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程伦理失范的功利主义根源及消解途径

2017-04-13 16:53赵铭依姜小慧
关键词:伦理观功利主义伦理

赵铭依,姜小慧

(东北大学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

当代工程伦理失范的功利主义根源及消解途径

赵铭依,姜小慧

(东北大学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

功利主义伦理观在促进传统工程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代工程中却导致了伦理失范问题,如经济伦理问题、生态伦理问题与公共安全伦理问题等,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责任伦理缺失。因此,一方面要修正对功利主义的误解态度,另一方面要重构以责任伦理为核心的工程伦理框架,强调多方责任主体通过商谈方式而达成共识的动态协商机制。

功利主义;伦理失范;责任伦理;动态协商

一、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传统工程的促进

现代工程可以从范围上划分为两类。狭义上工程指的是以技术活动为基础,同时超越了技术活动的简单性,将各方相关因素整合的高度复杂化的整体。广义上工程不仅仅包括技术活动工程,还泛指一切相当规模的、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1]1。传统工程较现代工程而言,更倾向于是一种狭义上的工程定义,将现有的科学体系、技术内容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仅仅将工程视为应用技术的实践过程,较为单一而不具有特殊复杂性,更像是一种技术的实现活动。

传统工程的宗旨是“保持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至上”[2],这无疑是与功利主义伦理观相契合的,其在推动传统工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完全取决于整体福祉的事实。[3]推动传统工程发生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渴望更好的生活,这与功利主义摆脱中世纪禁锢实现现世幸福的伦理内核与传统工程的实践目的与利益诉求相契合。

传统工程实践同样可以分为工程的启动、展开以及造物的结果与使用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同样也都有伦理考量的嵌入。工程的启动需要依据现实筹划未来进行设计;工程展开过程中的技术转化要进行细致的经济与伦理考量;工程的造物结果与使用要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角度对其进行总结与考评。在整个过程中,功利主义伦理观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强调个体利益有利于工程活动的需求构建

功利主义强调个体权益的维护,看重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同时强调公众在公共领域中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功利主义代表人之一的密尔强调多种个人自由权利,并认为个人的权利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对公共领域提出意见和建议来对自然的合理发展提供条件。

而这种强调个体利益的人本理念在工程活动之初进行工程需求分析时,可以对工程完工后所服务的个体的福利、工程附近居民的福利,乃至全社会公民的权益是否皆得到了更好地维护进行分析,从而使新的人工物能够更好地为个体谋求福利,使得工程活动更加具有人本观念,符合工程更好地服务民生的目标。

2.精密科学计算利于工程活动的论证决策

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当一个行为者做出选择与行动时,要根据快乐与痛苦的七个因素作为考核的指标行事。七个因素分别为“强度、持久性、确定性或不确定性、在时间上的远近、丰度、纯度与范围。”[4]在做出行为时要预先将全部的快乐与痛苦值加以比对得出结论:快乐高于痛苦就可以实施。而密尔关注了后世幸福,修正后认为作为进步存在的人之永久的利益最大意义上的功利。

而在工程活动之中我们要考量工程目的是否造福人类、工程的可实施性,考量是否有合理的“代价收益比”、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否对不可避免的损失进行公正合理的补偿措施等等。在对这些方面考察的过程中,功利主义伦理原则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得计算利于工程的公共支持度与公众福祉。

3.整体福利视角利于工程活动的验收评估

功利主义判断行为正当性与引起的后果是否为善的标准在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和密尔都在其学说中强调了幸福总量的增加,密尔也强调后世功利同样也要考虑到计算之中。功利主义从人的现世生活幸福观出发,保障人民福祉,提升人类总体幸福。

工程活动更要以整体福利的视角对创造人工物进行验收和评估。在验收和评估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工程涉及的现世群体,如工程服务,甚至也考虑工程所能够影响到的最大群体的福利的安排与后世的权益。可以说这种持续发展是进行工程评估与验收的关键一环,功利主义这种整体福利的视角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考量公众的切身利益,做出更好的更有利民生的决策。

功利主义伦理观在传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较好的适配性,传统工程中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优先级,所造成的伦理问题也具有一定可控性与补救性。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日益显露,现代工程的复杂性、多变性与社会性的特点凸显,功利主义伦理观所导向的功利计算与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已经不能够适配现代工程活动。许多伦理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开始出现。

