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7-04-13 17:20王晶洋徐俏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王晶洋,徐俏琳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王晶洋,徐俏琳

(丽水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在创新2.0推动下,现代社会步入“互联网+”的新形态、新业态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愈加多元化,同时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可充分搭载“互联网+”的基础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拓创新,紧抓创业机遇,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指出“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发展契机,开创性的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并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创新2.0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由此衍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步入新形态。围绕大众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2.0,丰富了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渗透于社会各行各业之中,由此促进创新驱动进入“新常态”。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热点,毋庸置疑,创新创业需要人才的支撑,而大学生是创新创业中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群体,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政策支持,社会应着力为转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思想,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创客”新势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进程,提高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形势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主力军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创新”、“创业”概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点。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焦点群体,政府寄希望于当代大学生,希冀大学生勇于挑战、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独立自主,寻求创业先机,制定远大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与“创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创客”群体,备受社会关注,且小有成就,年轻“创客”群体的兴起昭示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新旋律。在这些年轻“创客”中,大学生占大部分。毋庸置疑,大学生有着新锐的思想,蓬勃的活力,开拓创新的精神,易于接受新思想,敢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因此,大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创新的主力军。

(二)大学生创业空间不断拓展,创业机会更为多元

“互联网+”时代下,经济活动更为丰富,职业更为多元。在此背景下,国家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创造适宜的网络环境与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开展创业。“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融入各行各业之中,极具灵动性与跨界性,新型商业价值凸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方式,由此,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创业机会。譬如,“滴滴”、“饿了么”等软件的广泛应用正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新型就业创业活动,是“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就业岗位,深切影响着我国就业创业整体发展状况。可见,当前在“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下,大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更为多元的创业机会。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契机

互联网+时代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紧抓这一机遇,赢得了人生首桶金。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有了更为深入且多层次的交融,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一新兴概念,必须要对其及相关行业进行详细分析,才能更好的把握两者契合点,找寻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宜的创新创业之路。

(一)互联网+教育:线上教育平台

互联网广泛普及背景下,我国教育逐渐拓展至线上,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超过1.6千亿元,占据我国教育市场的40%左右,因此,发展空间较大。依托互联网+发展环境,结合教育发展需要,可由教师按照学科教学要求,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制成微视频,通过互联网向学生传播,使学生可根据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视频内容。实践证明,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大学生可基于此建构线上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冲破时空局限,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助推大学生“互联网+”创业。

(二)互联网+餐饮:线上餐饮平台

近几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糯米、点我吧、易淘食、外卖超人等线上餐饮平台兴起且发展飞速,在线订餐成为潮流,订餐用户持续增多,呈现出不断上涨的强劲势头。当前,以互联网+餐饮为主轴的线上订餐服务成为餐饮界的新兴之秀,在餐饮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此类线上订餐业务存在管理不到位、配送费用高、卖家餐饮卫生不达标等问题。针对此,大学生可利用当前线上餐饮平台快速发展之势,针对当前某些线上订餐业务中的问题,建构完善的线上餐饮服务平台,健全配送服务体系。可立足于大学生所在高校,为本校学生提供餐饮配送服务,基于互联网在餐饮行业创业发展。譬如,山西农业大学生学生借助互联网+餐饮开发饭盒网,运营良好,成为高校大学生在餐饮行业创业的典型代表。

(三)互联网+医疗:线上医疗服务平台

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就医难、药品贵、难挂号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创业者可开发与此相关的APP。例如,针对挂号难问题,开发帮助患者提前有序挂号的软件;针对就医难问题,可开发便于携带使用的医疗设备,实时监控患者健康状况;针对药品贵问题,可开发建立线上药品电商平台,开展O2O模式的药品销售,以低价高质量的药品赢得消费者信赖,促使其在互联网+时代下持续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我国政府尤为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政府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极为重要。为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政府部门应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扶持性政策,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减轻大学生创业压力;与此同时,完善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活动之中,以倍增效应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性。另外,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培训服务中心,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可靠信息等服务。政府通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辅导,建设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贷款补助,进而全面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投身于创业之中。

(二)社会发挥协助作用,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及多元的创业机会,为了更好的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创业者,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首先,社会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广播电视等多重渠道宣传创业故事与创业典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充分的认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针对大学生创业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在创新创业上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给予奖励,使更多大学生乐于创业,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其次,借助企业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企业可作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组织到学生深入企业之中,开展实践培训,深刻认识创业问题,了解企业日常管理与运行,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对于有意向和创业项目好的大学生,企业可给予资金支持,或以资金入股大学生创业项目,实现大学生创业与企业利益的双赢。最后,社会组织应着力传播创新创业文化,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供实质性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摇篮。

(三)高校发挥核心作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高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发挥着核心导向作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需审时度势,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此,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1、完善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完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应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更新教育理念,推行“师导生创”的创业教育模式,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激发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第二,健全创业教育课程,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各个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基础课之中,实现“学科互补,创业渗透”,为大学生创业奠定知识基础;设置落实网络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将创业知识、网络营销、电商等知识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利用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学习与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内容,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与深入性。

2、渗入互联网思维,激发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渗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业者,理应对互联网有着强烈的兴趣,熟练掌握与互联网相关的实践技能,形成互联网思维。高校可利用互联网文化宣传、专题讲座、课堂引导、实践锻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形成互联网思维。在大学生中广泛宣传渗透互联网思维,可让大学生认清时代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转变传统择业观,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开拓进取,不再拘泥于传统“铁饭碗”式的工作,开拓进取,形成多元化就业观,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大学生形成互联网创业思维。

3、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开展互联网创业实践

为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教育中加大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掌握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发现的眼光洞察互联网创业先机,发展互联网创业。高校根据学校实力与学生状况,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依托互联网建构仿真创业平台,创办互联网创业大赛。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型的创业项目,学校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和物质支持,发展校企合作,在企业发展互联网创业第二平台,让学生走进企业,熟悉企业发展流程,体验企业运营过程与商业风险,为今后的创业做准备。另外,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引导大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开展互联网创业。一是网上开店,网店是当前最直接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创业活动,相对于实体店,网店开店流程简单,投资少,风险低,适于商业运行经验不足,资金不足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可自建专业的网上店铺,也可以搭载淘宝、京东等成熟的网上平台开店,发展互联网创业;二是创办网站,大学生可利用自身聪明才智和对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熟练账务,有针对性的创办网站;三是移动互联网业务,依托移动客户端开发APP,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发展自媒体,基于移动互联网创业;四是网上自由职业,例如,网站维护专员、网络编辑、自媒体作家等,自由灵活,不受地域限制。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政府、社会、高校应形成合力,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营创积极健康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加大实践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最具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创业排头兵。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依托互联网+加速互联网与学科的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立足于时代发展趋势与市场发展需求,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优势,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同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创业人才,利用“创新梦”实现“创业梦”,以“创业梦”推动“中国梦”。

[1]杨延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21-322.

[2]董丽娜,杨洋.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及思考[J].轻工科技,2015,08:156+168.

[3]徐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与路径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5:49-55.

[4]李小玲,叶平浩,余丽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6,05:82-85.

编辑:林军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ANG Jingyang,XU Qiaolin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Zhejiang 323000)

in the 2 innovation driven by the modern society into"Internet plus the new form,new formats, people's production,living and working style become more diversified,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fully equipped with advantages of Internet plus",the trend of the times,innovation,seiz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effort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t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is based on"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ointed out that" th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Internet plus"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provides,creatively puts forw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culture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strategy.

Internet plus;innovation ability;training

G64

A

2095-7327(2017)-03-0171-04

王晶洋(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丽水学院助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