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文化教育思想试析

2017-04-13 12:4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方志敏工农苏区

冯 佳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教研部, 北京 100091)

方志敏文化教育思想试析

冯 佳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教研部, 北京 100091)

大革命时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方针政策。方志敏提出,文化教育工作应与革命战争相结合,为革命战争服务。他在农村领导苏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反封建反迷信的教育实践活动,成功地在充满封建思想与迷信观念的废墟上建立起苏维埃的文化教育。这些思想与实践,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发挥了教育为革命服务的作用。

方志敏;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政治教育

方志敏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他在建设根据地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巩固政权、为革命服务的途径,最终把苏区根据地建设成为具有“方志敏式”特色的革命根据地,受到中央苏区的广泛好评。有关方志敏思想和实践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特色、方志敏在赣东北地区从事的革命活动、方志敏的民本思想和群众观、方志敏的清贫家风等,而关于方志敏领导开展的文化教育事业研究成果尚少,有待深入。

目前,已有的关于方志敏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包括以下成果,如方进平的《浅议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建设与历史经验——兼谈方志敏对苏区教育的探索与贡献》主要探讨了赣东北苏区的教育建设与历史经验,文章从苏区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作用、苏区教育的发展与特点、苏区教育的经验与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1];周太山的《论方志敏式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重点研究了方志敏式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其中谈到工作方法是面向下层工农群众,做切合实际而非空洞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工作方法是深入工农群众中去检查、去讲话、去指导、去监督,工作精神是不向困难投降,不怕艰苦生活,不怕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低下[2];邓涛主要探讨了方志敏对赣东北苏区群众文体活动的贡献[3];汪义生通过采访一百多位老同志,对方志敏领导下赣东北苏区的教育事业有了深入地了解,在《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述评》中详细地介绍了苏区教育的情况[4];左玮、龚奇龙、左进亮着重分析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四个显著特点[5];以上研究成果使读者加深了对方志敏文化教育思想的认识。但总体来讲,有关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笔者不揣浅陋,试作分析。

一、闽浙赣的教育状况与苏区制定教育政策

(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成立前的教育状况

赣东北根据地成立前,由于地主阶级长期实行封建统治,该地区的教育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广大被压迫的工农群众,饱受土豪劣绅的横征暴敛,维持日常生活已非常困难,很难有额外的钱财供孩子上学读书。赣东北弋阳、横峰、贵溪、万年、余江等县,每县只有一两所小学,学生人数也少得可怜。由于教育的极端落后,这些地区的文盲率都达到90%以上。人们不仅鲜有机会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还饱受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方志敏曾在《坚决与不求识字的文盲斗争》中痛斥:“我们的几个血汗钱,都被这班吸血鬼剥削去了,自然生活穷苦,无法求学,那班吸血鬼就拿着我们的血汗钱去进学校,由小学读到大学,甚至出洋留学,学得一些知识来——当然无非是一些压迫工农群众的知识,就造成他们什么毕业生、学士、博士的地位。”[6]362封建统治者们榨干了农民的血汗钱,用这些钱财接受中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反过来更瞧不起穷困潦倒的农民,他们将这些无钱读书的人看成一文不值的“乡下佬”“粗人”,看到他们就像看见空气一般,对他们视而不见。

帝国主义联合封建势力还通过传播基督教对人民实行文化侵略,为他们的政治、经济侵略服务。这种精神鸦片让信教群众误以为,工农群众如果受到剥削和压迫,绝不要反抗,死后定会升入天堂,这极大地消磨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民族意识。

基于以上认识,方志敏及其他苏区领导人对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反封建反迷信活动宣传大纲》,认为“目前在国内阶级斗争的开展当中,在苏维埃运动向前推进当中,我们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群众的政治坚定性,造成千百万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积极战士,以担负目前紧急斗争的任务,建设苏维埃的文化教育,确实是刻不容缓的工作”[7]。因此,为了挽救贫困落后的中国人民,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了促进苏区经济的发展并使教育长期服务于革命,方志敏领导苏维埃政府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制定并实施了许多关于文化教育的政策,组织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苏区制定的教育政策

1927年12月,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在江西省弋阳和横峰两县组织了一次武装斗争,后来经过他们广泛的宣传与斗争,弋阳、横峰两县处处揭竿而起,乡村政权很快被推翻,政权牢牢地掌握在革命团体的手中。但是,1928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联合地主阶级卷土重来,发起反攻,农民暴动队伍损失惨重。随后,方志敏等领导人率领余下的革命队伍转入磨盘山区,通过不断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建立起以磨盘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后经过不断斗争,发展成为横跨闽、浙、赣三省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以方志敏为核心的赣东北苏区政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劳动生产、支援革命战争,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等。

