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之成因及对策探讨

2017-05-02 11:34张翼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师范生

摘 要:口语表达技能作为师范生必备的教师基本技能,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严重的危机。作为职业教育的师范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师范生的口语表达技能,使他们适应我国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入手,分析当下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的成因,并提出实际解决办法,以期推动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进程,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职业技能培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科技发展、信息庞杂的当代社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被提到了不可忽视的高度。语言表达能力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它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际和沟通的基础,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说,语言表达中的口语表达是一项基本的职业技能。口语表达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工具。因此,对于师范院校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各个师范院校一直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自我国2000年开始推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之后,各大师范院校也迅速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大量的师范院校学生仍然呈现出口语表达技能低下的状态,尤其在人们普通话水平大为进步的当下,师范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很多师范生口语发音中方言影响明显,与人交谈时怯于开口,走上讲台后语言干瘪,甚至出现大学生不如小学生的情况。这不但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更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使他們走上教学岗位后无法适应,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一、口语表达技能危机之成因

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在当下呈现出一种危机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失误导致的,而是长期以来教育观念与教育环境落后于形势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阶段教育观念不统一

语言教育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对口语表达技能的重视程度在学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与高级教育中呈现观念不统一的现象。在学前教育中,各幼儿园都能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幼儿必须掌握的技能来培养;在初等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学习氛围相对轻松,科目相对较少,也更看重于技能性的培养,很多学校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并举办各种语言类的比赛营造氛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成了小学的校园语言;而学生一旦进入中级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痕迹较为明显,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科目增多,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弱化,由于对本民族的语文文化较为熟悉,使得学生把学习重心向相对较难的理科科目与英语倾斜,对口语表达技能的培养就显得少之又少,很多学生在长达六年的中级教育中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是一片空白,这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的语言基础由于失去了语言环境与氛围,逐渐被消耗殆尽;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后,各师范院校能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作为师范生必备的教师技能,口语表达成为师范院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口语表达的学习兴趣,而很多师范院校也缺乏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技能的具体措施,最后导致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低下的局面。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各阶段教育观念对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统一的认识,也因此造成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起起落落、虎头蛇尾的现状。而尤其让人警醒的是,师范院校学生带着这样的口语表达技能就业,并成为工作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一线的教师,教育我国下一代的孩子。这就如同一个恶性循环,在我们为师范生如何胜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口语表达培养工作而担忧的同时,也为师范教育的未来担忧。

2.师范职业技能培养系统性不强

师范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但是在师范教育设置中,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并没有放在较高的位置。各师范院校虽然一直强调口语表达技能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安排上,缺乏具体的应对措施。

首先,从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上看,各师范院校目前开设的口语表达相关公共课程仍然停留在教师口语这类课程上,应用性课程非常少。而教师在教师口语等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性讲授多过应用性实践,同时,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也很少将口语表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较少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本来就参差不齐的语言表达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其次,从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上看,各校基本以推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为手段,要求学生达到相应等级,而在学生通过普通话测试之后,并没有后续措施强化保持,使得学生在其后的学习时间失去了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上整体呈现懈怠的状态,导致许多学生毕业时实际普通话水平反而退步甚至不达标以及对职业性口语表达不熟练。

3.学生自身认识不够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师范生自身也没有意识到口语表达技能对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基本上是出自于普通话过级需要的被动学习,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的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长期受方言影响,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而且很多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普通话与方言对立起来,对用普通话表达有排斥心理,这也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尤其理科专业的学生,本来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不高,在通过了理科学生要求达到的普通话二级乙等等级之后,更是完全忽视口语表达,甚至出现不说普通话的现象,对于应用性口语表达如朗诵、演讲等更是兴趣不高,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口语表达还不如小学生。

二、提高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之对策

为了解决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使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能在当前教育改革环境下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适应当前形势并做出应对,采取具体措施改变学生口语表达技能低下的现状。

