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团队的养成模式初探

2017-04-18 11:31陈思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创客

陈思宏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是将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化为知识的创造者。“学—研—创”是实施创客教育的理想模式,创客团队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优质教育模式。

关键词:创客;创客课程;创客团队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110-02

2014年,国内开始出现有关“创课”的文章和报道。2015年,国内各种形式的创客教育基地联盟相继成立。国际创客教育高峰论坛、全国创客教育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创客教育论坛与培训此起彼伏,国内创客教育的研究文献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担负培养大批创新人才重任的教育如何实现系统变革,如何顺应和支撑整个社会的大变革,是当前全球教育界面临的巨大挑战。我院也顺应发展成立了创业学院,近两年也有很多创业成功的案例。

可是,2016年11月,我们对50名师生进行随机访谈发现,当我们问出“什么是创客”的问题时,近20%的同学说“大概知道,但不清楚”,80%以上的人回答“就是创业嘛”,继续问什么是“创业”,会回答“找项目”,“开店”,还有说“夜市摆摊”的,再问什么是“创客课程”时,大家一致认为就是职业规划课和创业规划课。再继续问这一类的课程由什么人上的,基本上是没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辅导员、行政兼课教师上。很显然,创客和创课的概念,在我们这里是没有被真正理解的。开展双创,我们首先要做是就是为创客和创课验明正身。

1 创客与创客课程

提到“创客”大家并不陌生,但多数人对创客的理解停留在单纯的开店模式的创业者上。其实,创客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是由强烈的内在动机和兴趣驱动的创意设计与实现者。

创客具有创造、快乐、协作和分享的特点。

什么是创客课程呢?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僵固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Dweck ,2000 )。创客思维模式属于成长型,即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灵活转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善于利用周边环境和条件。促进培养创客思维和能力的课程,我们称之为创客课程。也就是说创客课程不是一门课程,而是由低阶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组合。

创客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项目式

项目式指创客课程的化分是按一个个实际项目来执行的,一个项目融合多门传统的学科知识。而且项目来自实际的企业需求。所以在项目式的学习中还需要学生协作互动、联系外部专家。我院从2010年开始推动项目式教学,目前已覆盖分院所有专业。

2)生态化

指创客的项目是灵活、互动、有增减变化的,随着技术更新学情变化,项目进行实时增减变化。项目与项目之间也是联系互动的。我们的项目集群式教学正是生态化的体现。

3)定制化

指教育教学均是面向单个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每个学生都应制定独立学习任务的设计、实施、考核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是动态的。在我动漫专业,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培养计划。

4)边界化

指创客课程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它不会单一的存在于某个领域。具有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知识。

2 创客养成及创客团队化体系构建

首先,创客的养成绝不是简单地开一个独立的创业学院就可以完成的,那只是在博人眼球。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是需要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这一定是建立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的。创课就像人体的血管,能带动全身的活力。所以,它的实施也一定是渗透式的。

其次,分享是創客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创客的团队化体系构建具体来说我们要从创客的品质、素养、能力、思维进行培养。目前,我们成职动漫专业是这样做的:

在学生项目学习形式及团队构建上,我们采取从团队到分散再到团队的形式。

入学首先构建3-4人的学习团队,在这个团体中个人完成完整动漫影视后期项目流程初级版。学生在这个阶段进行基础知识技能学习,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提醒、促进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分享式学习过程。

一年后进入个人技能提升阶段。学生将根据个人学习进度进入企业项目团队,这时将进行团队的重新自由组合。

这个阶段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项目岗位进行模型、特效、动画、渲染等单项技能提高。但并非最优秀的进入企业。这个阶段学生与专业教师一起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间的能力区分也将在这个阶段完成。部分学生已经在对自己进行岗位细分、定位。

一年半后,开始培养稳定组合的创客团队。

创客团队养成的具体流程是进行三步走:创意训练、头脑风暴——团队磨合、轮岗——岗位细分、定位。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会进行模仿作品、改编作品到原创作品的渐进式培养。考核采取具体的大项目答辩、小技能达标的组合方式。这样就培养出一支能分能合的变形精钢式团队。这样的团队进可创业,退可零距离进入公司直接上岗。

当然,对于这样的培养模式,学校也需要一系列规范的课程实施体系和保障措施。

3 创客课程实施

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创课实施:

1)环境建设

其中包括场地、设备支持、创意创新孵化工作室建设,线上线下系统等,构建无处不在的创客环境。

2)课程建设

包括具体深度校企合作带来的行业技术支持、教学模式支持、课程体系构建等。具体实施方案如:项目模块化、标准化,资源库建设,课程生态成长体系规范化,这样就能对教学内容的变更有据可依、量化操作,同时在教学评价体系采信成果转换和毕业生追踪体系以量化教学成果。

3)文化建设

包括开展学生电影周、沙龙交流等活动支持以及师生创新创业孵化空间的个性化建设。

4)团队建设

包括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团队孵化支持、行业考核体系建设。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是将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化为知识的创造者。“学—研—创”是实施创客教育的理想模式,只有学习、研究和创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杨现民, 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2).

[2] 孙建锋. “创课”·“创客”[J]. 语文教学通讯, 2014(12).

[3] 李小涛, 高海燕, 邹佳人. “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从基于项目的学习到创新能力的培养[J]. 远程教育杂志, 2016(1).

猜你喜欢
创客
创客大赛
“小创客”有法宝
安利创客说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张瑞敏:《致创客的一封信》
一位创客的“1分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