同时,方志敏还领导苏区政府制定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1931年3月,赣东北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方志敏被选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文委会主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苏维埃施政纲领》,其中共有五项规定涉及到了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它们分别是:“第4条,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寺庙和祭祀祠堂、教堂等的土地,归苏政府处理,分配给贫苦农兵及退伍士兵使用。第5条,没收豪绅地主阶级和寺庙祭祀祠堂等的财产归苏政府处理。……第23条,创办职业学校。第24条,创办并发展社会教育。第25条,设立成年补习学校,举行识字运动。”[8]苏区政府将过去用于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和传播基督教的场所改为上课的教室,或是将它们分给工农群众和退伍士兵使用,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封建腐朽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传播。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开展扫盲运动,可以使愚昧无知的人民尽快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思想觉悟,进而认识革命,赞同革命,为革命做贡献。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的引导他们参加政治的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9]这一文件的通过为赣东北苏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指示精神,方志敏带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办了一所红色教育养成小学和一所妇女职业学校。红校有学生80余人,妇校有学生60余人,红校与妇校毕业期限均定18个月。另外,在整个苏区共有劳动小学150余所,各劳动小学生都有30人以上。各乡村还普遍开办工农补习夜校和识字班[10]。

随后,赣东北苏区还颁布了《成年补习夜校具体实施办法》,规定由各村苏维埃主席担任补习夜校筹备委员会主任,原则上一村办一校,大村可办数校。苏区每个村普遍设立农村俱乐部,办了壁报,成立了读报会。省苏维埃政府还出台了新的《指导群众读报条例》,在苏区办有《红旗报》《列宁青年报》《工农报》《红军报》等。广大工农群众通过阅读这些报纸、参加俱乐部活动,无形中接受了异常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

由此可见,中央苏区及赣东北苏区所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了文化教育工作必须由政府领导并受政府支持的原则。与此同时,文化教育工作还必须与革命战争相结合,为革命战争服务,这样才能广泛有力地动员群众,使他们积极为革命做贡献。

二、发展与实施工农教育

赣东北地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以方志敏为核心的党组织和苏区政府深知大众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教育向工农开门的观点。在不断探索中,苏区政府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工农教育体系。苏区的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主要分为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内容。

(一)小学教育

苏维埃政府号召普及小学教育,明确规定根据地内7到15岁的学龄儿童全部入学,村村有列宁初小,区乡有列宁高小,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同时,随着小学数量的增多,为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需求也供不应求。因此,为了加快培养劳动小学教员,1932年苏区政府在葛源开办了文化训练班,专门培养进入小学教课的师资力量。但是,当时许多教员的教学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他们都经过苏维埃文委会审查,但授课还是沿用过去老先生教私塾的方法,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少数教员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尽管这样,文化训练班还是培养了大量的师资力量,维持了根据地的教学秩序。

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截止到1934年1月,赣东北地区小学已建成280所,绝大部分少年儿童都可以入学。苏区小学的课程主要以普及文化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宣传共产主义政策为主,这些课程提高了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了革命的后代,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为革命输送人才的作用。

教师主要围绕《共产儿童读本》进行教学。《共产儿童读本》第四册第二课有这样的内容:“苏维埃政府的代表对我们说:你们是苏维埃的主人,你们今天来读书,不是读来想做官,想发财,而是要学得普通知识,受得革命教育,来做我们应做的事。做工的人,耕田的人,当红军的人,大家都要读书、识字,大家都要受革命教育。”①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1927-1937》(内部发行),南昌: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年,第17页。这些小学课本内容丰富,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培养革命后代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教育为革命服务的目的。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们可以玩秋千、沙坑、跷跷板等游戏。

(二)成人教育

赣东北根据地文盲率达到90%以上,如何在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降低文盲率、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水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方志敏认为任何革命的积极分子,只有识字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政治水平,才能阅读一切苏维埃的方针政策及革命的书籍和报纸,才能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积累斗争经验。否则,只能用耳朵听,不能用眼睛看,所听到的范围一定不宽广,所听到的知识一定有限,这必然会阻碍工作的进步,进而对革命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苏区政府采取了许多扫盲方法,最普遍的是开办工农夜校、识字班和识字站。一般来说,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不满一千的人,自愿参加识字班和识字站。

