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4-25 05:23关海涛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考试分值河南省

关海涛

(黄淮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海涛

(黄淮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通过专家访谈、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实施方案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对策;河南省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日益严重。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三年的数据对比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速度和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现在孩子的营养好了,身体素质却差了。如何通过体育手段扭转当前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局面,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卫艺[2012]809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3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成绩。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洛阳仍沿用60分制度。通知的有效实施引起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进一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更快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在《通知》实施的第一年,相关工作大部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异化现象更加严重,单一的考试项目把体育课变成了“应试体育课”,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难度再次加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严重脱离,阻碍了体育教师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如何把握好考试为体育推动工作带来的新政策,发挥其作用,摒弃其弊端,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正确面对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河南省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与实施方案。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通过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检索,搜集并查阅了中招体育考试方面的期刊、历史文献。通过对河南省地方教育体育部门相关文件与实施细则进行收集与整理,了解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的相关文件与实施方案。

2.2.2 专家访谈法

对河南省有关专家及地市教育体育部门有关中招体育考试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目前中招体育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看法与建议。

2.2.3 田野调查法

通过对河南省个别地市的部分县区中招体育考试过程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研究,发现中招体育考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2.4 逻辑分析法

在获得文献资料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现状分析

3.1.1 中招体育考试分值不断增加

1995年起,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做出重大改革,学生不仅要考试文化课,还要按照国家标准考试体育项目,体育成绩满分为30分,计入中招升学总成绩。其间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800米、1 000米、铅球、篮球、足球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实施中考体育,逐步增加体育在中考中的分量。认真总结经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至此,体育再次被明确为中考科目,与其他科目一样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2008年1月,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又有变动,无论是课改实验年级还是非课改实验年级,体育成绩均为50分,考试全部采用智能化考试器材。郑州市是当时全国8个试点之一。2010年,洛阳开始大幅度提升中考体育成绩比重,体育成绩满分提高至60分,超过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比重。与此同时,许昌也将中招体育成绩满分由往年的30分升至40分。其他省辖市仍保持满分30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卫艺[2012]809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13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统一按满分50分计入中招成绩,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洛阳仍沿用60分制度。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教体卫艺〔2015〕1083号通知明确2016年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以满分7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考试项目设置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测试项目。其中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其他测试项目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可量化、易操作、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明显的耐力、力量、速度素质和运动能力项目。

3.1.2 中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形态指标发育水平持续增长;呼吸机能上升幅度明显,心血管机能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有升有降。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是人体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与2010年相比,河南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测试水平有升有降,下滑趋势有所减缓。同时,通报提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向好,但问题不容忽视。

3.1.3 考试项目、测试方式趋于合理化

2016年河南省所有地市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均为70分,相比2015年测试项目部分地市有所增加。一些地市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例如驻马店市采用必考项三项体能类项目加选考项和技能类项目篮球运球的考试方式;郑州市采用必考项与选考项+平时成绩的方式来最终确定学生中招体育成绩,相对更为科学合理,也体现了以考促练、以考促训的素质教育目的,体现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相对科学的评价宗旨;而一些地区,例如焦作市、驻马店市的正阳县则加入了太极拳项目,这也体现了地区特色,更弘扬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表1 河南省部分地区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及分值统计

3.1.4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地市相对较少

由统计数据来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的只有三个地市。过程评价采用的方式和分值分别有所不同。

郑州市平时成绩占8分,以毕业生七、八、九年级的体育课过程表现作为毕业生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测评结果,满分为8分(七、八年级各占2分,九年级占4分)。过程表现情况包括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记录、校内运动会的参与及获奖、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记录。过程管理上报的优秀率,要严格按照上年度本校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的优秀率上报。

许昌市平时成绩占14分。许昌市过程评价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以下简称“达标”成绩),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的出勤、表现。分别以毕业生七、八年级、九年级的体育锻炼过程表现作毕业生过程评价结果,满分为14分,其中七、八年级各占6分,初三年级2分,每年级段按百分制计算,满分为100分,最后再按照实际分数折合。过程评价优秀率控制在30%以下,良好率控制在40%以下,及格率控制在25%以下,不及格率控制在5%以下。

洛阳市平时成绩占10分,洛阳市过程评价成绩将从初一、初二年级计起,各占5分。具体为:体育达标测试成绩6分,体育与健康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的出勤、表现4分。

表2 河南省部分地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及分值统计

3.1.5 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在中招体育考试制度施行之后,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学校片面地追求成绩,考什么练什么,而学生们也是哪项强选考哪项的“应试体育”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是应试教育和中学体育考试制度的“异化”,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身体素质畸形发展。为了促使中招体育考试发挥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挥棒”功能,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措施走在了各地市的前面。2018年起,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由原来的“必考项目+考生自选项目”改为“必考项目+摇号统考项目+考生自选项目”。必考项目有长跑(男子1 000米、女子800米)。统考+选考项目分三类,即素质类一:跳绳、50米跑;素质类二:掷实心球、立定跳远;技能类:篮球运球、足球运球。

