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心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空间观念形成过程

2017-04-22 20:23居海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空间观念

居海

摘 要: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珠心算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感知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空间变换思维,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珠心算教学;空间观念;形成过程

珠心算是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作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所进行的计算,它结合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为一体,需要操作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形象的算盘,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发达的空间思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对珠心算的兴趣,逐步发展空间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者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兴趣都将是学习者最好的指导。如果学什么都是索然无味,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想要通过珠心算教育教学促成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就得想尽办法让学生对珠心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 鼓励学生进行珠心算比赛,给予奖励。

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思维都还处于發展的初级阶段,要从珠心算教学中渐渐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见效。为了让学生快乐、自愿地学习珠心算,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有用的措施。

比如说,教师可以这样做:

教师:“经过这几天对珠心算的学习,想必同学们对珠心算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的课堂就把它交给同学们来完成,你们做,老师看。”

这个时候,学生们必定是恐慌和焦灼的。

学生:“老师难道要考考我们对珠心算的学习情况?”

教师:“不,今天的课堂,老师打算让同学们进行珠心算比赛,哪位同学做得好,算的速度最快,我就给予奖励。”

这样一来,学生们肯定都是很欢喜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为之努力表现,尤其是在教师承诺会给奖励的情况下。教师通过珠心算比赛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珠心算速度,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空间思维的过程。

2. 在珠心算中适当地采用比喻,对发展空间思维有益。

针对珠心算教育教学枯燥乏味这一特性,教师可以适当地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把难懂的珠心算教学语言转变成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算盘上的珠子或是整个算盘,教师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教师就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比喻:

教师:“算盘就像是每位同学温馨的家,里面的众多算珠就像一家人,上珠是珠哥哥,下珠是珠妹妹。”利用这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比喻,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让学生乐于学习珠心算,在快乐的珠心算课堂中慢慢将空间能力发掘出来。

兴趣对于学习知识的指导意义,绝不亚于其他因素。再加上从珠心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味同嚼蜡的过程,但是,如果在珠心算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收益那就大不相同了。

二、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用珠心算原理强化空间观念

仅仅依靠珠心算教学来完成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此方法单一乏味,缺少创新。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把珠心算教学原理加以延伸和利用,大力开展课外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真正体悟到珠心算教学的精髓,并在珠心算原理延伸中,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意识。

1. 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在搭积木中渗透珠心算教学。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教学规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天性。搭积木是孩子从小就爱玩的游戏。教师可以认真观察那些爱搭积木的幼儿,他们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方面的改变。其实,搭积木和珠心算的原理是大同小异的。搭积木虽然是孩子的游戏,但是搭积木需要孩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加上强大的思维,才能成功完成搭积木。把这一方法运用到珠心算教学中,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可以选择一处课外场地,带领学生去做课外活动——搭积木。

教师:“同学们,这几天对珠心算的学习,大家都很用心,那今天就让大家放松一下,尽情地玩,让我带你们一起来玩搭积木。”当教师说完这些话,学生会又高兴又疑惑。

学生:“老师,有那么多比搭积木更好玩的游戏,为什么偏要让我们玩搭积木呢?”

老师:“搭积木的原理和我们这几天所学习的珠心算有些许相似,同学们可以在搭积木中获得快乐,还能强化对珠心算知识的理解。今天,我们就要看一看,到底谁搭建的积木最牢固,谁搭积木的速度最快。”

把珠心算教学的知识想方设法进行延伸,变成学生熟悉、喜欢的游戏,不仅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让学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强化了空间观念。好多时候,积木还没搭完,搭建的结果已经投影在了学生的脑海里。这不正是让珠心算教学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好方法吗?

2. 珠心算延伸为课外游戏,空间思维渐进完善。

前面已经阐述了孩子对于游戏的天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对孩子天性的尊重。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就是学生课中学得好,教师开展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也能玩得尽情,学得轻松。空间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若只通过课堂对珠心算的学习来培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艰巨的任务,且难以实现。根据珠心算的方法和原理,再次进行延伸,让学生可以快乐地接受知识,并在无形中形成空间意识观念。

比如说,“抱团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放松心情,今天的课外活动我们一起来玩抱团游戏。”教师需要解释一下游戏规则:“所谓的抱团游戏,就是你们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不停地跑和走动,就像算盘上的许多上珠和下珠。然后每当老师报一个数字时,同学们就根据我报出的数字,几人组成一团,没有快速完成的,将接受游戏规则的惩罚。”

教师可以举个例子给学生,当报出的数字为5时,学生应该每5个抱成一团。

采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游戏,学习中师生得到了放松,放松中学生的思维和学习都会有一个提高。抱团游戏是对珠心算教学的另一个延伸,它的作用和搭积木一样,在增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用珠心算原理强化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教师在珠心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把课堂内容带到游戏和课外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师生之间愉快地成长。

三、勤讲精练,快速促成空间思维拓展

雖说珠心算在空间观念的促成中比较抽象,学生难懂,教学倡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出珠心算培养空间思维的窘境。但是,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勤讲和学生的精练,对于珠心算这种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勤讲精练成为必然,学生练熟了珠心算,空间观念的形成势必会水到渠成,逐渐发展和完善。

这里的勤讲,就是在学生练习珠心算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多多提醒学生,甚至可以使用一些简单,容易牢记的口诀,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珠心算操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导珠心算实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比如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表达:

教师:“当同学们要进行珠心算操作时,记得眼快、手准、心想。一知道计算题目,立马就把眼睛、手和大脑灵活运用起来。手指迅速移动上下珠,眼睛加快看珠正确与否的速度,大脑动起来。”这样的语言平实易懂,却又说出了珠心算的要点。简而言之,就是要使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个虚幻的“算盘”,快速生成计算结果。

勤讲精练,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快速促成空间观念的拓展。数学就是一门需要手脑结合的学科,教师勤加提示和指导,学生仔细高效地训练,减少无用功的产生,这对珠心算引导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

四、多媒体播放珠心算视频,使空间观念深入人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地,对于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珠心算做得很好、很迅速,常常看不到自身的不足,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后将难以改正。为了在珠心算中使空间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教师要指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只要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就会在心中把对方默默地和自己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就变得很容易。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珠心算视频给学生观看,学生一边观看,教师一边讲解,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发现并改正自身的错误。教师要认识到,不正确的珠心算操作方法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有害无益的,方法出现错误,会阻碍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疑难解答。“视频当中进行珠心算操作的人,手法很到位,眼睛看得迅速,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珠心算操作中,应切忌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视频播放中带有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正确进行珠心算的方法,借助观看他人的操作,对自己的各方面思维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有的学生思维迅速,可能视频中还没放出答案,他已经知道了答案,这样的学生令人赞美,其记忆力、注意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确实惊人。

在教育教学中物尽其用,充分利用当代多媒体技术发达这一优势,播放珠心算操作视频,帮助学生加强对珠心算的理解,从珠心算的学习思想中转化为空间思维的训练,该方法对学生学习有益,值得借鉴。

珠心算在促成学生空间思维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把珠心算教学运用到学生的空间思维开发中,定能打造出空间能力强大的数学人才。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空间观念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图形的认识”教学注重四个引导
着眼空间观念培养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