以方志敏为主席的苏区政府号召在苏区开展扫盲运动,颁布了《成年补习夜校具体实施办法》和《指导群众读报条例》。在《成年补习夜校具体实施办法》中,对于如何在工农群众中做好夜校补习工作做了诸多具体的规定,比如如何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各村都要组织成年补习夜校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3至5人,主任1人,由村苏维埃主席担任,委员由村苏维埃主席聘定,筹备委员会应进行下列工作:“甲、找定校址须比较宽大而清洁,可请当地苏维埃政府将没收豪绅地主的房屋拨来充用。乙、准备教堂①赣东北苏区政府将过去传播基督教的教堂没收后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传播知识的学堂。内有点器具如桌凳等,能做长的更好,不能做长的,吃饭桌也可以用,黑板可找祠堂内的横匾,把上面的字削去,再用漆漆上,如果找不到漆就用一块木板,教的时候,用白纸贴上去,可将字写在白纸上。此外教堂四周须多贴标语和图画,总要能够提起学生读书的兴趣。”[11]423同时,方志敏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还重视让妇女参加工农补习夜校和识字班。妇女已经解放了,有许多工作妇女都是可以做的,如学校的教师、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合作社和商店的店员,但做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必须识字。所以,“广大妇女群众都应该加入工农补习夜校、识字班、读报会,举行识字比赛,不要怕识字困难,只要继续不断地努力,用半年一年的功夫,就可以写信看报!”[6]390

1933年6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文化部颁布了《关于识字班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详细阐明了开展全面扫盲运动的具体细节,阐述了识字运动和识字班的重要性,指出:“在目前为了很快地消灭苏区内大多数的文盲,识字班的作用比列宁小学、工农补习班、夜校更为重要,更容易收到更大的效果。”“它比较工农补习夜校,教学方式更为活泼,更容易吸收广大的群众来参加。”参加识字班的群众包括:“没有建立列宁小学、工农补习学校的地方的群众;太忙没有时间加入工农补习学校的群众;各机关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工作人员。识字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千字,第二阶段二千字,第三阶段三千字。每个识字班设班主任一人,负责组织识字班的各项工作。”[12]开办识字站是另外一种新型的扫盲方法,该方法是让已经识字的儿童教成年人识字。加入儿童团的儿童每天在木牌上写几个字,把路牌插在路口处,儿童逢人便教,直到把路过的人教会为止。识字的教材由各级苏维埃负责组织编写,方志敏、黄道等领导人都曾编写课本,教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中国农民因长期遭受没有文化的痛苦,学习文化的积极性都很高。

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水平,要将苏区内的各种报纸传播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去,组织读报会就是一种重要方式。《组织群众读报条例》规定:“每村要独立组织读报会,全村十岁以上男女老少都要参加,十岁以下可自愿旁听,读报会主任由村长兼任(或其他人兼亦可),有俱乐部的村乡,读报会即附属于俱乐部,是俱乐部组织的一部分。”[11]424通过组织读报会,组织者可以将苏区各种报纸(如《红旗报》《列宁青年报》《工农报》《红军报》等)所载的文字消息传播到广大工农群众中去,使他们了解时事政策,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

(三)文体教育

对人民群众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中,充实和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接受教育也是一种重要途径。随着赣东北苏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不断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根据地的出版事业也蒸蒸日上。赣东北地区出版的期刊报纸包括:《红色赣东北》《工农报》《前线》《工人特刊》《列宁青年》《青年实话》《互济生活》《红旗报》等。此外,省文教部还出版了各种课本和图书。这里摘引一首刊载在《红色赣东北报》上的诗歌《说红场》,说明一下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情况:

说 红 场

[民国]徐跃

这是一个广漠无际 的红场,

这儿有战争生活的宝藏,

这儿充满了壮烈的叫喊,

这儿放射出血样的光芒!

它不是有闲阶级歌咏的园地,

它不是公子哥儿沉醉的摇床。

这儿,没有甜蜜的美梦,

这儿,没有风月的词章。

它像冲锋陷阵的号音,

它像一盏明亮的红灯,

它鼓舞着、指引着劳动大众

战斗,前进,走向光明!

