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学问”教学实录

2017-04-22 01:43陆伟玲
中国德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营养师午餐早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常识,懂得不挑食、不偏食的道理,学会合理、按需饮食。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

3.针对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培养其节约粮食的美德。

【教学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制作PPT、一段介绍三餐搭配方法的微课视频、学生就餐情况调查表、仿真餐盘、食物卡片、食物分类标示牌、菜单卡、“小小营养师”奖章等。

用保鲜膜包住食物并用布将之盖好放在展台上。

【教学过程】

一、认识食物,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热情高涨)请听好,我说你们猜。

一个绿娃娃,肚里水汪汪,如果剖开看,红汁往外淌。打一种水果。

(教师随机请举手的学生猜谜)

生:是西瓜。

师:猜对了!咱们继续!下面猜一种蔬菜。

细细长长披绿袍,直接生咬味道好。

生:黄瓜。

师:接下来的这个谜语有些挑战性了,请听好!

一物长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教师话音刚落,几位学生就举起了小手)

生:玉米。

师:是的。玉米是一种粮食作物。小朋友们真是猜谜高手!

师:同学们,西瓜、黄瓜、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食物。瞧,老师这里有一堆食物,我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举起认识的食物,大声说出它的名字。下面的同学如果知道,也可以一起说!

(教师揭开盖食物的布,一组学生到展示台前认食物)

师:你们能把这些食物分分类吗?

生:这些食物可以分成粮食、荤菜、素菜、水果类。

(教师摆上食物分类标示牌)

师:同学们,这些食物是我们餐桌上的朋友,吃这些食物是一门学问呢。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餐桌上的学问。

(教师出示课题)

二、了解营养,发现问题

师:昨天晚上,老师请同学们带回去一张调查表(出示调查表,见表1),对大家吃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问题最严重的是第二题(课件锁定调查表中的第二题)。老师算了一下,我们班有9位同学既吃荤菜也吃素菜,爸爸妈妈在调查表中表揚了他们;有25位同学只爱吃荤菜,不怎么吃蔬菜;还有6位同学只爱吃蔬菜,不怎么吃荤菜。看了这个调查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挑食的同学真不少呢!

师:这样吃饭好不好呢?陆老师有一位儿科的医生朋友,让我们来问问她。你们想问她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

生2:我想问如果挑食、偏食会怎么样?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请你们两个作代表到前面来,跟医生阿姨面对面交流。

(现场QQ视频连线儿科医生)

师:陈医生,你好!我们在聊“餐桌上的学问”这个话题,同学们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两位学生代表向儿科医生提问,医生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回答,以让学生听得懂)

师:同学们,听了医生阿姨的话,你知道了吃饭要注意什么呢?

生:我再也不挑食了。

师:看来,跟医生阿姨对话之后,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老师想起了一首营养儿歌,想读给你们听!

鱼肉蛋,本领强,

能为头脑来帮忙。

五谷杂粮很重要,

提供能量保健康。

蔬菜水果不能少,

抵抗力强身体好。

三、动手配餐,切实导行

(一)学配早餐

师:知道了食物各有各的营养,接下来让我们来配餐。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我们先来学习搭配早餐。有一位爱心老师录了一段视频,告诉我们搭配早餐的小窍门!让我们来听一听,请大家边听边想:搭配早餐时,要注意什么呢?

(播放微课)

生:要做到主副搭配、荤素搭配、干湿搭配。

师:说得真好!瞧,许多食物被端上了餐桌。你想为自己选择哪些食物来做早餐呢?老师帮你放到餐盘里。

(教师在课件上操作,拖动学生选择的食物图片放到餐盘里)

生:我选粥、包子、鸡蛋、面包、牛肉、牛奶、青菜,这些我都爱吃。

师:这么多爱吃的食物,如果都选上,估计你会吃不下。怎么办?

生:那我去掉粥和包子吧!

师:是啊,一般情况下,早餐选三四样菜就能吃得饱饱的。这样就不浪费了。

师:同学们,我们按照这三个小窍门儿合理搭配早餐,把早餐安排得丰富又营养。

(教师写下板书:合理)

(二)搭配午餐

师:那么,你们能像刚才这样给自己也来配配午餐吗?(课件出示餐桌背景)你们看,餐桌上的盘子里放着很多食物呢。请你们挑选食物放到自己的餐盘里。待会儿老师要请能安静、用心配餐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音乐停,表示活动结束。

师:哪些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你们的配餐?

