等场所,通过书刊、报纸等形式展示国学文化。具体来说,可以在社区国学讲堂开设国学讲座,介绍国学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推荐国学经典,初步使社区居民对国学有所了解,激发居民学习国学的兴趣。在文化广场等地创办国学社区板报,由社区居民按小区轮流创办,每月一更新,年底进行最佳国学板报评选,使居民尽可能参与国学活动之中。如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社区在文化中心里配备“三室两房一馆一堂”,即图书馆分馆、道德讲堂等,形成“15分钟文化圈”,提高社区居民学习国学的热情[6]。

3.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能力与支持力度

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其领导方向与能力影响着整个社区文化的发展。本着“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宗旨,居委会应该具有前瞻性,要比社区居民更早地认识到国学浸润社区对社区及居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适当性地提供国学活动的经济资助,帮助居民学习传承国学。如居委会可以组织建设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走进社区,走进居委会,走进文化服务行列[7]。

4.加强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成,成人养德”,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渗透国学经典能对儿童人格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8]。加强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开展相对简单的活动,促进国学对孩子的熏陶感染。如开展国学经典朗诵活动,通过让孩子诵读《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国学蒙养经典,逐渐培养孩子们的道德素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展讲述爱国故事,播放励志短片,讲述孝顺长辈的故事,学习中华传统礼仪等活动,促进人人懂国学、班班有国学局面的形成,让孩子们从小拥有爱国爱家爱他人、以礼待人的情怀,让孩子在亲身感受到国学的魅力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5.促进国学理念与生活品质相结合

促进国学理念与生活品质相结合,主要是针对社区老年人而言。老年宜居社区应该是一个友善的,充满生机的、和谐的社区。老年精神文化系统建设是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的实际状况和基本需求[9]。如开展国学养老活动,向老年人宣传国学经典中有关老人养生的相关内容,运用传统经典文化、传统文化技艺服务于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领孝敬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社区可根据国学关于孝敬老人的相关内容举办“尊老”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技艺课堂,如茶道课、中医养生课等;也可以举办围棋、象棋、书法比赛,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总之,国学是民族复兴之根基,是中华强盛之动力。国学经典浸润社区,从基本意义上来说,体现着社区的精神内核。国学浸润社区,将国学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当中去,能够净化居民心灵,提高居民对国学的认知与参与程度,满足居民的精神追求,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1]李宗桂.国学与时代精神[J].学术研究,2008(3):22.

[2]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1):42.

[3]王 熙,苏尚峰,曹婷婷.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4):31.

[4]刘 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虹口区政协力推“国学知识社区”[N].联合时报,2015-04-14(2).

[5]宋文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认知的困境及其排解[J].行政论坛,2013(4):90.

[6]孔 越.立标准树品牌聚人气 嘉兴倾力打造城市居民精神家园[N].嘉兴日报,2016-11-16(1).

[7]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15.

[8]国贺梅.浅谈国学经典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9]刘雅云,高理想.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推进路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175.

(责任编辑 伊人凤 校对 祁 刚)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Infiltrating Community

WANG Xiao-xiaa,XU Nai-yuanb,ZHU Zi-xuanc

(a Faculty of Arts;b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c Faculty of Arts,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Sin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state and the study of the people.As a carrier of traditional culture,Sinology has its unique value and charm in terms of time development,content,thought and classic works.Commun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ulture.Therefore,the infilt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commun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In the process to ful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filtratio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community,we should seek feasibl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is,in order to improve community morality,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Sinology;infiltration community; strategy

2017-03-15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10166056)

王晓霞(1970-),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06

G249.23;C916

A

1672-9617(2017)03-0318-04

猜你喜欢
国学居民社区
“垂”改成“掉”,好不好?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高台居民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