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的研究

2017-04-13 16:53冯锐姿许晓辉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冯锐姿,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学生处,辽宁 沈阳110866)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的研究

冯锐姿a,许晓辉b

(沈阳农业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学生处,辽宁 沈阳110866)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受到极大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时代需求,不断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大数据理念和大数据素养,树立大数据意识,增强运用大数据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用大数据揭示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把握学生群体的行为规律,精确分析学生群体思想与各类事件的联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私人定制”以及对未来思想状况的预测,通过因材施教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整体提升,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大数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1.大数据的概念

提到大数据,人们的第一反应首先就是“数量之大”,它和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都指的是数字,例如企业的销售额、人们日常的花销、学生的数量等,都是与数字息息相关的,而我们所研究的大数据并不是仅仅研究的是数字,例如搜索网站上的搜索痕迹、社交网站上的点击信息、网上购物的信息等等都作为数据为我们所用。

麦肯锡公司将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是指超过标准大小的典型数据库软件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能力的数据集”,数据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数量会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数据符合大数据的标准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我国学者涂子沛认为“大数据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是知识的来源,只有这些集采的数字可以和信息联系起来才称为数据”,将数据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和整合,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2]”。综合国内外对大数据的定义,如果将大数据简单地理解为海量的、规模超过传统意义的数据那是片面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找出大数据其中蕴藏的价值才是更为重要的。

2.大数据的特征

(1)数量大。是指数据量的巨大,大数据为之前不可能量化获取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数据技术迅猛发展,应用数据的人数量增多,人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有的接收数据者,到现在也是数据的传输者;另一方面,先进的传输设备在市场上涌现,在互联网的空间内,通过电脑、智能终端等记录着人们的每一项数据,数据的实效性和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

(2)种类多。大数据有着种类纷繁错杂、数据来源渠道众多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涌现,原有结构化数据占主导的局面发生了变化,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没有具体标准的结构规则的数据,这就给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在互联网下留下的数据痕迹大多数都是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人类大多数数据都朝着非结构化的方式发展。

(3)速度处理快。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区分的重要标志是对数据处理的速度,只有通过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才能面对数据爆炸性的增长态势,达到数据利用率的最大化。数据的数量和内容都不是静止的,数据的价值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的处理数据,那么数据的价值也会随之消失,大数据也就失去了意义。

3.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互联网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使用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自2008年,大数据(Big Data)分析和处理的相关问题进入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研究的阶段,大数据一词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渗透和运用到社会公共部门和不同领域当中,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推动社会变革,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数据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时代具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大数据时代具有预测性。通过对收集来的数据运用技术手段充分分析和利用,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数据中有用信息,对未知的事物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预测,发现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偶然的,而是存在于之前未发现的各种关系之中;第二,大数据时代具有科学性,传统的数据采集以抽出部分样本的方式进行分析,样本的偏差会导致结果存在误差,而大数据时代抽取的样本是全部数据,可以让更多的数据发挥其作用,并且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把握科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结果,所以说大数据时代具有科学性。

二、 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大数据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向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提取出的有效信息揭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特点,制定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以及行之有效教育方案和策略。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分为人的体力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全面发展、个人社会关系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将大数据的相关理念融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巨大、种类纷繁错杂、处理速度快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交往空间扩大、交往方式增多。但高校学生的思想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对数据的选择和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面对负面信息的同时行为方式、思想动态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运用数据技术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意识到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同样重要,制定应对大数据时代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措施,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培养目标。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劳动生产力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可以成就一个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发展到利用数据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方式。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阐述为大数据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将数据技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基础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具备大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在意识和操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工作者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的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2.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者地位受到削弱。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当着主导者的地位,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和知识的传授,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从而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而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数据覆盖面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范围和教育工作者大体上处于同一水平,因此营造了地位平等、资源共享的数据氛围,受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教师这单一的信息来源渠道,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为导向,用外部的数据架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课堂教育教学占主导的方式,原有的教育制约的难度增大,使教师教育教学主导的优势主体地位变弱。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在信息数据收集、分析数据的方式存在差异,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采取的方式更加专业化,在分析数据时会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分析和判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权威性被削弱。

(2)学生的个人隐私在一定程度受到了侵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对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威胁是不可规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互联网的媒介获取学生个人信息后,学生在互联网下留下的信息是透明的,例如,个人基本信息、学生学习内容、每天上网时间、校园网的搜索浏览痕迹、社交网络上的聊天记录,乃至早午晚餐吃什么都会被逐一记录到数据系统中,在校大学生中有些数据信息不希望被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这些大数据时,如何把握好数据保护的度,区分好可以公开的数据和学生个人隐私不希望被公开的范畴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相关数据有利于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也存在着学生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挑战。

(3)受教育对象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度对其思想产生了影响。大数据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信息数据纷繁复杂,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是正确无误的,其中不乏虚假错误数据,其背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具有良好的信息甄别能力,这将导致一些意志力不坚定、理性判断能力较差的学生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会迷失方向。同时,大数据的预测功能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快,有些搜索网站、社交网站会通过“标题噱头”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其中不乏负面的、图文不符的信息,搜索网站会根据浏览痕迹分析浏览者的喜好,进而推送相关内容的信息,只要浏览过负面信息就会承担着接收负面信息推送的风险,从而将负面的情绪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动,经常浏览负面信息的学生,思想动态以及人格的塑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产生放纵自身的行为。

