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2017-05-09 15:57王晶
关键词:生活情景运用教学活动

王晶

【摘 要】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质量。当然,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保障教学安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景 教学活动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4-02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数学教学缺乏吸引力,并且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甚至放弃数学。针对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生活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计划的运用生活情境,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

小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把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教师应该在课堂当中多创设一些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间题,让他们把生活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生活实例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实践已经是一个人必须拥有和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一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当中引入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敢说、敢做,在生活当中敢运用。

二、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1、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优良的数学教学情景,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由于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作为一门抽象性与严谨性并存的学科,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将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紧密结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生活情景,并有层次、有计划的加以利用,促使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景时,应当贴近生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情境中,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熟练的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比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星期日,小明的爸爸妈妈带小明去游乐园,小明爸爸用100元钱买了三瓶水和三个汉堡,一瓶水1元钱,一个汉堡10元钱,还剩下多少钱?通过生动且真实的情景,学生能够联想到自身,并认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优良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或者在《时分秒》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谜语“矮子走一格,高子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子走半天”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钟吗?在学生认识时钟后并掌握指针转动规律后,开展生活化的练习。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指针的角度,并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假设小明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吃早饭,七点上学,下午4点放学,晚上五点四十分吃晚饭,晚上九点十五分睡觉。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时针与分针的角度,进而深化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在校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套完整的时间概念,强化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2、将情境回归生活,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应用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助于促进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分米和毫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几分米、几厘米没有明确的概念,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比如小东的文具盒长20厘米,数学书的厚度为8毫米,橡皮的长度为三厘米,板凳的高度为40厘米。在此种方式下,数学教学更具真实性,便于学生理解,并且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距离的同时,有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生活情境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并不是随便运用,而应该有层次、有计划地运用,由浅到深,这样能让学生逐渐地理解和更好地学习,以便于解决问题和获得答案。如,在给学生教“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报数游戏,让报到是2的倍数的同学先站起来,然后让报到是3的倍数的同学再站起来,然后让同学们分别观察。教师就可以间同学们观察到什么,有没有发现有的同学站起来了2次,并报出站起来2次的同学的数字分别是6,12,18…由此让学生认识公倍数。师:“找出一个最小的数字,再找一个最大的数字。”生:“最小的数字为6,没有最大的数字。”师:“说得很对,2和3的最小公倍数为6,我们称它为2和3的最小公倍数,2和3的公倍数有很多,所以不存在最大的公倍数。”由此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把握教学重点,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新课程十分强调低年级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关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学习材料与其生活经验相关联时,学习数学活动就会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此时,学生们对学习数学最感兴趣、最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多设计一些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情境进行有效运用,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理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淺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梁绍玲;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运用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