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2017-04-13 17:20柯,张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译文

陈 柯,张 闯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710065)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陈 柯,张 闯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710065)

生态意境,作为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的哲理和思辨正是华夏智慧的核心所在。翻译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现的意境最大化地呈现给读者,追求“神形合一”、“思与境偕”的生态翻译最佳艺术境界,是每个译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从“生态翻译学”重要理念“多维转换适应”原则诠释中国诗歌文化英译,谋求在译文文化生态系统里搭造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环境,传递中华文化的神韵,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生态翻译学;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

1.引言

生态翻译学,源于西方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同时又凝聚中国典籍哲学的生态智慧,可谓中西合璧的产物。生态意境,作为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孕育的哲理和思辨正是华夏智慧的核心所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现的意境最大化地呈现给读者,谋求“神形合一”、“思与境偕”的生态翻译最佳艺术境界,是译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社会、语言、文化和交际环境等因素,中西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人崇尚“无”,认为“无”是万物的起源,所以一切皆以虚拟为基础,而西方人则相信我们生活在客观存在的宇宙中。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注重内心感受,随性空泛随意、含蓄包容,古典诗词内容庞杂,审美意象微妙。[1]然而,西方文学注重逻辑推理、哲学思辨,主客观分得很清楚,情感表达更加缜密细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关注翻译的生态转化。

生态翻译理论是从一种超越传统语言学范畴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现象。[2]翻译活动在翻译生态环境展开,力求从多维度适应译语环境,实现不同文化的无障碍交流。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全面展开于2009年,始于中国,成长于欧洲语境之外的第一个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译理论,由国内翻译学者胡庚申提出,核心是适应选择论。理论提出伊始,国内其它学者便对其积极回应,并为其理论建构作出尝试,代表人物如王宁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翻译学,指出生态翻译学同时要兼顾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平衡;[3]方梦之具体阐发了胡庚申提出的“翻译生态环境”的核心理念,并指出翻译生态环境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和个体特征。[4]

3.中国诗歌文化英译的生态学阐释

“多维转换适应”原则是胡庚申“生态翻译学”重要翻译理念之一,在文本翻译过程中,在对全句、全段、全文整体考虑后,做出的适应性转换。中国诗词,言简意深,回味隽永,讲究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英语诗歌,则是通过格律和音韵传情达意。诗歌英译,处理好虚实、动静、形神、小大的关系,实现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3.1语言维的生态转换——读者身临其境

语言维的生态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栩栩如生,感情充沛丰盈,画面代入感强烈,让人身临其境,犹闻其声,如见其景。诗歌文化,带给读者意中有境、境中寓意的感受。诗词英译,不仅要将古典诗词原文的传神意境通过词汇、句法以及修辞手法展现给译语读者,更要达到“意美”和“声美”、“形美”的生态平衡,从而使译者、读者、作者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产生共鸣。

古典诗歌英译,译者首先既要从语言风格和句式特点来把握原文,更需传递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例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时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一个“深”字,重复三次,佳人伤感,睹景思己,黯然神伤的画面便跃然纸上。借居所之深来诉说内心的寂寥,纵使千般美景,无人陪伴欣赏,也是了无意境。

许渊冲先生译文如下:

Deep,deep,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so deep.

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

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程序化和实践环节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的参考依据。酒店管理专业以学校“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学校“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为指导,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酒店及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酒店及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复合人才。

译者将“deep”巧妙的英语句法结构分散,实现“deep”、“heap”和“screen”长音对应押韵,“heap”和“screen”两次重复,通过韵律节奏变化,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深闺怨妇的百般无奈,锦衣玉食也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禁锢和空虚。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兼顾了语音、语法、词汇、句义、语境,同时将注重“意合”的中文通过“so”、“by”、“like”等介词、连词使句子内部逻辑结构明晰,完成到译文“形合”的转变。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变,读者就会身临其境,译者、读者、作者三者有机融为一体,生态语境的和谐不言而喻,既还原了原诗的意境,达到意美的效果,也给译文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镍是能够满足循环经济理念的金属之一。不锈钢或镍理论上来说都是百分之百不会降解并且可回收的,废不锈钢和废镍不会因为回收而导致品质下降,回收回炉后的镍金属也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原材料再次使用。据了解,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82%的镍金属都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现阶段全球每年的镍开采量在190万 t,而全球的镍使用量约为2 500万 t。地表镍储藏量大概有1亿 t,加上次表层可以开采的镍约有2亿 t,共计3亿 t。不难看出,这样高的镍回收利用率以及丰富的资源储量,完全可以满足所有国家工业的高度发展需要和对镍的增量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The lord who wrote the song lost the empire