二、功利主义对当代工程伦理观发展的制约

1.社会性是工程的本质属性

李伯聪教授认为工程是“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完整的、全部的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总称。”[5]这种以“造物的实践活动与过程”为核心的工程本质理论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同时也存在着对于工程本质的其他理解。包国光教授不同意仅仅从工程活动过程出发讨论工程本质,认为现代工程的本质是“工程师、工程活动和工程物三者本质之间的‘统一’”[6],以整体的视角探讨工程的本质而非仅仅从工程实践活动本质延伸成工程整体的本质。郑晓松谈论工程的本质是以社会性作为逻辑起点的,认为社会性才是工程的本质特征,这种社会性意味着不仅“其实施主体是社会化的人,更在于工程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进行。”[1]7他强调伴随这种社会性的是高度组织化与相当大的规模。邓波教授也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解读工程的本质的,认为工程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绝不能仅仅从应用科学、技术知识的造物实践活动去理解工程的本质。”[7]笔者认同工程的本质贯穿工程发生、发展与评估,要以一个整体的视角来论述工程的社会性本质。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性,使得工程的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工程所创造的技术人工物影响日益深远,才会让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在处理工程活动中出现伦理失范,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工程从设计决策到结果评估过程中一系列的伦理困境。同时责任分配与风险共担是当代工程活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伦理主题。当代工程活动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远,不仅仅涉及工程服务的民众,甚至还会存在代际风险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讨论并加以解决。而功利主义只注重精确计算福利的最大化,注重效用的提升,却恰恰忽视了对责任分配的讨论,致使现今工程活动中责任风险问题日益严重与凸显。

2.当代工程的伦理失范

功利主义伦理观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提供了整体与未来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功利主义的缺陷又十分明显,尤其体现在其仅注重对总体权益的提升,“从而陷入一种所谓的集体自私主义”[8]。功利主义也导致了一些失误,首先功利主义势必无法很好地维护个体权益;其次功利主义仅仅谈论人的自然权利而忽视自然的权利;同时功利主义衡量善的标准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标准导致了正义原则在社会之中的缺位。

在此笔者大体将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三个问题,分别是经济伦理困境、生态环境伦理困境以及社会公正即公共安全伦理问题。贯穿于这三个问题之中的还存在责任缺失的问题,要考虑到工程活动中的责任缺失与风险共担问题,笔者将此问题单独提出。

(1)经济伦理问题。工程活动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工程活动的目的都是要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追逐利益势必是一种“利己原则”,而伦理道德是一种“利他”,这样工程活动与伦理规范形成了一定的冲突[9]。追求工程利润最大化与伦理道德的这种冲突核心是认为人的活动就是要最大限度得到利润和满足私欲,工程活动中人追求经济效益获得报酬,从而与工程活动结成一种物质关系,忽视其伦理关系,工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伦理道德失范。例如近几年我国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显示出追求经济利润的极端化对社会工程伦理规范造成很大危害,导致民众的不信任与安全感缺失,造成人在追求新的技术人工物时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与伦理规范之间的极端冲突。

同时虽然密尔对边沁的代际伦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但是依然无法解决追求短期幸福总量与追求长远而又持久的幸福之间的矛盾关系。工程活动中也时刻体现了这一点,例如中国煤炭储备量不低,大量煤炭需要进口,原因在于中国煤炭产业仅考虑短期利益而没有形成完整的加工提纯产业链,缺失对洗煤工艺的发展。不仅效益低,对环境破坏也大。长远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在快速发展阶段,一些工程活动片面追求资金的快速循环与资本积累的短期的经济效益,牺牲后代的发展与资源为代价,这样就造成代际发展效益失衡。

(2)生态环境伦理问题。功利主义伦理更多的是着眼于人的权益与整体福利的追求,但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功利主义伦理更强调的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中其他物种的生存需要,由此指导的工程活动造成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首先人类在工程活动中残酷地对待动物,为了满足人类的一己私欲赚取巨额利润,不顾动物与人一样同样拥有感知,例如活熊取胆这种动物权利的缺失问题曾引发大范围的讨论。人类在残忍对待其他种群时往往并非为了基本的生存,更多的是为了一种贪欲与享受。这种目的是非正义的,人类不能仅仅是为了享受消费而虐待其他与人一样有生命与感知的动物。