选择项目的摇号步骤如下。第一步:摇号确定统考素质类一或素质类二;第二步:从已摇号确定统考的素质类一或素质类二中摇号确定郑州市统考的素质项目一项(如,假如摇号确定统考项目是素质类一项目后,从素质类一的两个项目,即跳绳、50米跑中再摇号确定一项作为全郑州市统考素质类项目);第三步:从技能类项目(篮球运球、足球运球)中摇号确定郑州市统考的技能类项目一项。这样一来,学生已经确定了三个考试项目,最后一个选考项目则是学生从未被摇中的另一个素质类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选考项目(如,假如郑州市统考项目是素质类一中的项目,考生只能从素质类二掷实心球、立定跳远中选择一项)。九年级第一学期末才开始摇号,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初一、初二(即七八年级)时,所有的项目都得练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前两年应付,第三年拼命练的应试体育现象。

其他地区也在不断改进考试方案与实施措施。驻马店市2017年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和分值稍有变动,增加一项技能类足球运球项目,考生在技能类考试项目中篮球运球与足球运球任选一项。相比往年,2016年增加技能类考核项目的地市越来越多,相关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考核项目过于单一和固定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而造成应试体育现象的出现。

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项目分值权重不合理

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缺少自主性、开放性,忽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是目前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主要问题。中考体育项目测试多为体能类项群的项目,技能类项目所占分值权重较低。在河南省所有地市的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中,仅有郑州市、驻马店市、洛阳市、开封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周口市、漯河市设置有一项技能主导类项群的篮球运球或者是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焦作市设置太极拳考试内容,其他地区仍旧是以体能类项目考核为主。虽然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是弊端非常明显,教师和学生为考而练,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成了考试项目的训练课。由统计数据来看,只有信阳市选择了身高标准体重和肺活量作为考试项目,从笔者调查与访谈的结果来看,对采用身体形态指数作为考试内容是否合理尚需商榷,作为身体偏瘦、偏胖的学生以及肺活量不是太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太公平,不过身体形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由统计数据看很多地市仍旧采取只测体能主导类项目的中招体育考试形式,这势必造成学生考前冲刺训练的应试行为,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表3 河南省部分地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及分值统计

3.2.2 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严重,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近年来中招体育考试主要是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为主,考试内容、形式固定,大部分地市考试项目多年不变。例如南阳市与濮阳市仅考三项,800米跑(女)/1 000米跑(男)30分、坐位体前屈20分和立定跳远20分;安阳市与濮阳市仅考立定跳远20分、掷实心球20分、1 000/800米跑30分。这些项目测试过程相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有利于考试的规范操作与公平性,但是教师学生都熟知考试项目和标准,出现初一、初二的所谓主科教师依旧占用体育课,初三学生突击体育训练的“应试体育现象”,将体育课程教学和正常的体育活动过分“异化”,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都以中考的应试项目为教学和训练活动内容,进行大量重复枯燥的教学训练活动,学生被动地“为考而练”,“应试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无从谈起。

3.2.3 学生免试、缓考政策不统一

从2016年河南省各地市中招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统计分析看,有关免试学生的政策不尽相同。因残免试和因病免试学生的中招体育分值问题是牵动数万学生和学生家长神经的敏感话题。例如焦作市规定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免考学生,其考试考核成绩按照体育考试总分的80%(56分)进行计分;因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免试考生,其考试考核成绩按照体育考试总分的60%(42分)进行计分;南阳市规定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其成绩按照本年度当地考区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分。因病、因伤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70分)的60%计分;安阳市规定因肢体、视力、听力残疾的初中毕业生其2016年体育成绩按当年中招招生范围的当地学生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因病、伤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的60%计算;平顶山市规定病免考生按总分的40%计入中招成绩,因意外伤害事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按满分的60%计算成绩,残免考生按总分的80%计入中招成绩;济源市规定因病、伤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42分计算;三门峡市规定因肢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并持有市残联核发的残疾证书的考生其体育成绩按上一年度中招招生范围的当地学生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因病、伤在当地体育考试之前已在学校长期免修体育课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毕业生其体育成绩按满分的60%计算。

体育纳入中招考试的初衷是让学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然而,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些体弱、病残的学生,如何对待这些学生的体育考试,如何确定此类考试体育成绩的分值问题需要做认真的研究,计分高了低了都不公平。

3.2.4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过程评价

据笔者调查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没有采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究其原因现场考试是封闭的,智能化的考试设备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是非常公平的,而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一个是过程评价不好控制,评价过程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现象;另外则是由学校自主评价,其评价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3.2.5 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降多升少且下降明显