科学越轨行为对于科学界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科学精神、社会生活、普通群众、科学资源、青年科学家等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科学越轨行为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这是作者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诗人借陈后主醉生梦死、追求享乐而最终亡国的历史悲剧,嘲讽了那些醉生梦死而不知悔改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这首诗中的用典堪称点睛之笔,它自然微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在一起,耐人寻味。诗歌用典含蓄简洁,借“后庭花”指代“亡国”,如果读者不仔细的话,可能发现不了这个典故。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诗人灵活地处理了原诗典故。

文化维的生态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多关注双语文化的生态环境,绝不能仅从字面翻译文本内容,语言转换深入到双语文化系统内部,将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译语读者。[5]

The songstress knows not the grief of the captive king,by riverside she sings his song of Parting Spring.

下面是许渊冲先生的英文:

中国古典诗词,承载着深厚丰富的文化韵味,是一个个具有内涵美感和哲理故事凝聚而成的艺术符号。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通过文化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还原诗词意境,将诗歌的感情色彩传达出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诗歌意蕴,比如杜牧那首著名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同样的内容,王守义先生的英文:

The girl who entertains the patrons

She doesn’t weep because the dynasty fell

通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构建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与校外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环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尝试。结果表明,首先,该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很好的成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其次,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了他们的结构层次;最后,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

3.2文化维的生态转换——谋求异中求同

She sings“flowers in the rear garden”

按照实验方法,考虑和避免了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后,测定4个钛合金标样中的硅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较小,钛合金标样中硅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较高。

许渊冲教授为了将原文典故还原出来,将“后庭花”翻译成“Song of Parting Spring”,虽然没有严格按照字面去翻译,但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后庭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再现了原诗意境,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让人回味无穷。[6]对于汉学家或熟知中国诗词文化典故的人而言,这个翻译令人拍案叫绝;关键在于,许多译语读者对中国诗词文化知之甚少,估计看了以后,可能欲哭无泪。王守义先生的译文,借语义前后照应让不懂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也能明白原语的文化内涵,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多少牺牲了诗歌原有的节律美和含蓄美。诗歌翻译,本无固态形式,生态翻译学更是强调不同层次的生态协调与平衡,译者本人的审美方式、兴趣爱好和读者的接受文化和实际需求等都会造成译者不同的文化适应与选择。正如译届长存的“归化”与“异化”之争,若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看,无论是“许译”还是“王译”都是符合生态理性的,都是翻译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有各的粉丝,无谓孰优孰劣。

3.3交际维的生态转换——传递特殊意象

高温烟气与低温蒸汽换热,过热炉出口蒸汽温度是系统的控制指标。焚烧炉出口烟气优先来自气化副产的9.8MPa高压饱和蒸汽,通过设置中间减温器的调节,使过热蒸汽出口温度在520~540℃后送出界区,过热器分为3级,1级低过,2级高过。低过与高过间设计喷水减温装置。9.8MPa饱和蒸汽在进本界区后,在进过热器前需设全通量旁路1.5MPa饱和蒸汽管网。过热器采用高温段顺流与低温段逆流的交叉布置形式。饱和蒸汽先进入低温段与烟气逆流换热,出低温段后进入高温段的入口与高温烟气顺流换热。低过与高过间设置喷水减温装置,控制出口蒸汽温度,防止蒸汽超温。

马太太望着他一笑。“易先生是该请客了。”她知道他晓得她是指纳宠请酒。今天两人双双失踪,女的三更半夜还没回来。他回来了又有点精神恍惚的样子,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看来还是第一次上手。

