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幼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境界的提升

2017-04-13 14:09刘海潮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幸福感幼儿教师幼儿园

刘海潮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幼儿: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境界的提升

刘海潮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经历着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发展再到关注幼儿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分别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的进步.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以及幼儿幸福感的获得.基于罗尔斯对于幸福的定义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从幼儿教师自身角度探究促进其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途径,对于幼儿教师感受幸福,传播幸福,创造幸福有积极意义.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发展阶段; 来源; 途径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师的成长问题,越来越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何调动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教师愿意教、开心教、幸福教成为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有利于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同时幼儿教师的幸福也是幼儿的幸福,职业幸福感强的幼儿教师能够将自身的幸福传播给幼儿,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尊重幼儿的选择,也能够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为幼儿创造幸福的童年生活.因此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幸福感的获得.

关于“幸福”,罗尔斯指出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欲达到目标的计划得以实施;二是个人对于实现目标充满信心.他认为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心灵状态,当客观环境不能够满足个人获得幸福的条件时,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加影响而进行调整,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1]“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需要得以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潜能得以发挥,并在其中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是可以感受及测量的心理体验.”[2]当前的定义与罗尔斯的观点有契合之处,都关注自身目标、计划的实现作为幸福的一种来源,同时也强调幸福是教师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除了这些之外,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当客观环境不能够满足幼儿教师获得幸福的条件时,作为幼儿教师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调试而更好的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因为,幸福不是我们企求许多目的中的一个,而是整个计划的实现本身.[1]基于福勒和布朗对于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相应地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也经历着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发展再到关注幼儿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幼儿教师所处环境不同、关注的问题不同、需求也不同、幸福体验的来源自然也不相同.因此本文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来源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途径.

1 生存语境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基于基本需要的满足

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正处于关注自己生存的发展阶段,其幸福感往往不高,甚至对于部分幼儿教师而言谈不上有幸福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低级和高级两种需要,低级需要主要指: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3].处于生存阶段的幼儿教师尤为关注低级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分成两方面的需要:一是物质需要,也就是常说的经济需要;二是精神需要,即得到他人认可与尊重的需要.

1.1 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低的原因

新入职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本身而言没有充足的资金储备,所处年龄阶段的生活需要使其在各方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大.然而我国整体而言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工资水平更低.这就导致由于工资不能满足幼儿教师的需求,很多幼儿教师选择进入其它行业,高素质幼儿教师流失状况严重.即使是继续在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由于工资不高,导致其对工作懈怠,积极性不足,毫无幸福感可言.除了经济因素之外,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也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新入职的幼儿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幼儿园的具体工作不能胜任,在处理与幼儿、教师团队、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家长的关系方面往往存在问题,这就导致其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无法从容地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处于一团乱麻之中,自然也就谈不上幸福了.因此,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经济需求以及通过努力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工作对于提高自身职业幸福感有积极意义.

1.2 促进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途径

1.2.1 调整经济需求,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对于从事每一种职业的个体而言,首要目的就是要获得劳动报酬,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幼儿教师同样也是如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不能因为“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春蚕”、“教师是铺路石”等倡导,就忽视教师经济方面的需求,甚至认为教师的经济需求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教师就不高尚,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幼儿教师作为众多职业的一种,同其它职业一样,对于经济需求的追求是合理恰当的.但是教师对于经济的需求应该是与当前新入职幼儿教师水平是一致的,应该从自身角度理解当前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幼儿教师一时无法改变的,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坦然接受;另一方面新入职教师索取过多或者是进行不恰当的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反而会使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大大降低.除了幼儿教师本身心态的理解之外,还可以为幼儿园对于教师工资以及福利待遇的管理献言献策,提供更好的幼儿园工资管理方式,“将工作效益与工作效率有机地结合,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与弹性的福利制度”[4],这样通过参与幼儿园资金的管理,既有利于激发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高素质教师的流失,让每个有能力的教师能够劳有所得,这不仅是幼儿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是对幼儿园建设发展做贡献.

1.2.2 适应幼儿园生活工作,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教师实现对幼儿园生活工作的适应,有利于其融入幼儿园生活,建立归属感.教师感到自己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感到自己属于教师集体,同时也被他人需要,有利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吴雨洪在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中,指出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关于人际关系、园所支持、自我认知以及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等七个维度中,“人际关系与幸福感”的满意分值最高[4],可见对于教师而言其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就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管理者对于新入职教师的认可,直接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而要获得认可,就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离不开教师地勤学苦练,在工作上新入职教师要积极与他人学习,尤其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以老带新活动”尽快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另外,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如何,幼儿的进步是最好的体现,幼儿从刚入学时自己不会拿勺吃饭到能够拿勺吃饭并能简单收拾,这是赢得家长以及其他管理者认可的最好途径.

2 发展语境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基于能力的提高

进入发展语境下的幼儿教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之前一个阶段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并不稳定、持久.

此阶段的幼儿教师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熟悉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继续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对于自身的工资待遇也已经接受.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师在熟练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及迁移教学知识方面的能力还存在不足[5],对于教学知识以及能力提升的需要十分迫切.教师往往会因为一次教学竞赛获奖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样也会因为一次教学竞赛的失败而苦恼.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不足导致其发展的不稳定,幸福感的获得相应也受到影响,呈现出既不持久也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探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对于教师获得持久、稳定的幸福感有积极意义.