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生活状况进行动态的掌握。伴随着大数据的使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改变了以往当学生发生问题后才发现问题的状况,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前做好预防[3]。高校的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与人沟通,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工作者首先可以通过学生发布的信息了解学生近期各方面的情况,对于近期发表负面消息的同学进行动态跟踪,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其次,社交软件上的信息只能作为数据分析的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可能存在多方面因素,要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联系和分析[4]。例如,学生课后去图书馆的次数可以反映学生近期的学习上是否存在困难及学习态度上是否懈怠;学生登录校园网后浏览的网页也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分析学生问题的因素;也可以通过学生在食堂的刷卡记录分析,假设以往每天三餐消费需要20元,可近期在食堂消费缩减幅度较大,就可以考虑学生是否生活上存在困难等等。大数据的存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存在的根源,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创新化的教学方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为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5]。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例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在线课程模式。以慕课(MOOC)为例,与传统的课堂里只有几十个甚或上百个学生,而慕课的课堂人数最多可以达到16万人,慕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受任何条件的局限,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为导向自主选择上课的内容。以沈阳农业大学的易尔思校园MOOCS平台为例,课程总数已经达到了2439个,该平台以教学为中心,整合了课件展示、教学资源、课程讨论、课程作业和在线考试等内容的模块,同时通过慕课的网络课程可以展开全体师生的讨论、学生自主的讨论、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慕课课程是在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仍然是授课的组织者。教育工作者通过大数据反映出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对哪些授课内容感兴趣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学习方面的指导。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的策略研究

1.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新理念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数据化的教育理念。大数据时代下要学会用“数据”说话,要积极主动对数据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具有敏锐的数据化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将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日常生活、社交的各个方面以数据的方式结合起来,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最终达到可视化的图示,以此分析出学生的关注热点、学习生活的近况、思想发展的动态、学生对上课内容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反馈等。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时改进,将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在大数据时代,要根据数据反映出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以年级、专业分类,不同的年级的授课内容和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而大数据时代突破了这种局限,根据学生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学生也可以自主地选择多种方式的学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将学生的数据资料分类,制定出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处理方案,从而减小突发事件处理难度。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动态化的教育理念。大数据时代克服了以往样本容量小、教育工作者主观因素等问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最终预测出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动态趋势,存在什么问题,在社交软件上是否发表异常的信息,分析预测是否在情感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等[6]。样本容量就是全部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预测。具有动态化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1) 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大数据的应用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的建立需要以学生网络轨迹为线索进行数据的收集,要在校园范围内全面全方位收集与学生相关的数据。一方面,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联系构成信息一体化的收集平台,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系统、宿管部门、网络管理中心、校园卡管理部门、食堂管理部门等相互合作,在互联网下建立学校的在线数据平台。另一方面,基于网络问卷收集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个数据化的了解。通过以上的两种方式可以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库平台的建立[9]。

(2)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熟悉大数据业务的人才相对缺乏,为此,要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大数据素养和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对大数据平台的设计、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需要有专业的技术部门人员完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大数据的采集、平台的设计建立、大数据分析算法的设计工作量庞大而复杂,而且没有技术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完成,所以需要专业的技术部门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首先,数据一体化的收集平台需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利用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收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数据,以网络问卷和网络学习的形式对数据定向采集。其次,高校大数据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同需要和教育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大数据算法,运用算法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并反馈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后,要根据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

(3)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反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特点,根据不同的算法获取有用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在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育结果再反馈给大数据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数据的反馈机制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教育指导,分析反馈的问题中的典型问题的原因[11]。此外,通过对优秀的思想教育对象开展共性研究,收集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规律、阅读爱好等,将其中的关联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在更深层次的将大数据融入思想教育中。通过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对数据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并实施到教育对象上,教育效果再反馈到大数据平台,这就形成了大数据平台完整的链条式教育。

[1] 涂子沛.大数据[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2] 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大数据时代[M].盛海燕,周 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

[3] 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4.

[4] 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1-63.

[5] 王潇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

[6] 王海建.大数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4):38.

[7] 王 靖.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4):128-130.

[8] 李正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研究[J].学理论,2014(13):193.

[9] 路 葵.大数据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转变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238.

[10]刘 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传播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6):81-85.

[11]许晓辉,赵永吉.论心理相容原则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2(6):25-27.

[12]张 蕊,张春梅,聂红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566-569.

ResearchontheInnovationMechanismof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BigData

FENGRui-zi1,XUXiao-hui2

(1.Marxistcollege;2.Studentaffairsoffice,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henyang110866,China)

The arrival of large data age has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lso been greatly affected in this new environmen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data personnel,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of large data literacy and large data concepts,establish a large data awareness,enhance the use of large data method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With great data to reveal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 groups,grasp the behavior of student groups,and accurately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groups and various types of events.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rivate custom”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ideological situation,through the teaching of individualized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the overall upgrade,and then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big dat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mechanism

2017-05-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16JDSZ1017)

冯锐姿(1992-),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

许晓辉(1970-),男,内蒙古赤峰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24

G641

A

1672-9617(2017)04-0565-06

(责任编辑伊人凤校对祁刚)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