让我们打开这丰富的宝藏,

让我们沐浴着胜利的光芒,

让我们发出战斗的号角,

驰骋在广漠的红场![13]

此外,赣东北根据地开展的文体活动也丰富多彩。根据地内部各工厂、学校、机关单位、部队都成立了俱乐部,俱乐部内设有图书室、棋牌室、剧团、宣传队等。在农村俱乐部中,由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低、政治素养不强,所以俱乐部主要以教授群众识字、读报和办板报为主,同时,还通过举办晚会和体育运动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俱乐部中的剧团和宣传队主要是结合中心任务编排节目,向群众宣传和慰劳红军。

方志敏还全力支持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锻炼群众身体、培养群众毅力、加强群众团结为目的,体育项目包括跳高、跳远、射击、爬山、劈刀、越障碍、掷手榴弹等。1931年8月,赣东北苏区举办首届全民体育运动会。此后还陆续举办了全军运动会、儿童运动会,每年春季或秋季开一次。群众在体育比赛中,培养了革命友谊,铸就了坚持不懈的意志,彼此更加团结。

方志敏在领导苏区政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文艺活动的宣传作用。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和各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会后都有演出文明新戏的安排。此外,他还亲自编写了不少革命歌曲,在苏区广为传唱。1929年12月,为配合反“清乡”斗争,方志敏在贵溪周坊一带亲自演出文明新戏《年关斗争》,激发苏区人民的革命斗志。《年关斗争》为四幕话剧,剧本由方志敏依据当时的实际斗争编写。剧中的恶霸地主杨克明,就是以贵溪靖卫团团长杨克明为原形。贵溪苏区女干部李素清回忆:“一九二九年旧历十一月在贵溪一区畈上吕家演《年关斗争》,方志敏化装成农民妇女(剧中人物为张三妻),邵式平演丈夫,我演女儿,黄道演地主杨克明,程伯谦演走狗。剧本是方志敏编的。县里开代表会也演了这个戏,一共演过好几场。开始我不愿演,是方志敏动员我上台,后来苏区扩大了,他还让我参加了省工农剧团。”[14]147剧团还到偏远山村为群众演出,戏目有《红光在前》《消灭白狗子》《苏区红军》《送郎当红军》《婆媳扫盲》等。

工农剧团不仅编演文明新戏,还邀请来自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画家和本地的美术工作者共同创办画室,将革命的内容以美术形式呈现出来,如为报纸、书刊配插图,为标语配图画,在墙上画壁画等。

三、政治教育

(一)对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教育

赣东北的党组织与全国所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情况类似,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在党组织中占绝大多数,为了把这些新党员改造成为合格的战士,苏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党的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加强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及干部学习理论,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党员和干部在党支部中,参与党的重要决议和指示的讨论,深刻了解决议中的内容,提高思想觉悟。三是抓好方针政策教育。指导党员和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战略和战术。四是重视军事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学习军事知识,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五是参加劳动锻炼。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和干部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始终同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促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928年11月,中共贵溪区委在周坊太山峰庙举办党员和革命骨干训练班,方志敏亲临授课,向干部介绍弋横暴动经验,阐述武装夺取政权的意义,教育农民革命团员坚定革命信念。方志敏后来回忆那时讲课的情形,说道:“我检查贵溪工作,知道贵溪同志都很幼稚,连普通的革命常识都还没有学到。我就替他们开训练班,从头教起,告诉他们如何去工作,如何去领导群众斗争。训练班结束后,所有工作同志都分派下去领导群众斗争,将驻周坊的白军用群众的力量围困起来。群众的斗争情绪很高,就是靠近周坊的村坊,群众也是在家眺高守夜,拿起武器斗争着,白军扎在周坊,不敢出村一步。”[15]57方志敏等领导还在乐平县众埠镇开办了赣东北特区妇女干部训练班,这是首次面向妇女干部进行授课的训练班,其中的女学员均由苏区各级组织选送,一共20余人,方志敏、黄道曾多次亲自授课。在训练班中,学员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整个课程持续20多天。许多接受培训的妇女干部,如杨树兰、洪菊娇、宣丹菊和黄道的妻子吴品秀等后来都成为苏区重要的妇女干部。