其次工程活动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往往大型工程活动例如大型水坝工程,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工程活动带来的巨大商业效益与利润,人类往往违背自然规律,肆意践踏其他种群生存空间,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工程活动中我们往往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功利主义伦理观的由人类整体扩展到生态系统整体,从而从整体效用最大化出发来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

(3)社会公正与公共安全伦理问题。传统功利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功利的最大化,忽视的是这种最大化的功利应如何进行分配的社会公正的核心问题。而在工程活动中的体现就是这种工程活动造就的新的技术人工物的利润只能被少数人所得,从而造成一种工程活动效益的垄断,往往普通民众无法发声维护自身权益,无法对这种工程活动带来的好处进行体验,反而得到的是种种不便利与个人权益被侵犯。

同时这种功利主义伦理观为工程活动带来一系列的公共安全问题。功利主义认为个体牺牲可以在违背当事人的意愿做出,而这种少数人权益的牺牲会带来公众的信任危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恐慌。功利主义追求整体利益,使得工程活动会侵害基本的人权,而工程活动所宣扬的一种“为更多人谋福利”的理念势必是虚假的正义。例如“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主要负责方瑞海国际官网介绍其安全文化的方针是:“更科学、更严谨、更规范,对生命负责”。可是该公司进行工程活动布局时并没有考虑到附近居民的切身安全利益,从而导致了爆炸事故严重危害附近居民的安全权益。这种功利伦理所导致的对人权原则的背离是与主流人权理念相悖的。

(4)责任伦理缺失问题。功利主义伦理观注重果效,仅仅从行为的后果来对行为本身进行评价,但对于主体行为的动机与承担责任并没有进行讨论。对责任讨论的缺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功利主义学说的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虽然后来功利主义学说尽力调和后果与准则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对责任主体划分以及责任分配方式等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首先,现阶段社会化工程的复杂性、细分性使得责任分配愈发困难,往往无法直接追溯到“无意识”担责的个人。一些大型工程会将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工程建造材料上,以便发生事故之后能够有非常清晰的责任梯度划分。这是非常好的追责手段,同时也可以提高制造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避免失败。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也应讨论项目失败后个体责任承担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解决社会大分工背景下这种责任细化的问题。

其次,集体责任也在现今的“共享”经济的潮流下越发突出。例如“共享单车”等等概念成功的应用,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共享汽车”产业。看上去是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排量这么一个好的目标,可是却对共享汽车造成事故责任承担方面没有规约,增加了出行的安全隐患。这种责任缺失呈现出一种集体责任的特殊性。这就表明仅仅是简单的一元伦理已经无法对工程进行规约,这就需要一种复杂的动态伦理推动人们对现有的工程进行反思与承担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责任。

最后,我们往往将工程中的责任主体仅仅放在工程师与建造者上,却忽视了公众的责任承担。工程设计者需要对工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判,而这种预判往往是依据现实的环境,由此推断至工程对未来的影响,这就在时空上存在一种断裂性。因此当代工程具有不可控性,如转基因工程与纳米技术,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在刚刚面世之初无法显现,可是由于其巨大的利润与实用性而投入应用,这就加大了对其伦理规约的难度,这就需要公众的参与。而恰恰公众的集体避责也是导致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科学家与工程师也会由于公众整体的科学素质较低和理性程度较差不重视公众的发声,形成一种“科学意识形态”或是“精英主导话语权”的状态,从而造成公众的集体“失声”。这种“失声”恰恰使得工程无法形成“民主控制”。一方面工程师与科学家有着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责任,例如中国在发展核工程方面,公众与精英知识断层导致公众对于核工程不信任与恐慌,反对呼声很高;另一方面公众也有责任提高责任意识与参与度,提升公众话语权,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从而能使工程权衡各方利益,达成道德共识。

由上述问题可知,功利主义缺少对于责任主体以及责任分配等问题的关注,而这些责任恰恰是当代工程不同于传统工程的地方。由此看来功利主义对于当代工程伦理的发展有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功利主义伦理优势的基础上,能够重构当代工程的伦理框架。

