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17-05-10 07:51徐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思维

徐伟

数学素养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我们所说的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变化对数学技能、思想方法等综合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正是顺应了这样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應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跳一跳,够得着”,是最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习、思维,提出新质疑,自觉去解决,去创新,真正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但学生的水平不一,有好有差,网络正好解决这一问题,教学资源提供时,可设计成多层次、阶梯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自选学习路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研究表明:七至十二三岁的儿童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概括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

二、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把大量直观的学习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中空洞、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创造思维等进行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提升思维能力,收获成功的快乐。如:《奇妙的图形密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开展网上平台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身经历,猜想一操作一总结一反思的过程,不必为准备烦琐的学具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通过屏幕切换让大家看到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我们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存在或隐去;可以随机做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成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功的柱石。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能够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积极有效地利用时间学习和工作,并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实现他的目标。

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只知道学了什么,而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教师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形成了学生的依赖性过强,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得不到帮助,就会无所适从。因为自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极易丧失信心,无法坚持下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计算机,来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能主动探究,刻苦钻研,当问题解决后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自主学习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当学生学习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成就感时,就会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与现代教学教育接轨的崭新平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能逼真地营造和创设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情境。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它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上进的心理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