为加强党支部工作,教育党员并使党员成为领导群众斗争的核心,方志敏与省委特派员一起,起草了《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和《怎样去发展组织》2份文件。《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详细列举了党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广大党员以守则为戒尺,规范自身行为,这二十二条行为准则包括:服从党的命令;遵守党的纪律;牺牲个人;勇敢参加阶级斗争;对党忠诚;要随时随地去宣传群众;要随时随地去组织群众;努力做好党的一切工作;严守秘密;按时到会;缴纳党费;勤学革命理论;打破家庭观念;打破地方观念;打破亲族观念;打破雇佣观念;打破领袖观念;打破迷信观念;不得贪污;要明瞭政治;接受批评;永不叛党[14]119。《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对每一条准则都作了详细而通俗的解释,它们都是根据党章对党员的要求、针对当时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由于这些准则通俗易懂,富有战斗性,所以深受党员的欢迎,成为广大党员行动的准则,对工农革命军的组织建设及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期间,工农革命军数次与敌人交锋,战果显著。

在赣东北苏区,建立共产主义学校是对干部加强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闽浙赣省委共产主义学校设在枫树坞附近的叶家村祠堂里。学校的性质类似于今天的党校。方志敏同志兼任校长。学员均由省委组织部选调各县和省委、省苏各部(委)区委书记和区苏主席以上干部,共80人左右。共产主义学校学习周期为3个月,毕业后,除少数干部回到原单位外,多数干部由省委组织部派往白区或苏区担任领导骨干工作。学习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白区工作、土地工作、阶级斗争、婚姻法等。学校生活十分充实,每天早上都会安排跑操。学员被分成三个班,每天下课后,各班分班讨论。通过在共产主义学校进行学习,党员干部提高了政治素养和领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犯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而对革命造成的损失。

这里举一例。陈直斋就是通过在共产主义学校的学习,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3年初,省委曾设想过以上横特区为基础,成立鹅湖县。陈直斋当时是特区的主要负责人,他认为当时的时机尚未成熟,驻守在附近的敌人一定会过来破坏。所以,他主张把敌人赶跑,等情况稳定后,再成立鹅湖县。后来因省委的意见不统一,此事后来便不了了之。后来,陈直斋在共产主义学校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听方志敏等同志讲课。他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思考,认识到他当时只看到了形势不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有利的一面。他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革命的力量,无视了上横特区成立几年来的工作基础和群众的呼声。实际上,如果在1933年初就把上横特区改为鹅湖县,公开打出红旗,不仅符合群众的愿望,在政治上也能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有利于革命的发展。通过此例可以得出结论:许多领导干部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过去所犯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尽量地避免在未来的革命中犯同样的错误,减少了对革命的损害[16]391。

(二)对军队的教育

赣东北苏区的红军,是按照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和建军路线建设起来的。红军是在党的领导下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赣东北苏区的红军队伍不断扩张。1928年2月,当地党组织集中二十几条枪,建立了赣东北最早的红军,即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第二连。同时,又派出可靠的同志打入国民党军队,秘密进行兵运工作,于1928年冬,策动了进攻弋阳县第九区革命根据地的白匪周志群旅两个连(即十一、十二连)起义、哗变并投入革命阵营,使刚刚成立不久的赣东北红军力量增加了一倍。到了1929年间,赣东北苏区扩大了,成立了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各县也先后成立了赤卫军。由于新扩充的红军战士大部分来自贫苦农民和工人,他们在革命中不怕牺牲,但很多却缺少军事知识。“由于这些人来自旧军队,根本不了解我们军队的性质,所以他们把封建军阀打骂士兵、侵犯群众利益等坏习气,也带到我们工农红军中来了。”[16]385

党和赣东北苏区的领导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为把红军建设成为革命服务的新型军队,彻底铲除军队中的打骂制度,做到官兵平等,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决心创办一所军事政治学校,造就工农红军合格的指挥官。1929年10月17日,方志敏主持起草了《江西信江特委报告》,向省委报告信江苏维埃区域的斗争情况。报告中指出了目前开展工作的困难所在。他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各种人才,尤其是缺乏军事人才,因此决定开办信江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10月25日,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在弋阳九区烈桥吴家墩正式开学。方志敏任政治教官。首批学员140人,由各县苏维埃选送,并经入选考试。入伍期1个月,训练期3个月,期满后毕业。训练科目为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14]142。

