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2017-05-02 11:33刚旭韩彬吴春雷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高等教育

刚旭+韩彬+吴春雷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此,构建科学完备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了通过强化“三项工程”、搭建“三大平台”、做好“三个结合”,来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工科学院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三三”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科技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科技创新教育则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牢固树立“以学为先,以生为本,创新培育,立德树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始终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为育人目标。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三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参与人数少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更注重第一课堂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第二课堂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上,却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学以致用。另外,管理者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进行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甚至有人认为创新活动是“精英活动”,是少数拔尖学生的事情。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

(二)缺乏健全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学生主动性不够

创新实践活动不同于文艺、体育等其他学生社团活动,是一项难度较大、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创新项目的选择、指导教师的确定、创新团队的组建到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整个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许多事情或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有部分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也存在创新目标不够明确、欠缺投身实践的勇气等问题。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科学有效的组织、引导与激励,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励机制,这也是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主动性发挥不够、行动滞后于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缺少必要的教师指导和物质保障,学生创新水平不高

尽管学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水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学生专业知识有限,缺少实际应用经验,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需要有专门的场地、实验设备和资金支持。这两方面的资源匮乏成为许多高校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三三”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一)强化“三项工程”,营造创新氛围

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名家讲坛、创新交流“三项工程”建设,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氛围。

1.专业教育工程

以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工程和科研实践教育、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教育以及学术道德教育等系统化专业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规范持续的专业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实践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和科技发展目标,由“要我學”变为“我要学”,为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名家讲坛工程

广泛开展学术报告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层次较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和讲座活动,使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从而开阔创新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3.创新交流工程

大力发展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例如“自主创新论坛”“科创论坛”“科创沙龙”以及各类培训组织和专业创新俱乐部等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经验交流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二)搭建“三大平台”,孕育创新人才

通过搭建激励平台、服务平台和竞争平台等“三大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1.激励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1)政策鼓励,制度保障。出台了“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各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本科生辅助学分认定、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资格认定中,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相应政策倾斜。

(2)环境支撑,硬件护航。将专业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实验室相结合,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

(3)名师指导,师资保证。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持。比如,聘任有积极性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科技导师;发挥班主任优势,建立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机制;在年终考核工作中将“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极大地调动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服务平台——指导学生创新发展

(1)专业教师为指导。将一些传统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其学科属性落实到专业系室举行,由各系配备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实现了科技指导专业对口、科技活动连续性强。

(2)科技宣传有力度。利用交流会、宣传海报、网络、优秀学生巡讲等多种形式宣传大学生科技活动。同时以科技协会为依托、年级学生会为桥梁、班级科技委员为基础,形成宣传交流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3)优势项目重传承。将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机电杯参赛项目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科技创新优势项目,做好以老带新,全面提升重点项目的影响力。

(4)梯队建设不断层。根据不同的科技活动特点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和梯队,形成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好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高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参与赛事、四年级升华创新传帮带助的培养模式,做到了梯队建设不断层,创新活动全年不断线。

(5)服务平台全方位。以大学生科协为依托,通过编制“大学生科技手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专利申请手册”等指导文件,成立“科技人才超市”,聘请“大学生科技活动咨询员”,创办“科技创新网络平台”,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等多种手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程高效的指导和服务。

3.竞争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1)以学科特色为依托,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学科特点,采取重点突破的做法,围绕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山东省机电杯和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等积极开展科技活动。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专利达400余项,占本科生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2)以学校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品牌科技活动。在学校第二十一届科技节期间,在结构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CAD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等四大重要科技赛事中,收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500余项,参与人数达2000人。

(3)以“挑战杯”等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国家级、省级比赛为跳板,形成“点面结合”的学术竞赛格局。平均每年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两支参赛队伍入围国赛总决赛,分获二、三等奖。在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总决赛中,学院的“UBW”代表团队,在“机器人竞技工程项目竞技体操项目”比赛中以优异成绩夺得冠军。

(三)做好“三个结合”,完善育人机制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在长期教育和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风尚。优良学风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学生得以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通过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专业为基础、制度为保障、创新为主线、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质量工程,全面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求知共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创新实践活动锤炼了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创新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融互促,也有效带动了学风建设。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以社会作为大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结合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公益服务等社团活动,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例如,通过“爱在石大 格桑花开”西部助学活动,连续四年实现对凉山失学儿童的助学帮扶工作;自2009年以来的“奖助学金千百分之一计划”等,激发了学生勇于争先的创新热情,更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开拓进取、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秉承“职业教育全程化,生涯规划细致化”的理念,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阶段、有计划、不断线地开展就业教育和指导,组织就业创业教育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包括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与礼仪、面试培训等,指导学生把就业创业与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相结合,努力开阔思维,合理规划未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67%。学院6个本科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专业学生实现100%就業。

三、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创新能力一直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正是引导与培育创新的摇篮。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我院在正确理解和科学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现状的前提下,针对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并建立了完善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化了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促进了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创新能力指导水平,以创新实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该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本科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28项,为全校最多;在校本科生新增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13项,占全校总数的四分之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00余人次。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2]瞿浩,何家霖,宋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2.

[3]李永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1-104.

[4]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9):83-85.

[5]周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6-68.

注: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分类培养理念下的大机械类专业创新与工程教育综合改革”(批准文号:2012018);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基于SPOC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等相关项目(批准文号:YK201612、JY-B201413);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依托特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全方位育人的机制研究—以‘挑战杯竞赛育人为例”(课题编号:SZXG1606)。

作者简介:刚旭(1980— ),女,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科技创新高等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