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研究

2017-04-14 02:37陈永花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党员改革工作

陈永花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研究

陈永花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创新,不仅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但是从客观上讲,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新难度。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党的十八大内容作为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向,并依照会议要求对工作进行一定的部署。要将会议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相互结合,并对高校的党建工作进行不断的改革,努力开创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人才;党建工作;革新研究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党建工作进行革新研究,不仅是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特殊要求。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在不断地进步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也在逐渐地丰富和完善,作为高校党建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由此可见,为了使党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充满热情,就要对党建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对党建的理论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了对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进行研究,本文从党建工作教育改革的意义出发,指出了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一、党建工作教育改革的意义

我国对党建工作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上的创新。党在十六大会议中提出了我国要加强教育创新的要求。高校在进行党建的工作过程中要以十六大的会议内容作为指导,在保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也要努力解决存在于我国教育中的问题。在对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生搬硬套的情况。对党建工作教育改革进行合理化的改革,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善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高校党建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较为基础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对党员党性的分析制度。甚至是党员的日常联系群众制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在全体成员学习制度方面距离省委的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由此可见,高校的党建工作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

其次,从基层组织方面看,很多基层组织在进行党建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党员由于对自身的要求不够高,在工作时很难得到群众的拥戴和信服,导致党员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都比较差。也有一些党员的思想政治意识较为薄弱,常常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以至于做出一些与党员身份相违背的事情。还有的党组织生活较为单调,很难引起群众的兴趣和热情。甚至还有个别党组织不够和谐,在实际工作中,很难顺利地开展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些学生支部也存在着对学生党员管理较为松散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党之前能够很好的约束和管理自己,但是在入党之后,就将自己曾经的保证和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学生和群众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再次,从党员干部的素质方面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党员的思想、行为乃至工作作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念的要求。有些党员干部自身的理论水平较低,这就使得他们在依法办学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也有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只是贪图党员干部的虚名。在竞选成功以后,与竞选成功之前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不能做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些部门的服务意识比较薄弱。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态。而忽略了自己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这一基本事实。还有些党员干部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对人民群众进行敷衍,并没有从根本上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没有为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进行积极的争取。

最后,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扬。一些刚刚入党的党员,并不能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本该认真学习的党员理论,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党员思想的不完善,使他们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宗旨意识方面,也有所欠缺。也有些党员甚至直接忽视了对党员理论的学习,加之受到一些不正确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党的要求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还有些党员的党性意识较为薄弱,常常把自己混迹于普通群众当中,尤其是在需要承担责任和起到一定模范带头作用时,更是如此。在面对一些专属于党员的荣誉时,又常常冲在前面。这种只享受荣誉,不承担责任的做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也侮辱了党员这个神圣的组织。

三、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路径研究

(一)要对党建工作进行制度的创新

高校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是对党建工作的制度进行创新。制度的创新可以改变以往党建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并且有助于高校在党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优化组合,为工作体系的高效运转奠定基础。高校在对党建工作进行制度创新时,要从完善领导制度入手,不断对党委常委委员会以及民主决策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进行改革,进而保证党政分工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党政工作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党内民主机制进行一定的完善,保证每位党员都可以享受到参与校内党务管理的基本权利。

(二)要对党建工作进行形式上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很多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对于党建工作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的不断涌入,给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使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对工作形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时,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我国的高校教育与中学和小学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采取了院系管理制度来取代班级制度。为了适应这一管理制度,我国在对高校进行党建管理工作时,要要以院系为主要管理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校适应的党建工作形式。在对教师进行支部的配置方面,我们同样可以将院系作为单位,对教师的队伍建设进行调整。也可以将教学、管理以及科研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一个多方协调发展的党建机制。

(三)要对党建工作进行管理上的创新

对党建工作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对高校的党员领导队伍进行完善。在对党员领导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加强对党员的考核制度,并对党员的考核标准进行合理化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在考核制度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合理的加入民主化的内容。以确保考核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并且还要将考核,和党员作风建设进行紧密的融合。另外,我们还要对党员的培养形式和选拔形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对于很多年轻党员中,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的风气要及时进行制止。要对年轻党员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对年轻党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对年轻党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储备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奠定基础。

(四)要对党建工作进行活动上的创新

我们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要对党建工作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并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避免脱离人民群众的错误工作路线。对党建工作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支部的活动,与高校的学生活动,以及教师的员工活动进行不断的结合,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建的工作中来。并且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启迪,并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传统支部工作当中的读报纸,学党员文件以及对党员的发展形式进行内部讨论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诗朗诵以及征文、海报的形式,来对党支部的活动进行丰富和创新。支部活动也不应该在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一个专业或者是一个学院,而是要逐渐向学生组织,高校社团和整个校园进行扩展。将传统单向型的党建工作模式,逐渐转变为“宽领域、多渠道”的工作模式。并对党员的身份进行不断的强化,让党员明确自己的身份,确保他们在党建的工作中,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党建教育工作的革新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导。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党建工作教育革新路径改革时,要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做到以人文本。在党建工作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教育水平。虽然我国的党建工作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长远看来,我国的党建工作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1]李智敏,向智勇.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2]李鹏,李丕旭,刘丹华.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1,(03).

[3]苗国厚,任海涛,谢霄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

[4]卢丽君.高校党建工作要注重整体推进内涵提升——“全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

D267.6

A

1009-8534(2017)05-0012-02

陈永花,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徐向阳

审 稿 人:陈东旭

猜你喜欢
党员改革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改革之路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改革备忘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改革创新(二)
选工作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