1931年初春,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由弋阳吴家墩迁至横峰县葛源街,同年四、五月间,信江军校也迁来此地。为了纪念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烈士和工人运动领袖杨殷烈士,党和苏维埃政府决定将信江军政学校改名为赣东北省红军彭杨军事政治学校。这期的学员,基本上从农村干部、贫下中农和手工业工人中选调,共200余人,学习时间为3个月。后来,在粉碎敌人第一次反革命“围剿”后,赣东北苏区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苏区各类型部队不断增加,“红军主力部队除发展到三个足团外,还成立了赤色警卫师,上饶县成立了红军独立团,其他各县成立了红军独立营,各区则普遍成立了脱产或半脱产的游击队;另外还成立了信江船舶检查大队,总兵力达到数万人”[16]385。方志敏、黄道等同志为了把赣东北苏区红军建设成一支百战不殆的队伍,特别重视办好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期。第三期的学员都是出自贫苦工农,文化水平低,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缺乏军事理论,方志敏等决定将这期学习时间定为1年,课程安排了文化课、政治课、音乐课、军事课、军事操练课等。

为了活跃学习氛围,校内设立了列宁室,即俱乐部。俱乐部中的工作人员全部由民主选举产生,有正副主任各1人。“列宁室分设墙报组、文娱组、军事体育组、青年宣传组。每月出两次墙报,每星期六开一次文娱晚会,演出自编的文明戏和其他节目如双簧、快板等。早晚开展打军拳、刺枪、跳高、跳远、拔河、翻杠子、爬城墙、过障碍物、上木马、投手榴弹等活动。”[16]388此外,俱乐部还经常结合国内外形势,举办演讲比赛。

既然是在学校里进行系统的学习,考试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军校内,一年要进行两次大型考试,第一次是在学习半年的时候,第二次是在毕业的时候。考试内容,军事方面主要是战斗条令、野外勤务,政治方面主要是政治常识等。考试的形式是采取笔试,如果文化水平低,可以口述或找别人代笔,成绩一律出榜公布。毕业后的分配主要根据考试成绩及课堂表现进行。毕业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员,可以当团长、团政委,如刘以标、饶德道、杨水球等同志,有的毕业可以当营长、营政委,如刘风生等。考试成绩在及格以上的,出去都当排、连级指挥员。个别成绩较差的,出去也有当班长的。经过系统学习与训练,几乎所有军校的学员最后都成为了苏维埃政权的建设者和革命的主力军。

四、方志敏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一)方志敏教育思想的形成

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区是当时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被毛泽东誉为具有“方志敏式”特色的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他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也被中央誉为“苏维埃模范省”。1935年,方志敏被捕入狱,在总结赣东北建设的经验时,他指出在建设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政府和人民群众具有民主精神、创造精神和进步精神,才使根据地出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关于赣东北地区的进步精神,他说:“苏维埃的工作人员,差不多全部为工人农民,他们在过去,肉体和精神都受着统治阶级的摧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程度,都是很低落的。但他们一被群众选入苏维埃来工作,苏维埃加紧的教育他们,他们加紧的学习,进步极快,不要很久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处理各种政治和斗争问题,而且处理得很适当的。”[15]85通过这段论述可以看出,赣东北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提高了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为革命和建设培养出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后备力量。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赣东北地区的教育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的红色政权建设理论。

方志敏在建立赣东北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与实践,与他自身的求学经历及在革命实践中所看到的乡村群众极端愚昧落后的状况有很大关系。正是由于他在求学过程中,看到了学校中的教职人员是如何地不负责任,如何为了自身利益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趋利附会,如何向学生灌输帝国主义的腐朽思想,磨灭中国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对于革命的意识,才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对于革命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方志敏从小生活在一个能够自给的中农家庭,家庭光景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还能满足温饱,家里的兄弟们只准到私塾念三年书,而家里的女孩则不允许接受教育。方志敏由于天资较高,父母允许他多读几年书。念了几年私塾后,方志敏在17岁时考入了弋阳县高等小学。在那里,他组织了九区青年社,联合许多带有不满情绪的贫苦青年共同反抗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但由于年龄小,缺乏组织斗争的理论和实践,再加上社内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后来逐渐分化,他们的抗争影响很小。但是,在这个组织存在的两年中,方志敏看到,如果不去团结群众,不去给群众灌输阶级斗争和自我反抗的概念,单凭一群人奋力反抗毫无用处,根本无法与劣绅贪官抗衡。两年斗争的经历鼓舞了方志敏到群众中去的斗志,使革命的种子在他身上生根发芽。

方志敏高小毕业后,在实业救国的影响下,于1919年初考入了南昌的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该校从校内建筑和设施方面来看办得不错,但内部却黑幕重重。它完全被江西省教育界所谓的东洋系把持,校内办事人敷衍了事,对学生漠视不管,教员教学水平极低,教员胡讲乱讲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方志敏团结许多热心同学,成立了学生自治会,揭露校内的腐败现象,并提出改革的要求。但最后触怒了该校的赵校长,校长决定将这些闹事学生开除学籍,激起了全校学生的驱赵风潮,但最终方志敏还是没有战胜恶势力,被学校开除。