交际维的生态转换指的是在翻译过程,译者为了实现双语交际的实际意图,进行的各种适应性转换。[5]交际维度转换实际是语言维和文化维的延伸,既译者不仅要保证不同语言之间的转码和文化传递,还要关注原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中得到充分表达。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篇叙事抒情,寥寥数字已然勾勒出诗人在他乡异土生活的孤聊凄凉,如原作高潮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I know my brothers would,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climb up mountain miss me far away.(许渊冲译)

这是作者表达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自己一个人在外,无比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林语堂先生翻译的时候,打破了原有的语序,在句首直接点破“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climb up mountain”,即“登高”和“插茱萸”的意象,与题目中的“忆”遥相呼应,译作短小精炼,寥寥数语就还原了原语的交际意图,可谓“译中经典”。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支小令言简而义丰,看似简单普通,却容量巨大,意境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客观事物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被诗人的神来之笔穿插联系在一起,诗人的无限愁思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末句“断肠人在天涯”仿佛让人看到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一抹残阳的苍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迎着一阵阵肃杀凄苦的秋风,愁肠漫游,却不知该归宿何方,以此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无奈,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7]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英语译文: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和带教老师探讨个案及开题设计,观察特殊病情,为个案书写及开题报告积累素材。部分学员通过个案及课题设计的伦理教学,加上临床实际操作,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已经形成初步的科研构思,可按照开题报告模板撰写初稿,并将初稿交给带教老师进行批改、修正、指导,评价课题可行性及创新性。

4)随钙硫比增加,煤粉燃烧残余量逐渐增大,发热量依次降低,灰熔点先降低后升高,在钙硫比为1.0时,灰熔点最低,钙硫比增至1.5之后,灰熔点逐渐上升。

Withered vines,old trees,crows at dark;A small road,flowing water,a few houses;An ancient road,a lean horse in the west wind;The evening sun sinking in the west.A heartbroken travelor still at world’s end.

我们可以看到,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给译文读者留下了空白,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原汁原味的翻译没有破坏这首诗的整体画面,为译文读者还原诗中意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罢译文,我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伤、凄美而又令人心碎的气息,天涯旅客浪迹四方的落魄、孤独通过这些意象完整地表现了出来。译文在保留原文的语言生态和文化生态谋求了交际生态,最大限度的传达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和意象美,“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得以展现,在译文文化生态系统里搭造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环境,表达出中华文化的神韵,未尝不是一种文化自信。

4.结语

翻译是一种“适应与选择”,是译者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领悟与解读[8]。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神形不可兼得,译者的判断与抉择是“汰弱留强”的关键。好的译本,会同原本一样,流芳百世,那是因为译者用自己的神来之笔恢复了原语世界,让读者漫步于译者所营造的画卷中,流连忘返。“三维转换”彼此之间绝不孤立,而是互联互动。对于古典诗词的生态环境,随着岁月流逝,我们还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如何做出最佳适应与选择,吾等译者将上下而求索。

[1]丛滋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视阈下的古诗英译管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1).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5).

[4]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1(2).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6]李倩.从英译《泊秦淮》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青年文学家,2009(20).

[7]陈曦.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国诗词中模糊意象的翻译——以〈天净沙·秋思〉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8]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 2014(1).

编辑:董刚

A Research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 from Eco-Tanslatology Perspective

CHEN Ke,ZHANG Chuang

(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5)

Ecological im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t beauty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Its philosophy and thought can represent the core ides of Chinese wisdom."Unity of nature and mind"and"integration?of thought and atmosphere”,the maximized conception that Chinese classical poem attempts to present during translation process,is the dream that every translator pursuits.Based on “translation as adaption and selection”,the important ideas of eco-translatology,this paper explain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recreating a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primitive ecological system,to convey the charms that Chinese culture contains,and display Chinese cultural confidence.

Eco-Tanslatology;Chinese Classical Poem;English Translation

H059

A

2095-7327(2017)-03-0123-04

陈柯(1975-),女,新疆昌吉人,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与对外传播。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译文摘要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