(随机请几位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评价,相机奖励“小小营养师”的奖章)

生:我是这样给自己搭配午餐的:主食吃米饭,荤菜吃鸡腿,素菜吃青菜,喝西红柿蛋汤。

师:一日三餐中,午餐是最适合喝汤的了,你准备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呢?

生:我喜欢饭后喝汤。

师:是的,老师也习惯这样。不过,据营养专家说,饭前喝汤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呢。

师:那么,水果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

生:饭后半小时吃。

师:说得对。吃水果最好的时间是下午3点至4点,当然,午餐过后半小时吃也是可以的。

师:看了这些小小营养师的配餐,你觉得自己的菜单哪里需要调整?自己调整一下。晚餐的配餐方法与早餐、午餐相似,今晚大家就可以為自己配一顿晚餐。

(三)当营养师

师:小营养师们,这儿有一间神奇的“奇奇餐厅”,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配餐。瞧,小美走来了,她的牙龈经常出血;老奶奶走来了,她的年纪大了。请你们为小美或奶奶配午餐。(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给她们搭配哪几个菜,为什么这样配餐?小组长记录菜单。

师:老师现在就是老奶奶。你们给我配了哪几样菜啊?为什么这样搭配呢?

生:我们给你搭配的是早餐,配了蛋糕、豆腐、煮得很松软的肉,这样奶奶才嚼得动。

师: 谢谢你们!想得真周到。虽然我牙口不好,但这样就同样能吸收到丰富的营养了。

师:哪一小组给小美配餐的?

生:我们给小美配了青菜和苹果,她牙龈出血,多吃水果和蔬菜就会好一些的。

师:小营养师们,刚才你们在给小美和奶奶配餐时,都考虑到了她们的身体情况。看来,我们吃饭还要听从身体的需要,按需配餐。

(教师写下板书:按需)

师:今天,我们懂得了吃饭不能偏食、挑食,学习了合理、按需配餐。这样就能吃得健康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中图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我以学情为教学的逻辑起点,采用多种策略活化教材、活化课堂,让儿童的学习真正发生。回顾课堂,有三方面反思。

一是丰满教材,使儿童在趣味中学习。“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品德教材以图片为主要呈现形式,往往呈现出的就只有几张图片和简单的文字,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开发空间。本课教学中,对身边常见食物的认识和分类,是我对教材开发出的第一个板块。它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儿童在动手操作、趣味体验中获得认知。对学生的吃饭习惯进行调查、与儿科医生连线互动、创编儿歌小结营养知识,是我对教材开发出的第二个板块。儿童面对真实的调查结果,自觉地对自己的吃饭习惯进行自省;在与医生的现场对话中充分认识到挑食的危害;在喜闻乐见的儿歌中了解到各类食物的营养。开发出的这两个板块,内容丰富有趣,为后面学生自主配餐的环节做好了必要且充分的认知铺垫。

二是“扶”“放”有度,让教学在有序中推进。合理搭配一日三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曾经尝试过三种实施策略:让孩子自主选择搭配早餐、午餐或晚餐;小组合作选择搭配一餐;先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搭配早餐,再让学生各自自主搭配午餐,然后简单交流搭配晚餐的注意点。教学效果显示,第三种策略更具实效。因为它是在具体指导学生配餐的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评析、自主调整。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兼具指导性和自主性,更有序、更具实效。纵观整个环节,重点处重锤敲打、相似处绝不重复,教学用力得当。相比较而言,前两种策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则显得开放度过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深究这几种策略差别的背后,其实是理念的差异。眼中有学生,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三是创新方式,让课堂在灵动中趋向立体。新颖的教学方式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课堂也因此变得灵动起来。要让儿童深刻地了解挑食的害处,简单地告知显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利用信息技术现场连线儿科医生,不仅延展了儿童的学习时空,更利用了他们平时就医时对医生产生的敬畏之情。由更具说服力的医生讲出挑食的危害,带给学生的触动自然直达心底,因此才有了课上呈现出的学生自主发问、情思齐动的良好学习状态。

微课资源的使用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图、文、声音同步呈现,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磁场”中。此外,我在课堂上还使用了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表演、学生小组表演等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自始至终牢牢紧抓儿童的心神,也使整堂课的教学更有厚度、更趋立体。

【陆伟玲,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营养师午餐早餐
早餐
井下午餐
营养师的进阶:关注一蔬一饭
午餐
好校长是教师精神成长的“营养师”
营养师:我的食客修炼之路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
早餐,你吃对了吗?
午餐等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