2.1 幼儿教师自主学习,是提高个人知识能力的根本途径

幼儿的好奇、好问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丰富而渊博的知识,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教师所需要补充的知识数不胜数,因此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其次,教师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弥补不足,在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终身学习的时代理念下,不论是处于哪一发展阶段的幼儿教师都应该为自身不断补充能量,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时代、适应社会.

2.2 幼儿教师开展团队合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团队也是如此.独立自主的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仅仅是一个人的学习,教师之间没有讨论,没有合作,这样很容易陷入到自己的偏见之中.因此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而言,团队的合作都是必要的.比如幼儿教师可以按照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以及自身的特点结成小组,分别为:科学组、社会组、语言组、健康组和艺术组,每组教师在充分交流、探讨甚至是辩论的过程中生成优秀的幼儿教育活动.倘若每次活动都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那么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就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相比教师个人设计的活动对于幼儿发展意义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关于教师合作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或者进行教研等等.

2.3 幼儿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便捷途径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身独特的幼儿园文化,不论是在规章制度管理还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其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氛围等,已经成为在园每一个人所认同的.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幼儿园的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幼儿园想要进步、想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主要就是通过个体教师外出学习来实现.幼儿园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平台,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组织多样的学习形式.同时教师作为幼儿园的代表,通过参加进修或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新颖的教育内容、独特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同时也为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内化知识,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模式修整的过程中,教师发展能力.

3 关注幼儿语境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基于幼儿的进步

关注幼儿语境下的幼儿教师,整体而言都有很高的职业幸福感,从事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的他们更加关注幼儿的需求、幼儿的发展.

3.1 幼儿教师树立教育信仰,有利于获得职业幸福感

关注幼儿语境下的幼儿教师,已经实现了生存语境下经济的满足、他人的认可,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教学,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专家型的教师.这时他们关注的重心已经不再是经济或者是自身知识能力的提高,更多地是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实现——幼儿的发展进步.正如马斯洛所言低级需要得以满足,就会有高级需要,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3].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就是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更好的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实现自己的教育信仰.“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不是他们的知识或方法,而是教师对学生、自己、他们的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6]教师把幼儿的发展进步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能够为幼儿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力量成为这阶段幼儿教师最大的幸福与满足.

但是当前的幼儿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虐童事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缺乏公平等等.我想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反映地不仅仅是幼儿教师知识的匮乏、素质的低下,更重要的是教育信仰的缺失.教育信仰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信念,它“是一种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统摄地位并具有支配作用的信念.”[7]为什么大部分的幼儿教育问题都发生在年轻幼儿教师身上,主要就是由于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尚未形成,或者说是在内心深处就没有教育信念.

3.2 幼儿教师调整对幼儿的期待,有利于获得职业幸福感

关注幼儿语境下的幼儿教师更多地注重幼儿的发展进步,不仅仅是幼儿学会了多少知识,能进行多少操作,更多的是提供幼儿作为一个人所需要的人文关怀、精神满足.这时的幼儿教师要意识到幼儿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生存发展的特殊性.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成功人士”的需求,但对于成功的理解不能是狭隘的,幼儿教师也是如此,不能简单的将“成功人士”理解为仅仅是做一个有钱、有权或有名的人,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幼儿能够在以后的踏实工作中感受幸福,在帮助他人中体验快乐.教师将成就幼儿作为自己的教育信仰、终极理想,在成就幼儿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以实现幼儿的发展进步作为自身最大的幸福来源.

一旦教师把对于幼儿发展的期待定位于幼儿就是要掌握多少知识、技能,就是要实现某方面的卓越或者是成功,往往就会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形,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幼儿当作是机器一样进行灌输,这样的教育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这时的教师是不幸的,同样这时的幼儿更是不幸的.因此,教师要逐渐调整自身对于幼儿的发展期待,关注幼儿作为一个鲜活生命的个体需求,善于发现幼儿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把幼儿的点滴进步作为对幼儿的发展期待,这时教师才能够感受到幼儿会自己穿衣时的幸福,才能够感受到幼儿会独立如厕时的幸福,才能够感受到幼儿主动帮助他人时的幸福……

整体看来,幼儿教师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发展再到关注幼儿的发展阶段,其职业幸福感的境界在逐渐提升,对于幸福的来源逐渐从物质方面转化为精神方面,更注重人文关怀以及教师自身教育信仰的实现.这一过程既是教师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职业成长发展的过程.幼儿园、国家对于幼儿教师的关注、投入固然重要,但是根本来讲,幼儿教师的幸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幸福,只有通过自身调节或者是努力才能实现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在热爱幼教职业,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教育时,才能成为幸福的感受者,进而同样也成为幸福的创造者.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51-553.

[2]诸建红.上饶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9.

[3]张大均.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2-373.

[4]吴雨洪.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58,28.

[5]岳亚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特征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09):43-46.

[6]刘莉,杨艳芳.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45-51.

[7]荆学民.简论信仰[C]//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2000:5.

From focusing on survival to focusing on children: the promo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LIU Hai-ch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China)

The growth proces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experiences different stages from focusing on survival to focusing on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focusing on children.The sourc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re the satisfaction of basic needs,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abiliti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ir children.The acquisi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hildren' s happiness.Based on Rawls's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and the sourc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mselves to promote acquisi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feel happiness, spread happiness and create happiness.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happiness; stages of development; sources; approaches

G615

A

2095-7408(2017)05-0089-04

2017-06-30

刘海潮(1993— ),女,河北张家口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幸福感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爱“上”幼儿园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