各项测试指标与2010年相比,除速度、男生握力、女生仰卧起坐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50米跑城、乡男生平均提高0.1秒,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0.3秒、0.2秒;握力城、乡男生分别提高0.2千克、1.7千克,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0.8千克、1.6千克;立定跳远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下降了4.1厘米、2.4厘米、2.5厘米、1.9厘米;引体向上城、乡男生分别下降了2.3次、1.8次,仰卧起坐城、乡女生分别提高了1.6次、0.1次;1 000米跑城、乡男生水平分别下降了23.2秒、7.8秒,800米跑城、乡女生分别下降了16.3秒、13.6秒;坐位体前屈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下降了3.7厘米、0.8厘米、1.8厘米、0.7厘米。据河南省2014年体质健康调查组分析,体育锻炼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学业负担过重都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按规定,中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应保证1小时。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有66.8%的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到1小时。中小学生每周没上够3节体育课的分别占76.7%和61.7%。同时,按规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而问卷结果显示,河南省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的占63.9%,初中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1.5个小时以内的占73.2%,高中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只占68.6%。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中招体育考试分值不断增加,但是与国家2016年“指导意见”的要求仍有差距

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各省(区、市)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市学习借鉴一些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除语数英之外体育要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从1995年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不断做出重大改革,中招体育考试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到目前的70分,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增加体育考试成绩的分值。

4.1.2 中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形态指标发育水平持续增长;呼吸机能上升幅度明显,心血管机能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有升有降。

4.1.3 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少,考试内容单一,技能类考核项目少分值权重低

2016年河南省所有地市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均为70分,相比2015年测试项目部分地市有所增加。一些地市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但是技能类考核项目偏少,分值偏低。

4.1.4 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没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由统计数据来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中招体育考试方案的只有三个地市。过程评价采用的方式和分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尺度。

4.1.5 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严重,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由于近年来中招体育考试主要是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为主,考试内容、形式固定,部分地市考试项目以三项体能项目为主多年不变,中学体育教学“应试体育现象”严重,将体育课程教学和正常的体育活动过分“异化”,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都以中考的应试项目为教学和训练活动内容,学生被动地“为考而练”,完全背离了中招体育考试的初衷和目的。“应试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

4.1.6 学生免试、缓考政策不统一

由于河南省教育厅没有明确给出因残免试、因病免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值和标准,各地市免试、缓考的学生的计分和考核政策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招体育考试制度的公平性。计分过高会造成部分学生家长想方设法地利用政策,计分过低对这部分病、残学生又是一种伤害和不公。

4.2 建议

4.2.1 不断提高中招体育考试分值,直至与语数外持平

中招体育考试分值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与学校的重视程度,要发挥中招体育考试的“指挥棒”功能,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就要不断提高中招体育考试的分值。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下发,明确提出了体育科目要与语数英一样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指导意见》进一步为中招体育考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4.2.2 统一思想,加大落实贯彻教育部2016年下发《指导意见》力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课程,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投入,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达标,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和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认真组织、积极开展河南省学生“曙光”“晨光”“华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在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要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长跑等身体耐力素质项目锻炼,以此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提高力量、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2.3 完善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逐步采用体能类项目与技能类项目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来进行中招体育考试。考试项目要每年有所变化,可以在初三第一学期末从几项主要体能和技能项目中进行抽签或者摇号选择,避免初中体育教学出现“应试”体育现象。加强过程评价、定性评价的管理,适当提高过程评价的分值,逐步完善计分考试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发挥中招体育考试的“指挥棒”功能,避免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引导学生加强锻炼。

4.2.4 增加技能类考核项目的分值,加大对技能类项目考核方式的改进

技能类考核项目在测试时操作比较复杂,考核尺度难于把握,这也是部分地区放弃考核技能类项目的原因之一。篮球运球可以调整为篮球运球上篮,足球运球改为足球运球射门,排球垫球可以改为排球传垫结合,适当增加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丰富技能类考试内容。

4.2.5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试、缓考规定

目前各地区对于免试学生的政策不一。计分过高会造成部分学生家长想方设法地利用政策,计分过低对这部分病、残学生又是一种伤害和不公。应当对所有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分类,完善免试办法,确保在维护考试严肃性的前提下,使考试更加人性化。

4.2.6 加大体育师资培训,加强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目前各地市普遍存在体育师资不足现象,同时由于很多体育教师专项不同,一些考试项目老师的技能水平并不高,一些学校出现老师擅长什么项目让学生选考什么项目进行训练的现象。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掌握运动技能的前提,因此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考核与管理非常重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一环,应引导组织、落实高效的课外体育活动,成立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体育节、体育活动周、田径运动会等,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有效补充,使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既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1]付慧宇,张景华,刘浩.高中体育考试改革探析——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3):275-276.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9-190.

[3]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5/12/12/1449903821063.html.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的通报[EB/OL].http://www.haedu.gov.cn/2016/01/15/1452826126182.html.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3329/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

[6]周建东,等.山东省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体育学刊,2014(6):108-112.

[7]万琼.武汉市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对初中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6(7):631-635.

Analysis on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enrollment 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

GUAN Hai-tao

(SchoolofP.E.,HuanghuaiUniversity,Zhumadian463000,Henan,China)

This topic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h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enrollment in Henan provi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overall sports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have been constantly perfected and improved,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conclus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enrollment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st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rollment; alienation phenomenon; status quo analysis;Henan

2016-11-12

关海涛(1979- ),男,河南省汝南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与体育文化研究。

G807.2

A

1009-9840(2017)02-0079-06

猜你喜欢
体育考试分值河南省
送伞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宜春市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
第一次体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