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教育 人格的升华

2017-05-10 07:40李雪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情感

李雪梅

小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是对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提高的新要求,更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培养相适应的审美观的重要课程。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的根本内容,要求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技能、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格外受到重视,常常出现教师对文章分析过多且过于详尽的状况,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考与情感体验实践。小学阶段处于人格培养与道德观念形成的初期,情感教育作为一种驱动力,在实施阅读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学科性,在阅读教学中将文章的感情表达充分传达给学生,加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情感交流实践,注重情感在教学环节中的细节渗透,而不只是一味研究阅读教学的简单交流模式。

另一方面,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一直在起着作用,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情绪调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受到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影响,更在情感水平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日常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脉络,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挖掘教材内容,突出情感因素,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通常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感。作者将情感、意愿都寄托在其所描绘的形象之中,而对于学生阅读中的情感教学就是要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对自身认知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对自然的敬畏憧憬,对家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无尽探索等。例如在《升国旗》一文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就不应该局限于基本的知识点的把握,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感受文章的精神内涵,培养爱国热情,健全情感认知。笔者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让学生分小组来自由表达自身的观点,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体会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

2.巧用语言教学,体验作者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是语言传播的一种重要的渠道。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对于语文语言教学有着更加强烈的依赖性,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范读,语调上有起伏变化,配以一定的表扬成分,使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景体验,以充分表达文章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更要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使学生的朗读技能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在日常学习的阅读训练中,要逐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语调的变化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走向。对于文章重点词、句要进行重点把握,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思想运用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学习理解。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感觉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构建具有推动作用。

3.运用想象表演,深化学生情感體验

在进行艺术创造时,人们常说触景生情,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体验。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创造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合作来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欣赏、想象与表演,结合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融入角色,创设恰当的情境,感受文章所抒发的感情,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以及具有自身特点的情感体验。例如笔者在进行《狐假虎威》一文的教学中,会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角色,进行比赛情景展示,学生在这种情景展示中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比如笔者在讲授《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会利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将自己幻想成蝴蝶,向同学们介绍蝴蝶谷的美。随着这种想象表演,学生拓宽了自己的想象空间,更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陶冶了自身的思想感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增强学生情感关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希望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情景的带动下,教师要善于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转变为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感染性很容易将学生带动起来,与学生之间进行友好的感情互动。除此之外,教师语言上的幽默风趣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重要方式。由于情感体验的自律性,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就能成为学生情感引发和开展的前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避免武断,迫使学生支持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表扬与鼓励,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四、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针对学生情感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于阅读教学的开展,更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展开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表示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投人足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带动学生投人更多的情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要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对这些努力进行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依据教师的态度变化,对自己的学习成果重新进行审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努力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上的说教者,而应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关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面情绪,针对学生的心理、意识以及情绪进行适当的引导,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