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资源教室建没

2017-05-10 07:49宗翔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随班玩具教室

宗翔雁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的通知》精神,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对照申报条件,以在全纳教育的思潮下,让所有的幼儿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为目标,于2014年5月申报了资源教室建设项目,2014年lO月列入预算,2015年1月经费下达至我园,同时进行规模实施和理念培训。2015年4月,顺利通过苏州市特教指导中心资源教室调研活动。通过资源教室项目的实施,旨在为了给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更加适合其发展的融合教育环境,为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保障。

根据苏教基[2015]28号关于印发《苏州市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标准》的通知,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认真对照要求,找出差距,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资源教室目的,满足孩子特殊需要

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目的是弥补随班就读班级教学的不足,满足各类随班就读幼儿的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发展,能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

作为园区特殊教育整体规划一区四点中的“科教创新片区一翰林点”,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按照园区领证比例进行计算约有1200多名特殊需求儿童需要服务。科教创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我园开展资源教室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为满足孩子特殊需要提供了相应保证。我们重点关注两大理念:弱化特殊,强化特需和强调对特需儿童的融合教育。因此,我们的资源教室名称为“智趣活动营”。

二、挖掘资源教室功能,为特需儿童提供服务

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孩子提供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场所,亦可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翰林幼儿园资源教室不是为一个孩子或一个学校的孩子服务的,按照园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整体规划,“翰林点”作为一个基地,为整个科教创新区服务,功能包括:幼小衔接、师资培训、会议交流等,不断发挥基地的科研作用和辐射作用。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提升教育观、教学观、儿童成长观。加强家园联系,促进家长对特殊需要人群认识的提升。从全纳的角度对园内各班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进行信息采集,做好生态化评估。结合各项评估结果制定适合幼儿的年度目标,根据生态化评估结果进行资源整合。

三、注重室场功能建设,提供相关资源配置

基于资源教室的基本功能及资源教室建设的指导原则,提供相关资源配置信息。活动场地共计150平方米,其中室内120平方米,室外30平方米。采光充足,配有遮光窗帘,并安装空调。有教师办公桌椅、图书资料柜、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移动黑板等基本设备。同时为孩子提供适合幼儿的操作桌椅、相关训练器材,涉及语言、美术、数学、科学等领域的玩具、学具、图书等,还有特殊需要幼儿的档案材料等。

四、规划教室区域划分,丰富区角活动内容

积极创设资源教室环境,将教室进行区域划分。如:认识学习区——提供平板电视机以及涉及语言、美术、数学、科学等领域的玩具,让幼儿通过具体的玩具来提高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区——提供娃娃家玩具、蒙氏教具等内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掌握简单的角色游戏规则。情绪调节区——提供有关情绪的图书,安静操作的玩具材料、情绪发泄卡通沙袋、小帐篷等,让幼儿学会正确地情感表达。游戏运动区——提供蹦床、平衡小马、羊角球、过河石等以及其他自制玩具,供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在运动游戏中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教师办公区——提供手提电脑、照相机、书柜等,便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记录,也为后期更好地进行个案跟踪发展评估及资料查询提供了环境支持。

五、配备资源教室人员,注重师资日常培训

资源教室配备2名兼职资源教师,负责场室的使用安排与管理,指导随班就读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个别化教学计划,提供各种专业咨询服务,组织教研活动及家长沟通等等。要求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教研能力、专业指导技巧。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岗位培训,参与特殊教育的专题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参加“融于心,爱于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分享会,感受以爱为先、适性发展的启智办学理念。参与仁爱学校“与爱同行——关爱共同体”年终汇报活动等。

六、认真做好经费规划,保证正常运作

資源教室的建设经费以省财政补助和市、区财政投入为主。我园根据要求,合理规划资源教室项目,截至2015年10月,资源教室创设共计投人18.3万元,其中7.1万元用于室场挪移、重建和装修,2.5万用于信息化设备添置,2.9万用于教玩具设备购置。社会实践、交流活动经费1万元。启动外聘教师服务项目,投人经费2.5万元。相关培训投人经费2.3万。

七、资源教室常规管理,注重人员职责落实

注重资源教室的管理,如:设备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管理等。在资源教室创建及使用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幼儿的个体观察与记录。重点观察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在资源教室的活动表现,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分析。包括: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指导计划、活动过程、注意点、持续时间、活动反思、活动照片或影像等。除此以外,针对幼儿普适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够更加客观地分析幼儿行为的原因以及科学的对策,使保教质量的提升显而易见。明确园内分管领导及资源教师的主要责任,制定严格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活动的记录,并经常检查、完善。

在资源教室创建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精神,借鉴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对资源教室的环境创设、区域划分、个案观察、课程设置等途径,不断丰富园所特色,提升“翰林点”基地为科教创新区服务的能力,不断开拓融合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随班玩具教室
“313”教室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