1.改变观念,增强信心

各大高等师范学校虽然都将口语表达技能作为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来看待,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仅仅是做些表面文章。各校应提高师生的共同认识,在认识到口语表达技能对未来就业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看清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危机,使得师生在严峻形势下产生紧迫感,坚定练习口语表达技能的决心。但是,其中主要有两个误区:一是将普通话与方言对立的误区。强调普通话并不是排斥方言,很多方言区的学生排斥普通话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他们习惯于说方言。但是只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将两种语言都很好地掌握。二是将普通话等同于口语表达的误区。很多学校以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作为检测学生口语表达优劣的标准,在督促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后不再强调口语表达,这甚至使得很多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通过等级考试后也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口语表达应该囊括一切有声语言表达,师范教育不应局限于普通话水平,更应注重学生对有声语言的应用能力。在转变观念之后,我们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口语表达技能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愿说、敢说、主动说的习惯,使对口语表达技能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2.开展课程改革,丰富教学方法

师范院校各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应大力开展课程改革,以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眼光进行课程设置。就目前来讲,大部分师范院校更侧重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技能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并不多。在口语表达技能的培养上,应进行课程改革,至少应该安排兩年时间的相关实践性课程。比如,安排普通话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安排教师口语课程让学生了解各类教师课堂用语,安排朗诵、演讲、讲故事、舞台剧等实践性微型课让学生掌握应用性口语技能等。这些课程都应以学生实践为主,要求学生多说多读,教师也应注重技能性练习,以多样化的练习从各方面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考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普通话课程教学上,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发音难点不一致,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指导;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上,应多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模拟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指导;应用性微型课教学上,可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声音特质,有侧重地开发学生潜能,要求学生至少能擅长一种口语应用。

3.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强化训练与长效考核机制

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应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配合课堂教学采取一系列辅助手段,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建立口语表达技能的强化训练机制。口语表达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余,需要学生不断练习、改进。为了促使学生尽快改善口语表达低下的现状,不同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与专业要求,建立由集体到个人的强化训练机制,为学生确立练习的方向与目标,提供具体的练习手段。如要求学生必须说普通话;各班建立口语表达技能兴趣小组,督促班级同学互相帮助开展练习;开展晨读活动,要求学生每天早上诵读经典文章,提高语音面貌与诵读能力;多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特长等。其次,应建立长效的口语表达技能考核机制,将口语表达技能考核纳入学生教学技能考核标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期增加口语表达技能考核考试,并设定相关的奖惩标准,做到有奖有罚,督促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提高口语表达技能落到实处。尤其在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之后,更应继续坚持强化练习与考核措施,从而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起到维护与保持的作用。

4.搭建平台,加强教学实践锻炼

口语表达技能作为教师基本技能,具有明显的职业色彩,为了使学生的口语表达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在师范教育阶段,还应多将口语表达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得到锻炼,从而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熟练地将口语表达运用于教学活动,实现提高口语表达技能的目的。首先,应多开展校内模拟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师范教育中得到教学实践锻炼。如口语表达技能相关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多要求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特定内容的模拟教学;各专业系在学生中举办教学比武、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学会将口语表达运用于教学实践;师范院校也可请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语言相关的讲座,使学生对教学口语有深刻认识等。其次,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性教学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在一线教学中继续累积经验,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技能。如各专业应每年组织学生到小学、中学进行见习活动,让学生从大一开始逐渐对一线教学活动有直观的了解;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支教活动,正式走上讲台进行锻炼,为今后的实习累积经验;认真组织学生的毕业实习活动,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技能。

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危机的解决是长期的过程,但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口语表达技能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升。高等师范院校的师生,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使师范生能适应未来教育的走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到汉语的独特魅力,将其作为经典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伏英.高校学生语言素质教育刍议[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

[2]陈一凡.浅谈大学生语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2).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武陵山片区定向师范生口语技能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4YBX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翼(1980— ),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硕士,长沙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高校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探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免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研究综述
试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