1921年9月,方志敏考入九江南伟烈学校就读,这所学校是一所美以美会办的教会学校,校舍建筑高大,风景秀丽,但是很多教员没有真才实学,许多都由于趋奉洋人和行贿而加入了教师的行列。此外,每周学校还要强迫学生做无数次的礼拜,方志敏曾说:“这真是只准他传教自由,不准你信教自由。当那伪善牧师,吃饱了洋饭,站在礼拜堂上,低头闭目,喃喃诵祷告词,以及胡说八道的大说其教的时候,这多么令我难受,几乎要急得在座上跳起来。这种不自由的学校,岂不等于坐牢!”[15]20

(二)方志敏教育思想的特征

方志敏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和他早期从事革命斗争的经验,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仅深入到了中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而且还在意识形态方面腐蚀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意志和思想觉悟。如果不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人民群众进行改造,去除他们的奴化思想和腐朽落后的观念,提升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就无法让他们摆脱“革命与我无关”的漠视心理,更无法充分发动他们进行生产建设并积极支援革命。基于以上认识,方志敏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时,对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思想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局观。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区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对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17]98赣东北苏区不仅在军事上、经济上给中央革命根据以有力支持,在文化教育方面,也积极按照中央革命根据地颁布方针政策的指示精神,进行教育实践。可以说,赣东北地区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央领导的革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赣东北苏区不仅重视全民文化教育和党政军政治教育,还十分注意发展根据地的文体活动,如在各村普遍建立俱乐部,组织读书会活动等。这些文化教育的实践方式丰富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科学性。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区文化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方志敏由于从小就看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如何统治中国,如何压迫人民,他深知文化统治是这两股势力统治人民惯用的伎俩。例如,基督教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让人相信逆来顺受,有人打你的左脸,你的右脸也给他打。这向群众暗示,如果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剥削和压迫,绝不要反抗,反正饿死冻死都不要紧,横竖有来生,死后定会升入天堂。另外,充当帝国主义爪牙的传教士们因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对中国的地理、风俗、人情等侦查得一清二楚。为说明这一情况,方志敏还着重引用了英国资本家的一句话:“神父就是棉花。凡是神父达到之地,英国的棉织物,也就跟着输送了进来,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就达到了。”[15]19对于腐朽没落思想对工农群众的毒害,他嗤之以鼻:“对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的产生,进行了马列主义的分析,号召广大工农群众与之进行无情的斗争,要在封建思想与迷信观念的废墟上树立起苏维埃的文化教育。”[18]因此,方志敏的文化教育思想,反映出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愿望,符合教育为革命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战时文化思想。

第三,创新性。方志敏在领导群众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苏维埃政府的创造精神。他在狱中自述中讲道:“苏维埃政府是工农的政府,他具有新兴阶级极大的创造力量,它能从各种困难中,想出许多有效的新方法来解决困难。如解决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经济问题;解决经过八九年战争的财政问题,还解决其他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而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表现出苏维埃惊人的创造力量!”[15]86方志敏等领导同志在领导赣东北苏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并没有什么前车之鉴,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学校,他们就按照制定的方针政策建设学校,保证一村至少一校。没有教师,他们就自己培养教师。没有教材,他们就自己编写教材。方志敏还亲自创作了《年关斗争》这部四幕话剧,在其中反串角色。苏区政府还邀请了来自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画家,以直观的美术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苏区的文化教育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接受了苏区政府的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鼓舞了革命的意志,他们争先恐后地为革命献身。

第四,本土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志敏在领导赣东北苏区人民进行文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地践行了这一原则。根据地的劳动大众白天要劳动,要为经济建设做贡献,所以他们的业余时间自然很少,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扫盲运动,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这些因素,方志敏领导的苏区政府因地制宜,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内,各机关、学校、部队、农村都相继成立了俱乐部。俱乐部内设有图书室、棋牌室、歌咏队、剧团等。苏区政府十分重视开展歌咏活动,各个机关的领导满怀着革命的热情编写歌曲,使反映当下社会各个类型的民谣、民歌传唱整个苏区。这些歌曲中,“有控诉旧社会的歌曲如《牧羊歌》、《上广民谣》等;有歌颂革命的歌曲如《工农暴动歌》、《红旗歌》;有歌颂党和红色政权的歌曲如《建立苏维埃》、《拥护共产党》等”[19]。