三、工程伦理框架的选择

面对上述工程伦理问题,我们急需对功利主义在当代工程中应用的失范问题进行重新架构伦理框架。一方面我们看到,功利主义伦理框架在工程活动之中所展现的积极的方面依然存在,并非要全部抛弃。细究起来,误解与错用功利主义伦理观也是一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重构以责任为核心的伦理框架的紧迫性,要强调利益共同体的商谈与对话,把握好优先级构建动态伦理框架。

1.正确理解功利主义伦理观

功利主义将快乐、安康、福利作为衡量道德的标准,由此功利主义被视为当代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伦理观也具有道德观点的平等性、道德观点的普遍性与不偏不倚的特征,由此组成功利主义几大突出特点。但功利主义伦理观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着如下几点误区:

首先,功利主义不等于个人主义。这是对功利主义最为经常的误解。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利益才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权利,是一种“利己主义”。与之相反的,功利主义作为一种规范伦理,主要通过对行为者行为的后果是否遵循规则、是否有助于所有社会成员的功利总量的最大化,来评价行为者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甚至在个人与集体发生冲突时要求个人为集体牺牲,是一种“利他主义”。

其次,功利主义在方法论上,也是注重将后果福利进行衡量计算。但是这种精密计算与权衡经常被误认为不考虑人本的因素,认为重视整体等于忽视个体性。的确不可否认的是,功利主义更多的是总量的计算,总体福利的提升,但是密尔进行功利主义修正时强调要通过提升个体权益从而提升整体的福利,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个体的关切,体现了对于人本的追求。同时也进行了代际福利的修正,认为这种最大福利要考虑到后代,不可剥夺其发展的权利。

最后,追求功利是每个人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可抛弃与绝对的否定。功利主义就现今工程伦理架构来说是现实的,而非是空中楼阁。诚然功利主义本身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就现今实际情况而言,功利主义伦理观在工程中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但不可以绝对抛弃与否定。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倡导一种过高的伦理思想,因为这样不但不能更好地规约人们的行为,反而会导致社会的“普遍虚伪”。

2.重建责任伦理为核心的工程伦理体系

功利主义为核心的伦理框架会导致当代工程伦理失范,因为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工程问题的核心,而功利主义在处理责任问题时表现无力。为此,必须建构新的工程伦理框架,将伦理目标从注重共同体的福利,转向尊重个人,尊重规则,尊重自然。“责任伦理”是必然的选择。责任一词虽然可以追溯到康德所提出的“义务”一词,但是与“义务”是全然不同的概念。康德的义务论更强调自由意志的自律性,强调对于客观道德原则的遵守是每个理性存在物行为准则中所应体现的义务。责任伦理提出的背景是为了解决科技所带来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后果,期望借助一种责任原则来唤醒行为主体的危机意识。

责任伦理的代表汉斯·尤纳斯认为,责任才能够真正提升自由的概念,他所提出的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10],是与事后问责和查办完全不同的。而这种前瞻性责任与工程责任具有契合性。

(1)责任共担。现今的工程的复杂性使得风险已经无法个人承担,而是要形成“责任承担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包括工程师、管理者、投资者、政府、工人与公众六个层面。当我们提到工程责任承担主体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工程师,但事实上现代工程的利益多元性和错综复杂性使得我们不能将责任仅仅落在工程师身上,更是要形成一种责任共担的局面来共同承担工程所带来的风险。因为在工程活动之中,工程师的专业判断往往会受到其他方话语权上的压制,例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这就需要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进行“合作责任”[11],通过非专业人员更为广泛的且复杂的伦理考量,增加与专业人员的协同与交流,推动工程决策能够尽可能广泛地涵盖所有责任共担者的利益。

(2)代际责任。针对资源过度开采与生态环境破坏等种种问题,学界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虽然功利主义在“代际福利公平”方面有所阐述,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巴拉茨比泰(BalazsBitay)指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我们自己对所有人类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后代的责任。”[12]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工程伦理之中,要求的是工程不能以牺牲环境与后代人利益为代价。商业和工程目标可以轻松满足,但满足这些需求并不总是有助于可持续发展[13],工程是一种技术的应用,而技术与创新息息相关,同时对工程的各要素组合也内蕴着创新。可以说工程是“创新人工物”。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同时,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立足于汉斯·尤纳斯提出的“前瞻性责任”,一个新的理念提出并引起全世界的探讨。各国期望在创新的源头对于各种创新人工物进行把控,期望建立一种“负责任创新”体系。笔者认为此理念是与工程伦理适配的。负责任创新四个维度分为预测维度、反思维度、协商维度、反馈维度,工程应在这四个维度下进行工程的设计、实践与评估,从源头上避免一个工程物仅仅从现世利益出发而忽略人类整体福祉。