第五,群众性。方志敏领导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广大的学龄儿童和直接为革命效力的党政军干部。他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要实行的革命是人民的革命,必须把广大工农群众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挽救出来,必须发动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为革命准备足够的后备力量。他认为,“不识字的,不能读书和看报,减少求知识的机会,不能记账,一定会弄错了收入与支出,不能看苏维埃的法令与文件,工作一定会发生错误,总而言之,不识字的,是个文字上的瞎子——即文盲,事事都要落后做尾巴,不识字是一个人最吃亏而又是可耻的一件事。”[6]363所以他一方面领导苏区政府大力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在全社会开展扫盲运动,提升大众的文化素质。根据地的教育出版事业也蓬勃发展,相继主办了《工农报》《红色赣东北》《列宁青年》《党的建设》等报纸和刊物,通过俱乐部和读书会,将这些革命思想传达到人民群众中去。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更加深了人民群众同党的联系,使他们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加团结一致地为革命和建设服务。

毋庸讳言,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赣东北苏区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苏区对于红军的政治教育方面就存在许多不足,一些政治教导员与战士之间有隔膜,有时态度很不和气、缺乏耐心。被捕后,方志敏在《在狱中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关于红军政治工作,我觉得过去赣东北的党是注意不够。对于创造铁的红军任务的重要性,还有认识不够的地方。因而党的力量分配,红军方面之比重,是嫌轻了一点,与中央对于红军干部的提选和分配比较起来,可以说我们没有照着中央一样做的。举例来说,红军第五分校,是赣东北创造红军干部唯一的机关,而省委负责同志,简直没有人去担任功课,就是每星期日,也没有人去讲演。这种忽视培养红军干部的错误,也是红军发展落后的一大原因。”[15]112同时,对于党校的教育,方志敏同样觉得很多地方做得并不尽如人意。他被捕后,在狱中总结党校办学不如意的原因时,认为自已与军政人员缺乏拼命工作的精神,没有利用行军的一分一秒进行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在某一时期,忽视了军中的党组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校中的负责人,多为兼职,不能专心地开展教育工作,许多教员来了就上课,下课就走。在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讨论中,也缺乏得力同志的参与和指导。

方志敏创立并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于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革命文化,也为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方进平.浅议闽浙赣苏区的教育建设与历史经验——兼谈方志敏对苏区教育的探索与贡献[J].上饶师专学报,2000(1):51-54.

[2] 周太山.论方志敏式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1):10-12.

[3] 邓涛.方志敏与闽浙赣苏区群众文体运动的发展[J].党史纵览,2016(7):43-46.

[4] 汪义生.赣东北苏区教育事业述评[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2-66.

[5] 左玮,龚奇龙,左进亮.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的特点[J].党史文苑,2014(8):7-10.

[6] 方志敏.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编写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183.

[8] 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国共产党弋阳县地方史:第1卷:1925-1949[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269-271.

[9] 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

[10] 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科征集工作委员会.闽浙赣湘鄂苏区革命文化纪事·人物录[M].南昌:闽浙赣湘鄂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997:137.

[11] 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1927-1935[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新民主主义大事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1978:47.

[13] 乐平县志编纂委员会.乐平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06.

[14] 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方志敏年谱:1899-193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5] 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 方志敏,邵式平,陈直斋,等.回忆闽浙皖赣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1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

[18] 唐志全,陈学明.“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13.

[19] 邬江萍.方志敏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邱忠善]

On FANG Zhimin's Thought of Cultural Education

FENG Jia

(Party History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Great Revolutio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of Northeast Jiangxi,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FANG Zhimin and other older-generation proletarian revolutionists, established and enfor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of cultural education. At the time, FANG pointed that 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related with revolutionary wars, and then served them. He carried on a series of anti-feudalism and anti-supersti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managed to build the Soviet Cultural Education on the ruins of feudal thoughts and superstitious ideas. Thes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improved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people of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and brought into full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serving the revolution.

FANG Zhim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of Northeast Jiangxi; cultural education; political education

2017-03-21

冯佳(1988-),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E-mail:2818919616@qq.com

D231

A

1004-2237(2017)02-0012-11

10.3969/j.issn.1004-2237.2017.02.003

猜你喜欢
方志敏工农苏区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苏区创业致富人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