(3)动态协商。就现在的极端复杂化、广泛合作性与多责任主体的工程来说,一个工程从设计到实践、最终对其进行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仅仅寻求一种单一的伦理理论解决一个社会化工程所涉及的多个利益共同体是不现实的。“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似乎必须放弃建立一种能够涵盖所有的问题且所有的个体及集团均能认可的共识的努力”[14],需要各种利益共同体进行交流与协商,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进行妥协,从而减少事故的人为因素与事故的后果补偿。功利主义对福利的权衡计算在此转化为不同道德共识交锋后的审慎道德考量。

现代社会工程更期望得到的是一种动态商谈系统而非是一成不变死板的套用。这种动态商谈系统能够在工程问题显露时甚至还没有显露的预期状态下对问题进行商谈甚至解决。例如伦理委员会期望通过各方利益代表协商来处理现实的伦理问题,以期得到解决办法,或一定程度上对严峻的伦理情势有缓解的作用。任何一种的伦理原则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任何一方利益都不能不考虑其他方利益者的权益。

四、结 论

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传统工程发挥积极的作用,功利主义伦理观中所体现的个体权益维护、科学计算与整体福利视角在工程活动各个阶段的发挥了推动作用,但在当代工程应用中存在失范造成一系列的伦理困境,包括经济伦理困境、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公正与公众安全缺失,同时责任问题凸显,需要重构伦理框架。我们需要客观地分析功利主义伦理观在工程活动中的作用,找出应用中对其的误解与错用,同时重建以责任为中心的伦理规范体系,使其能够实现责任共担,解决代际责任问题,构建动态商谈的伦理规范制度,通过各方利益代表的话语交锋达成共识,从而更有利于人类整体福祉与生态和谐。

[1] 郑晓松.工程的本质——一种哲学的视域[J].理论界,2015(5):81-85.

[2] Fanny Verrax.Engineering Ethics and Post-Normal Science: A French Perspective[EB/OL].[2017-01-09].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6328717300459?via%3Dihub.

[4] 边 沁.道德与立法原理[M].时殷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7.

[5] 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8.

[6] 包国光.论工程的本质——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视角的一种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4):61-65.

[7] 邓 波,程秋君.行动与工程的本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4,1(00):82-88.

[8] 甘绍平.功利主义的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3):38-44.

[9] 安鹏君.当代工程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

[10]甘绍平.一种超越责任原则的风险伦理[J].哲学研究,2014(9):87-94.

[11]欧阳聪权.责任伦理视角下的工程风险与防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1-45.

[12]BalazsBitay,DietrichBrandt,EvaSavelsberg.The global validity of ethics: Applying ethics to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EB/OL].[2005-07]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1475643_The_global_validity_of_ethics_Applying_ethics_to_engineering_and_technology_development.

[13]Downey Gary Lee,Lucena Juan C,Mitcham Carl.Engineering ethics and identity: emerging initiat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7,13(4).

[14]甘绍平.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J].哲学动态,2002(8):26-28.

TheUtilitarianismRootsofEthicalAnomieinModernEngineeringandCountermeasures

ZHAOMing-yi,JIANGXiao-hui

(ResearchCenterfor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110819,China)

Utilitarianism plays an important way in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engineering,but lead to ethical anomie in modern engineering,such as problems in economic ethics,ecological ethics and public safty ethics,the core trouble among all these anomie,is the lack of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As a result,we should revise the misundersanding of utilitarianism one side,and on the other side,re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engineering ethics based on the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emphasizing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negotiating by discourse among multiple subjects.

utilitarianism;ethical anomie;ethics of responsibility;dynamic negotiating

2017-03-19

东北大学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项目(201203)

赵铭依(1994-),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

姜小慧(1982-),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13

B82-06

A

1672-9617(2017)04-0513-07

(责任编辑伊人凤校对祁刚)

猜你喜欢
伦理观功利主义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康有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义解读
法律解释的功利主义倾向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浅析西方现代功利主义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